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24 12:23:54

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班级文化建设既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构建班级教育体系,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和班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旅途中最美好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教育的契机,主要抓好这样几个环节:一是上好主题班团队会课,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把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题队会课贯穿教育全过程;二是抓住纠错的时机,深层次分析学生心理,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把握好这样的机会,争取取得实效;三是时时处处讲人生,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班主任要随时随地开展人生观教育。要树立典型,善于在班级中树立典型和标兵,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不断完善班级制度建设

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加强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主要依靠值日班长和小组长来实施,具体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来体现。每个教学周评比一次,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一周的表现和在班级的排名。同时,通过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不断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文化环境;教室内设置班级公告栏、学生生日栏、 班级形象栏、班级公约栏、荣誉榜、心语心愿栏、书画驿站、团员天地等多个栏目。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行各栏目轮换布置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文化建设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目的。

三、重视开好班干部会议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一定要抓好落实,使制度常规化,有序化。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及时纠正班干部的失误,同时督促班干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班干部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在班会课上,班主任要及时反馈每周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结果,评议班干部工作,从形式上支持班干部工作,从心理上引起学生对班级文化制度的重视。只要坚持制度的一贯性,就自然会形成优良的班风。

四、积极营造温馨班级团队

有的学生个性张扬,有的学生性格独特,有的学生腼腆内向,为了与他们更好的接触,更好的了解,我总是对他们说,我和你们只是老师与学生的区别,我们要平等地面对面交流,教室里我们是师生,课后我们可以是朋友。有了这一层关系,学生们慢慢地喜欢找我说心里话了,开始和我沟通了,开始和我谈心了,我也从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心的想法。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位同学课间10分钟和同学推推搡搡、打打闹闹,不小心把刚做完小手术的一位同学碰倒在地,致使刚做完手术的她疼痛难忍,我当时立刻派同学把她背到了校医室做了适当的治疗。就在当天,我利用课堂时间,就如何利用课间10分钟休息,进行了全面讲解。从那以后,课间嬉闹的同学减少了,也不见同学们推推搡搡了。在周记本上,那位同学写道:“老师对不起,我以前犯了那么多错误,你却一次次的原谅我,给我改正的机会,而我却……”他告诉我他虽然学习上不能取得好成绩,但他一定会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争做一个好学生。在那一刻,我相信,他真的可以做好。作为一个班主任,更作为一个“知心老师”,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

五、积极培养学生的具体荣誉感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班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以此来促进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协作。

在2012年庆“十一”歌咏比赛的时候,我也想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但我更想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组织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于是,我到班里装作若无其事地说:“我们这些天练得不好,没什么效果,这次我们就放弃吧!”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站起来急切地说:“老师,你不是说让我们什么事都得坚持,不能轻言放弃吗?”一下子全班同学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们一定能行,我们坚决不能放弃。”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然而我却说:“那你们自己组织好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请你相信我们,我们一定能行!”在接下来的每一天,当听到全班同学嘹亮的歌声响彻教室时,我发现他们变得更加认真了。看到一双双眼睛都死盯着我,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支持,需要我的肯定,需要我的鼓励。

六、注重和谐家校教育体系的建立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特殊性,更加凸显了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只有重视家校联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班主任要建立健全学生信息档案,保证随时能联系到家长。同时及时向家长告知电话号码,让家长随时能联系到老师。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由于学生在校时间长,各种突发性事情多,保证家校信息畅通非常重要。

其次,班主任要及时向家长告知学生在校情况,尤其是告知“问题”学生情况,让家长也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思想动态,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对症下药。

最后,班主任还要了解家长,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广泛开展家校联系,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接待日、家访等时机向家长宣传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疏导方法等家校信息。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第四中学)

上一篇: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 下一篇:少先队民主精神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