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时间:2022-04-23 08:05:55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管理理念缺失、施工设计不全面、质量监督滞后等问题,作为工程项目的参与各方单位,应该在意识层面上提高质量管理理念,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加强质量的监督管理,通过相关较为科学合理管理措施的采用,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项目; 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n management concept mis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is not comprehensiv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lag issues, as the project to the unit, should be in the conscious level impro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dea, th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on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the quality, through the related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measures adop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理念贯穿施工、设计和进度三大管理层面:(1)首先是施工,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建设单位发包工程给施工单位的时候,以压低报价的方法,迫使参与招投标的施工单位不得不以低价中标来换取承包资格。而中标后的施工单位,减少施工费用,譬如使用低廉材料设备,或者降低人工成本,简化施工工序,导致难以提供工程的质量保障,甚至埋下质量隐患。其次是在设计方面,施工单位为了降低设计成本,通常限定设计单位的设计时间,或者干脆要求设计单位在施工时同步协助设计,将致使设计方案不科学和不规范,难以在设计层面上为施工提供有效的质量保障。最后是进度的控制问题,施工单位为了追赶进度,加快施工速度,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但也有可能放松质量要求,从而达不到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2)设计与施工脱节的问题,成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症结点所在,在设计方面,由于没有以施工质量需求为依据,致使设计成果不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再加上设计深度不足,对于施工现场的调查和勘察流于形式,造成设计不规范和不全面,留下工程质量漏洞。(3)质量监督是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在质量监管力度方面,存在着监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低下的问题,而且监理机构的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影响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展开。另外是相关的质量监督规范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譬如对监督的检查记录没有成文具体要求,也没有囊括旁站和巡场等相关内容。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2.1提高质量管理理念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不仅涵盖了技术和经济等领域,而且关乎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可行性。相关的质量管理队伍,应该提高质量管理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并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以“人”为基本单位,提高施工、设计和监理相关人员准入的门槛,确保进入是施工现场的人员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

2.2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保证施工期间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一般而言,体系越完善,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行为就越有效,目前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设备质量控制和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1)施工材料的把关

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直接影响建筑质量水平的提高。施工材料的好坏,是整个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在这个方面,笔者建议将材料质量的把关工作贯穿于采购和使用环节上。首先是对进场的施工材料的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等进行检验;其次是材料施工进行二次检验,确定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再次是根据施工的需求,采购适当的材料。

(2)施工设备的把关

施工设备的把关内容主要是进场设备工具的适用性、质量水平以及设备施工人员的操作情况,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所需确定好施工设备的类型、数量,并检验设备的质量,确保设备的有效性,而设备在使用过程重要,要通过端正是设备使用者的态度,确保使用者具备设备的性能,并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杜绝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违规使用设备。

(3)对工程各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工程通常分为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施工前是根据工程需求准备好施工措施,提供质量管理的基础条件,根据工程情况,做好施工计划的组织编写,准备好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安排妥当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则要根据施工的方案以及相关的施工指导性资料,有条不紊施工,掌握好工程的重点和关键,实施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在工程竣工之后,要对工程进行验收,并评定质量情况,竣工验收时,承建单位要对工程进行自检,通常采用随机、定期独立方式或者结合方式,尤其是针对工程的隐蔽关键部位,一旦发现质量隐患之处,及时做好补救工作;在自检完毕后,监理单位才介入验收,严格批复不合格的地方,责令承建单位定时返工重修,保证工程的质量。

2.3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质量执法管理水平

工程质量管理要以相关的管理制度为依托,譬如质量控制制度、质量事故应急方案等。在管理制度方面,笔者认为施工参与人员应该在进行现场管理中,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人的工作职责,严格规定项目质量要求。而在技术层面上,制定技术的管理和控制制度,提高技术的支持水平。在发生质量事故后,要对施工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施工人员等进行自检,检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工程的投资者代表是项目法人,必须肩负起工程质量统筹管理的责任,对工程的合同进行管理,杜绝虚假合同的出现。同时还要根据法律固定严格监管工程招投标程序,并在招投标结束后,组织审核施工单位资格情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的寿命,还与建筑使用者的安全和利益等息息相关。我们只有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方可为工程的正常投入使用提供基础条件。而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要站在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角度思考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秀芳.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2012年1期:180.

[2]李春刚.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80-81.

[3]刁立明.浅析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J].华章,2011年19期:31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交通项目跟踪审计体会 下一篇: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