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魔法记

时间:2022-04-24 02:20:28

“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整条江河都结成冰,可以让本来没有固定形状、到处流淌的液体变成坚硬的固体。当温度持续降低到零下一、二百度的时候,甚至可以让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体也“现形”,变成液体的形态。它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举个例子吧。当冬天到来时,我们会感到“天冷了”,之后换上毛衣、棉衣等更厚的衣服。而如果在家或在外面感到身上很冷,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活动身体:跺跺脚、搓搓手,甚至蹦一蹦跳一跳、做做操什么的。这样就会感觉身上暖和一点啦。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冷”,是因为当外面的空气温度下降之后,我们身体的热量就会从身上被“吸”走,散发到冷空气里。穿上厚衣服,就可以将我们的身体和空气隔开,来阻止这些热量“溜走”。而当我们做运动的时候,身体就会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产生出更多的能量,来把流失掉的热量及时补充上。所以,这两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暖和。

其实不光是人,所有的生物和物质都是一样的。当外界温度下降的时候,它们所含有的热量就会开始“逃跑”。当热量流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组成物质的分子就会受到影响。它们有的变“懒”了,活动的速度开始减慢;有的被“冻”得“挤”在一起,使物质的形状和形态发生改变。这就是“寒冷”让物质变形的秘诀。

虽然谁都知道,挨冻的滋味儿是非常、非常不好受的,但不能不承认,“寒冰魔法”制造的奇观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冬天的北方,当气温达到零下二十到三十摄氏度时,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开始凝结成冰。当它们凝结在树枝上、并逐渐累积成厚厚的冰霜层时,就形成了被称为“雾凇”的美丽景观。这些冰霜如同从树枝上绽放出的一朵朵白色的冰花,晶莹闪烁,美不胜收。

同样的原理,在极寒的天气里,人们从鼻子、嘴里呼出来的空气也很容易被这样“瞬间变形”,成为一层凝结在眉毛、睫毛、口罩、围巾上的白霜。这下子,满大街都是不用化妆就惟妙惟肖的“老爷爷”、“老奶奶”啦!只是,在进屋前可别忘了将这些白霜拂掉,否则它们一遇热,化成了水,就要给你免费“洗脸”了。

在这样的温度下,正儿八经的水当然早就结成冰了。于是,在临近海边、湖畔的码头和岸边,还可以看到桥梁、灯塔等水中建筑变成“冰桥”、“冰塔”的景色。甚至有些来不及被拖拽走的船只,现在也被冰层覆盖,变成了白色的“冰船”。幸好,到了来年开春,天气回暖之后,这些冰都会融化掉。否则,就像某些科幻电影中所描写的,人类就要永远生活在这个“冰封世界”里了。

那么,“寒冰魔法”对人类有没有好的一面呢?当然有!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在寒冷的环境里,蔬菜、水果、肉等食物不容易腐烂。于是,现在我们家家户户都有了冰箱、冰柜,可以利用低温,把吃不完的食品放在里面保存起来,这就是人类成功地利用这种“魔法”为自己造福的一个例子。

为啥低温就可以保鲜?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的一些活性酶等物质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当温度降低时,这些物质的分子就像前面说的,一个个都变成了“懒羊羊”,不怎么爱活动啦。因此,这些化学反应也就得到了抑制。同时,食物的腐烂还跟空气中飘来飘去的微生物有关。这些微生物在食物上“安家落户”,食物就出现了发霉等现象。而在低温环境里,微生物们也会开始“冬眠”,停止生长和活动,这些都能有效地帮助食物继续保持新鲜。

不过,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把吃的东西买回来,往冰箱里一塞,就万事大吉了。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拿出来,却发现它们照样还是“坏了”。遇到这种情况,你先别急着怪冰箱出了毛病。要知道,冷藏不同的食物时,所需要的温度并不相同。如果你搞错了的话,“保鲜”可就要变成“催烂”啦。

上一篇:谈谈班主任的严与爱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少的功课——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