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采煤工作面机\风巷平行探讨

时间:2022-04-23 10:25:19

确保采煤工作面机\风巷平行探讨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对回采工作面的设计采长以及机、风巷巷道的中线进行管理,保证回采工作面实际采长等于设计采长,为采面快速、顺利回采奠定基础。

关 键 词设计采长 中线 贯通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测量简单的说就是把图纸上的设计数据精确的测设到实地。对矿山测量而言这就是测量工作的基本准则。测量工作者必须确保放线数据——坐标和方位角的准确无误。因为测量工作是指导和监督施工单位施工的,所以测量工作必须有高度的严密性。本文仅就如何保障巷道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回采工作面采长等长和回采工作面精确贯通做一阐述,避免因测量原因引起回采工作面的采长发生变化及回采工作面不能精确贯通造成综采支架增减,影响皮带和轨道铺设,影响采煤速度,给采煤带来困难。

1常见原因分析

造成采面采长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人为因素和地质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测量放线和施工单位不按中线施工造成,测量放线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巷道机巷和风巷开口位置没有严格按设计部门给定的设计坐标标定,二是机、风巷巷道的中线不是严格的一条直线。地质因素是指在煤层倾角比较大的情况下,回采工作面倾角变化给采面的斜长带来的影响,在倾角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往往很大。

2加强机、风巷开口标定管理

测量人员当接到设计部门的正规设计图纸后,必须先对设计图纸上的数据进行闭合验算,包括平面坐标、高程、平距、斜距、倾角、水平角、方位角,如果有问题及时向设计部门提出修改。测量人员在每个工作面进入机、风巷时,必须严格控制机、风巷与巷道中心线的交点的坐标,这两个拐点的坐标按设计的X、Y值实地标定好,然后根据后面布设的采区控制导线按设计方位给定机、风巷的中心线或者偏中心线。实地放线参数和巷道中心线的数据关系以书面形式 发给施工单位,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通知书的数据施工。这样就保证了机、风巷的开口位置和开口方位按设计标定。这项工作就为以后测量放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机、风巷中心线直线度的管理

在中心线延长的过程中,要求测量人员高精度延线,每组中线间距不超过30米,延线次数不超过3次,当施工导线点距离巷道迎头100~120米时,测量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导线测量。

在施工导线延长过程中,首先要对起算导线点和导线边进行检测,边长较差≤20mm,水平角较差≤80″时方可作为起算边使用,否则要进行后退检测,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在检查导线起算方位角和起算边长时,测量仪器一定要后视起算导线点正倒镜或者旋转180°指挥前视人员布设测量导线点,测量导线点布设好后进行实测,每次延长导线都按此方法进行,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放中线是一条直线。不要根据巷道迎头的实际方位放线——这样的中线如果巷道迎头方位有偏差就是一条互相平行的折线——这样的中线起不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如果巷道施工坡度变化不大,工作面走向很长时,使用激光指向仪有极大的优越性。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而且给施工单位随时随地都提供一条高精度的彩色直线,避免了延线时风流对延长中线精度的影响。建议在煤层赋存条件好的巷道施工时,优先考虑利用检测好的巷道中线安装激光指向仪给定巷道施工中线。

4几点说明

关于根据施工导线放样巷道中心线指导施工的问题应当单独说明。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拱形巷道时习惯用巷道中心线进行施工,针对施工队要求放巷道正中心线的情况可用距离迎头最近已经实测好的导线点,利用经纬仪用正倒镜或者旋转180°角的方法先在迎头布设两个临时导线点,然后根据正中线和偏中线的平行差,再放样出巷道的正中心线即可。

关于回采工作面煤层倾角变化引起采面采长发生变化的问题,这是地质因素。有人提出回采工作面的倾角变化大的时候根据煤层倾角变化对采面斜长的影响数据,可以采用缩短或延长回采工作面平距的办法加以弥补,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

当回采工作面巷道施工剩余100米左右时,用全站仪或者满足采区导线要求的仪器进行两次可靠的采区控制导线联测,两次较差要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

结论保证回采工作面机、风巷按设计位置开口,保证机、风巷的直线施工,加上两次可靠的采区控制导线联测,就能保证采面按设计施工。就能中杜绝因测量放线而引起回采工作面采长变化大、贯通偏差大等给回采工作面回采带来的影响,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快速高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上一篇:玻璃钢管道外防腐保温施工的质量控制论述 下一篇:建筑结构设计中基于抗震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