《理想国》中关于儿童故事的思想及启示

时间:2022-04-24 02:44:21

《理想国》中关于儿童故事的思想及启示

摘要 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儿童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思想。本文主要对《理想国》中儿童故事的思想进行研究,并发掘其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代中国的儿童故事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理想国 儿童故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教育的著作。在关于国家建设的讨论中,涉及到教育的问题。其中关于儿童故事方面的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学前儿童故事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1 《理想国》中儿童故事的思想

理想国中儿童故事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儿童故事的内容

柏拉图认为“故事包括在音乐中;儿童故事有两种,一种是真的,一种是假的,在教育中应该两种都用,先用假的。”0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而儿童故事是包括在音乐里面的。同时他还认为儿童故事从整体上看是假的,但是其中也有真实。所以要在幼儿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的时候用儿童故事教育孩子,让儿童在最容易接受的时候接受最好的故事教育。

在儿童故事的选择方面,“首先要审查故事的编者,对于写作故事的人要加以监督。接受他们编的好的故事,拒绝那些编的坏的故事。”0柏拉图认为必须痛加谴责丑恶的假故事,不要听那些把伟大的神描写的丑陋不堪的故事,不应该放任儿童听不相干的人讲不相干的故事,要所讲的对于未来的战士有益。

1.2 儿童故事的形式

柏拉图认为故事不外乎是关于以往、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古希腊的儿童故事大都以诗为承载主体。诗就是儿童故事,儿童故事就是诗。儿童故事的大多表现形式是以戏剧的表现形式进行,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特洛伊木马》等都是儿童故事比较经典的代表作。

1.3 儿童故事的风格

柏拉图认为儿童故事的风格包括模仿、叙述以及模仿叙述并用。模仿是指把对话之间诗人所写的部分一概除去,仅仅把对话留下,例如悲剧与戏剧。柏拉图认为道白以及道白与道白之间的叙述都是叙述,诗人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模仿他所扮演的那个人,完全同化于故事中的角色,当叙述者讲道白的时候已经同化于故事中的角色了。

“诗人在讲述的过程中处处出现,从不隐藏自己,那么模仿便被抛弃,成为纯粹的叙述。”柏拉图认为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诗人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其中,不用原文中的语句、对白,将变成纯粹的叙述故事。

柏拉图在其文章中提出到底是只用其中一种方法呢还是两者并用呢?他认为一个温温正派的人在叙述过程中碰到另一个好人的正派的言语行动,他会喜欢扮演这个角色,模拟的惟妙惟肖,仿佛自己就是这个人。他尤其愿意模仿这个好人坚定而明于事理时候的言谈行动。如果这个人不幸患病或性情暴躁,或酩酊大醉,或遭遇灾难,他就不大愿意去模仿他,或者模仿了也很勉强。所以,为了对自己有益,要任用较为严肃较为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模仿好人的语言,按照开始立法时所定的规范来说唱故事以教育战士们。

2 当代关于儿童故事的思想

在学前教育日益发达的今天,儿童故事也日益丰富。不论是从内容、体裁、展现方式还是其他各个方面,儿童故事都展现了其多样性。儿童故事是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出来的,适合儿童读、听、讲的,以叙述事件为主的情节生动的故事。

2.1 儿童故事的内容

儿童故事内容选择方面,首先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Markman(1985)提出,儿童应当大量阅读“组织良好、结构紧凑的文章”,这些文章包含着“简单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或者时间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利。其次要了解儿童的先前经验、语言能力以及对不同故事文学表现形式的掌握能力,以便选择适合儿童需要的故事。知识结构理论已经强调了先前经验在故事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善于将故事情节与儿童的已有知识储备联系起来,引导儿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预测即将发生的故事内容,从而扩展儿童的相关图式,加深儿童对故事的理解。

儿童故事的内容在今天有了更多的细致分类,如:有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科幻故事等。这些儿童故事分类界限并不一定很明显,例如历史故事讲述的有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那么他也可以称作是人物故事,生活故事也可能是历史故事。总之,这些故事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这些儿童故事给予儿童的都是爱、勇气、正义与智慧。

2.2 儿童故事的形式

当代中国的儿童故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上来讲,儿童故事的形式有以下两大类:

文本,“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儿童故事依赖于阅读媒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种重要载体阅读文本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主要对象。

“绘本”溯源于中国,这个词是从日语借用过来的。它是一种以图为主、图文并重的书籍,图有时甚至比文更多、更重要。一般而言,“绘本”也称为“图画书”(Picture Books)。绘本既不是小人书,也不是连环画,更不是漫画书。绘本是区别于这些图书类型而独立存在的一种书籍形式。它以图行事,以图言物,以图悦众,以图制胜。绘本是儿童的“人生第一本书”,优秀的儿童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

在当代的中国以及世界上,图画书成为儿童故事发展的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法。经典的图画故事书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图文制作者对于图文关系的融合连贯及意义衍生必须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这是一种特别讲究“图”也特别讲究“文”的书。图画故事书以“图”为主,“图”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意义脱离的无意义的配图,“图”本身是叙事的,具有极为精致的细节和情绪起伏。图画是如此精致,文字必须变得异常精简,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无字书,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全文数数不到五十个字,可是通过惟妙惟肖的图画,图画书的美就跃然纸上。文字是一条主线,可是图画表现出的又是一条主线,两条主线相互交叉纵横,构成了《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绝妙之处。

2.3 儿童故事的风格

在柏拉图时期,教师讲解故事也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儿童故事的方式,这种方式古已有之,并对我们今天幼儿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曾提出“讲解儿童诗时是要完全模仿还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进行叙述”的问题。这在我们当代中国也是各位幼教人不断探索的问题,幼儿教师不断探索好的故事的方式与风格,希望能够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儿童充分参与到故事中来。教师通常是先解读故事文本,在充分理解故事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惟妙惟肖的模仿,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将儿童故事充分的演绎。

儿童故事剧是一种以儿童故事改编成的故事剧本为原型,幼儿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它是幼儿通过扮演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道具、场景等,再现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或某一个片断)的表演形式。通常在讲述儿童故事时,幼儿教师与家长会指导儿童进行儿童故事剧的表演,让儿童戴上一定的道具,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运用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来加深儿童对故事的理解,以达到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看画儿就能明白故事”――是图画书最最本质的东西。图画本身就是语言。阅读图画书,儿童的视角与我们大人的视角是不同的,儿童喜欢看图画,大人喜欢读字,有时候成人在读图画书的时候会想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也算一本图画书?是的,这在儿童眼中是一个很美的故事,儿童所关注的是图画,是图画所表现出来的故事,在有时候儿童敏锐的眼睛能够捕捉到成人捕捉不到的信息。所以在儿童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儿童自主阅读为主,有时候辅以亲子阅读和师幼阅读给予儿童一定的引导,儿童就会对儿童故事的内涵有深入的了解。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儿童故事思想给予我们今天的教学一定的启示,他在儿童故事的选择方面、审查编故事的人方面、讲述故事的方式方面的理论都为今天我们的儿童故事提供了基础和发展的平台。虽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距今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但他的儿童故事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及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颇有启迪意义。

上一篇:项目学习在数据库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常规教学中的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