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顶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25例

时间:2022-04-23 02:34:38

折顶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25例

关键词 折顶法 儿童尺桡骨骨折 杉树皮

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前臂损伤之一,若伴有移位者,因其解剖生理和移位机制复杂,行手法闭合整复外固定有一定困难。笔者自2005年12月~2006年7月,采用折顶手法闭合复位加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本病25例,经4~10个月的复诊随访,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均为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新鲜闭合性骨折并有明显移位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3天;左侧16例,右侧9例。受伤机制均为运动和跑跳过程中跌倒损伤所致。X线摄片显示尺桡骨骨折在同一水平或接近同一水平。

2 治疗方法

2.1 夹板制作:根据患臂的长短、粗细的不同,使用杉树皮制作不同尺寸的小夹板。长度:背侧块,近端在肘横纹下4cm,远端平腕掌关节。掌侧块,近端在肘横纹下3~4cm,远端平腕横纹。尺侧块,近端在肘横纹下3cm,远端平第五掌骨基底。桡侧块,近端在肘横纹下3~4cm,远端平桡骨茎突。

2.2 整复方法:患儿取仰卧位,患肩外展90度,屈肘90度,前臂置于旋前位,与肩平行(此实际上在前臂置于胸前时是中立位)。一助手握住患肢前臂上段,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的背侧,其他4指置于腕部,扣紧大小鱼际,使骨折远端、腕、手形成一个整体。在用力牵引前如果骨折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则首先回旋至背侧,顺势拔伸牵引2~3min,牵引力量要足够,方向为顺前臂纵轴方向,然后以术者腕关节为轴,两拇指用力向下按压远折端,加大成角,待双骨断端骨皮质有相接触的骨擦感时,余4指向上加力顶住成角处,同时迅速掌屈,将成角矫正对直,此时可闻及骨折处“咔嚓”声,即表示复位成功。整复完成后,术者以一手在掌背侧捏握住骨折断端,另一手握住患腕,在维持牵引下做远折段的上下摇摆活动,以进一步纠正残留移位,并使断端对位更加紧密。最后施行按摩理筋,同时检查断端对位对线及稳定度。如位置不佳可再行二次手法调整,直至满意复位。

2.3 固定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杉树皮自制小夹板固定。先将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中药,煎汁,然后将浸过此中药汁的纱布放置于骨折处,绷带包绕患肢1~2层后放置四块夹板,根据具体情况加用压垫和分骨垫,继续用绷带包绕2~3层,用三道扎带捆扎,固定好后置前臂于中立位,并用带握柱的前臂中立位托板悬吊胸前,以防止前臂旋转引起断端再移位。嘱家长督促患儿即日开始逐渐进行握拳、伸屈手指的功能锻炼,并随时检查调整夹板松紧度,定期拍片复查愈合情况。

3 治疗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疗结果,25例中治愈21例,好转4例。25例均达到满意复位。其中,解剖复位16例,近解剖复位7例,功能复位2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最短4周,最长6周,平均5周。全部病例均经4~10个月(平均8个月)的复查随访。

4 体会

根据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受伤机理分析,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设计了上述治疗方法。对其整复的要求是要端端对位,力线良好,力争达到解剖复位。本手法具有患儿痛苦小,并发症少,易于推广等优点。在选用外固定物方面,笔者使用的杉树皮,具有取材方便、量身制作、塑形性好、透气、透射线等特点。现代力学研究证明[1],杉树皮夹板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适当的硬度和良好的可塑性,是良好的外固定材料。

5 参考文献

[1]孟和,顾志华.骨伤科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5-279.

收稿日期 2006-12-1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活络止痛汤治疗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60例 下一篇:活血温经补肾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