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学者张英进与他的中国电影研究(下)

时间:2022-04-23 04:22:48

华裔美国学者张英进与他的中国电影研究(下)

【作者简介】

著名华裔学者张英进三、二十一世纪初期对西方中国电影

研究著述和理论的引介进入二十一世纪,张英进教授对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的引介述评更加理论化、综合化、系统化。在2004年第5期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上,张英进发表了《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一文。他在文章的开篇指出,“迄今为止,西方学界对中国电影的研究一直是具多学科性质的。”(张英进:《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5期)随后,在文章的论述中,他旁征博引,列举了英语学界大量重要学者的中国电影研究资料,归纳总结出了如历史研究视角、产业研究方法、类型研究切入、电影美学批评、影片心理分析、女性主义批评,以及大众文化研究等当时在英语学界最流行、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在行文的最后,张英进再次指出问题,供其他学者同仁思考探讨,如“上面说的每一研究类别,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方法或批评的重点而继续细分……西方的中国电影研究这一领域是朝多学科开放的,所以至少迄今为止,上述的任何一种方法或议题都不占主导地位。”(《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前揭)基于此,张英进在2005年第2期的《电影艺术》上,继续发文《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整篇论文分为“漫长的认可之路:1980年前的出版物”、“电影节出版物与电影史,1980-1987”、“研究领域的拓展:论文集和其它出版物,1985-1991”、“审视中国:评五本中国电影研究的英文书籍”、“跨国的华语电影:身份,民族性,国家性”、“香港电影:政治、历史和艺术”、“早期电影、城市文化与文化史”共计七部分。文章比较凝炼的追述了欧美学界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脉络。

2006年,受国内电影研究权威期刊《电影艺术》之约,张英进教授组织了一批在北美做有关中国电影研究的博士生参与到《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这个栏目中来。这个栏目历时一年,较为全面系统的引介述评了二十一世纪头五年里,英语学界有关中国电影研究的最新成果。

首先,张英进教授通过全面梳理整合英语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的最新力作,针对二十一世纪头五年中国电影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归纳总结。他分析概括出了,如电影史研究、区域电影研究、学术专题研究、作者作品研究等全新的海外中国电影研究范式。他在第一期栏目的尾声指出,“整体来说,海外的中国电影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一个高峰期,虽然许多方面尚待继续开拓,譬如电影史研究方面的艺术风格史、电影类型史、发行放映史、社会主义时期的电影、台湾的台语片电影、电影与其它艺术传播媒体(戏剧、小说、漫画、报刊、音乐、表演、电视、网络等)的关系。”(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1期)张英进教授在2006年所做的预言以及所指出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之后的中国电影研究的走向与发展态势。在此之后的几年间,有关电影类型史、社会主义时期的电影、台湾的台语片电影、电影与其它艺术传播媒体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产生了相应的学术专著。在第一期栏目的最后,张英进选取了彭丽君(Laikwan Pang)所著的《在电影中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国左翼电影运动,1932-1937》(牛津:利特菲尔德出版社,2002)(Building a New China in Cinema: The Chinese Left-wing Cinema Movement 1932-1937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2)进行述评。张英进认为,“此书史料丰富,对30年代上海左翼电影和影评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结论。”(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1期)他还点评了沈晓虹(Vivian Shen)所著的《1932-1937年中国左翼电影的起源》(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5)(The Origins of Leftwing Cinema in China: 1932-37 London: Routledge, 2005)这本书。在充分肯定沈晓虹的作品资料丰富、解构完整的同时,张英进教授也提出了关于此书的疑问,“比如电影是如何起到教化作用,如何改变社会的,能否改变社会?”(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1期)这些疑问的提出,其实也为研究者指出了后续研究的可能与空间。

在张英进主持的《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第二期中,他选取了三部英文学术专著进行引介述评:王淑珍著的《大中华格局里的全球化与电影发行》(牛津:利特菲尔德出版社,2003)(Framing Piracy: Globalization and Film Distribution in Greater China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朱影写的《改革时期的中国电影:独创的系统》(伦敦:瑞爵出版社,2003)(Chinese Cinema During the Era of Reform: The Ingenuity of the System London: Praeger, 2003);裴开瑞(Chris Berry)所著的《中国后时代的后社会主义电影:之后的》(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4)(Postsocialist Cinema in Post-Mao China: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4)。经过梳理述评,张英进认为,“三部著作都强调电影文本研究以外的体制、工业及市场的重要性,也在理论概念和方法论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探索。”(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2期)此外,他还参照彭丽君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盗版/隐私:中国电影与集体性的欲望》(Laikwan Pang, Piracy/Privacy: The Despair of Cinema and Collectivity in China[J]. Boundary 2004, 31 (3): 101-124)中的相关观点,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西方学者对电影文本之外的中国电影工业研究的述评。

·名家来稿石嵩:华裔美国学者张英进与他的中国电影研究(下) 在张英进所主持的第三期《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中,他选取了两位博士生做的两篇英文书评的汉译作为主要内容。两篇书评分别针对胡菊彬(Jubin Hu)所著的《投射国族影像:1949年以前的中国国族电影》(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3)(Projecting a Nation: Chinese National Cinema Before 1949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和张真写的《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Shanghai Cinema, 1896-1937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展开引介述评。这两部专著的共同之处是将研究视角“回转到早期中国电影研究的理论与历史问题,尤其是现代性与民族主义的新概念。”(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3期)美国纽约大学张真博士针对胡菊彬研究1949年以前的中国国族电影所使用的传统电影史学方法提出了个人的不同看法和建设性意见;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系的项颂又对张真运用白话现代主义理论解读《夜半歌声》的贡献与局限进行了评估。

在第四期《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中,张英进教授选编了由韦杰生、秦立彦所做的关于吕彤邻著的《在中国台湾与大陆电影中面对现代性》(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Confronting Modernity in the Cinemas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的书评,和曾丽所做的关于崔淑琴著的《镜头里的女人:百年中国电影中的性别与民族》(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3)(Women Through the Lens: Gender and Nation in a Century of Chinese Cinem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的书评。在吕彤邻的书中,她选取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电影导演作为分析对象,阐释了两岸的导演及其影片由于处于不同的历史语境之中而体现了不同的影片处理方式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在崔淑琴的书中,她“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电影进行分析解读。通过对20世纪各个时期代表性影片的文本分析,崔淑琴阐述了中国电影中性别与民族的密切关系。” (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4期)

在《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的最后一期栏目中,张英进教授选编了两篇对于自己的英文专著《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Ann Arbor, MI: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2002)的书评,“借此展示不同背景、角度学术阅读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5期)一篇书评来自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另一篇来自杜克大学文学博士王亦蛮(Yiman Wang)。谢柏柯给予了此书高度的评价,“此书处理的问题、提到的其它著作的广度是引人注目的,附录的书目本身就很有价值。《影像中国》也许是将中国电影与批评研究课堂中的最佳书籍,也是最适合介绍这个专题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5期)王亦蛮也对此书三个方面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它探讨跨国主义与全球主义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影响作用;他坚持不懈地质询‘中国’是如何被投射成影像,以及‘影像中国’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内涵;它启迪思想性的概括和批评、有效地鼓励读者进一步提出问题。” (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载《电影艺术》2006年5期)

张英进著作《世界华语电影指南》封面张英进著作《中国国族电影》封面 2007年,张英进教授在《文艺研究》杂志上《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这篇文章由武秋辰翻译,而原文的英文版发表在英国出版的《中国电影》杂志的在2007年的创刊号上。在这篇文章中,张英进提出了更为新颖前卫的观点,“比较电影研究的领域应该比跨国电影研究的范围更广。”(张英进:《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载《文艺研究》2007年8期)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了在“中国电影研究中常被忽略的和尚未充分发展的课题,例如,观众研究、盗版现象、文学改编、电影及其它艺术(戏剧、摄影和影像)之间的跨媒体性等等。” (《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在文章中的第一部分中,张英进指出比较研究与跨国研究是电影研究的两种视野;而使他可以提出电影比较研究的创新性观点的原因之一,正是得益于他深厚的比较文学功底。继而,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他又从观众研究和盗版现象的角度论述了电影研究跨学科的特性。在第三部分,他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指出了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文学改编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未来中国电影研究中所占的空间与潜力。最后,他在文章中引证著名学者波德威尔的研究成果,提出以跨文化视觉性为特征的比较电影研究超越跨国主义。这篇论文可以视作张英进将比较文学的思维方法用于电影研究的有益尝试与突破。2008年,张英进在《文艺理论研究》上《中国电影与跨国电影研究》(董晓蕾翻译)。这篇论文,其实延续深化了他在上一篇论文中所探讨的问题,并且试图“结合理论、历史背景,在民族电影和跨国电影研究问题转向的框架内,对中国电影加以重新反思。”(张英进:《中国电影与跨国电影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6期)张英进认为,“引入理论——历史相结合的视角将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当代中国电影的理解与阐释。”(《中国电影与跨国电影研究》)

四、张英进近期中国电影研究的转向

张英进在2009-2010年间的中国电影研究又发生了明显的转向,他更多的将中国电影研究放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例如他发表于2009年《电影艺术》第1期的《全球化中国的电影与多地性》(苏涛翻译),以及2010年《文艺研究》第7期的《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空间》(易前良翻译)。在《全球化中国的电影与多地性》之中,张英进首先梳理述评了最新的相关“多地性”的理论论述,以及这一理论在电影研究中的运用。具体到中国电影研究,张英进指出,“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将处于不同规模的地点、空间、和主体联系在一起,同时从本地延伸到全球。”(张英进:《全球化中国的电影与多地性》,载《电影艺术》2009年1期)他进而以中国大陆导演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东》为细读对象,分析了两部影片中所存在的多地性特征,并在论文的最后提出建设性意见,认为将中国电影研究中的“跨国性”改为“跨地性”才更为贴切。因为,“较之跨国性,跨地性与全球化时代急剧变化着的中国的关系时常更为密切,因此也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全球化中国的电影与多地性》)在《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空间》一文中,张英进梳理了与电影研究相关的空间理论,他从四个方面——“电影与空间的相关理论”、“全球化理论中的空间与地方”、“规模与多地性生产”、“电影的跨空间与多地性”论述了多地性与跨地性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中建构新的地方概念的重要性,重新思考从全球到本土多重规模中的空间关系,为中国电影与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张英进:《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空间》,载《文艺研究》2010年7期)

张英进的中国电影研究在2011年又深入拓展到了中国电影明星研究领域。由张英进、胡敏娜合著,西飏翻译的《中国电影明星研究》发表在2011年第1期的《电影艺术》上。这篇论文基本上是胡敏娜、张英进合编的《华语电影明星:表演、语境、类型》(Farquhar, Mary, and Yingjin Zhang , Chinese Film Star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0)中文译本的前言部分。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详细述评了西方的电影明星理论,并且以中西对比的视角和方法阐释了中西方历史上的影星现象,并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电影明星的本质,“在中国,如同在西方或任何地方,影星现象是一个由资本、政治、艺术和观众参与共同构成的‘欲望的工业’。”(张英进、胡敏娜:《中国电影明星研究》,载《电影艺术》2011年1期)2011年《文艺研究》第1期中,刊登了由张英进创作、西飏翻译的《赵丹:殉道者与明星之间的幽灵》这篇论文。这篇论文其实也是由胡敏娜、张英进合编的《华语电影明星:表演、语境、类型》一书中的一章。张英进在论文中,全面梳理述评了赵丹所演绎的电影角色。他首先论述了赵丹的表演特色,即自觉不自觉的在“我演我”;而赵丹的影星形象又像是一个殉道者的象征,无论是银幕之中还是银幕之外,他都扮演了被囚禁的角色;以赵丹为代表的中国影星现象具有自我表演的他者和殉难者幽灵性的特征。最后,张英进认为,“赵丹的影星形象中有一种神秘的殉道性,即宣扬为高尚理想而牺牲自我的观点,并展示大量活生生的受难细节……从自我表演到自我改造,殉道者的幽灵始终萦绕于赵丹的明星生涯之中。”(张英进、赵丹:《殉道者与明星之间的幽灵》,载《文艺研究》2011年1期)

2012年对于张英进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对于海外中国电影研究来说也是收获与总结性的一年。他的《总序》一文发表于2012年第4期的《华文文学》,文章全面详细的介绍了他自己主编的《世界华语电影指南》(A Companion to Chinese Cinema ,The Wiley-Blackwell Companions to National Cinemas)一书。《世界华语电影指南》,2012年4月由英国威利-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这本书的最终成形历时三年之久,全书共分为三十章,由来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三十多位学者合作完成。他们从历史地理、产业机构、类型表现、艺术媒体、问题争议五大部分展开有关中国电影研究的全面系统论述。参与此书的海外知名学者包括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裴开瑞(Chris Berry)、美国纽约大学电影系教授张真、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洲研究学院中国研究教授康浩(Paul Clark)、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中国文学副教授纪一新(Robert Chi)、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副教授马兰清(Gina Marchetti)、香港岭南大学视觉研究系客座副教授戴乐为(Darrell Williams Davis)、美国圣塔巴巴拉加州大学全球媒体研究讲座教授麦克·科廷(Michael Curtin)、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学教授骆斯典(Stanley Rosen)、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讲师余琼(Sabrina Yu)、英国诺丁汉大学电影学副教授朱利安·斯特林格(Julian Stringe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信息学院电影研究副教授张建德(Stephen Teo)、美国布朗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副教授王玲珍、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白佑明(Yomi Braester)、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讲座教授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性别研究系副教授梁学思(Helen Hok- Sze Leung)等等。由此可见,此书的参编人员最全面最广泛的代表了英语世界学者的最高水平。他们以专门从事媒体与电影研究的学者为主,如裴开瑞、余琼、张真、戴乐为、朱利安·斯特林格、麦克·科廷、张建德等;也有大量学者从其它学科领域,运用其它理论视角方法介入中国电影研究的相关学术问题,如中国问题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艺术史研究、性别研究、国际政治研究等等。因此,此书的编辑也最全面广泛的囊括了英语世界各个不同学科的中国电影研究学术精英。在全书的最后,张英进教授深化论述了他在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比较电影研究”的概念,“就是希望超越国族电影研究和跨国电影研究的框架,然后鼓励跨学科和跨媒体的研究。”(《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具体到比较电影研究的细部,张英进教授又具体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领域,例如华语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关系、华语电影与亚洲其它地区电影的关系;以及香港电影与好莱坞电影、香港电影与亚洲其它地区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亚洲电影的类型片以及东亚影视产业的发展,特别关注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电影产业而发生的互动关系。此外,张英进还指出了在本书中所存在的遗憾,例如关于动漫电影的研究,以及新媒体如电脑、手机对影像传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仍然鲜有人涉及等。

结语

张英进教授除了上述的直接用中文,或者英文论文、学术专著被翻译成中文的形式参与到国内的中国电影研究领域中来的方式外,他在近几年还直接用中文出版了几部学术专著,如2006年1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2006年10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2012年8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元中国:电影与文化论集》。在这几部学术专著中,张英进教授基本上是按照近似的学术主题,将一个时段的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凝结成册。例如,在《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中,张英进教授从学科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演变历程;而在《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张英进教授又围绕着老上海、新台北两座曾经存在或者正在存在的都市,探讨了影像与城市塑造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电影、台湾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多元中国:电影与文化论集》更是凝结了张英进教授最近五年有关中国电影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最新相关成果,围绕电影研究与文化研究展现一个多元的中国形象。

通过材料的归类与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张英进教授在中国电影研究这个课题上持续近二十年的不断探索与深化发展,使他成为在这个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他不仅梳理归纳前人的学术成果,兼容并收各学科理论方法,奔走于东西方学术阵营之间;更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拓展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视域,以一种宽广包容的学术胸怀引领吸纳更多青年学者加入到中国电影研究的团队中来;此外,他的每一次创新研究都会揭示出目前学科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指明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与脉路,这也方便了更多其他学者迅速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参与到中国电影研究这一较新的学科领域中来。

上一篇:老子英雄儿好汉?——“皇二代”大观 下一篇:电影字幕翻译的商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