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博士是最还是"罪"?

时间:2022-04-23 03:51:03

十六岁博士是最还是

摘 要:在校园里,在社会上,"天才儿童"吸引着人们羡慕的目光。然而有谁知道他们的脆弱、无助和苦恼?诚如专家所言:"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关键词:天才儿童 张炀 家庭教育 情感知识

两岁半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认识1000多个汉字,两三岁时就会读报纸,4岁读一年级,6岁读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如今已是北航的博士……没错,这就是柴静2011年10月16日央视《看见》栏目――《十六岁博士张炀》中的主角。张炀十岁考入大学,十六岁博士研究生,中国最年轻的大学生、硕士、博士,这样的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16岁的孩子大多还在读高二,张炀已经是北航的博士,从他十岁读大学起,他就一直被叫做天才、神童,他一路保持着同等学历全国最小年龄入学者的骄人纪录。21分钟的视频,看完之后我没有丝毫的钦佩和羡慕,内心反而感到无比沉重,心情极其复杂。十六岁的博士到底是最还是“罪”?

毫无疑问,违反自然发展规律,人为地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大大提速,最后只能是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承担速度带来的后果。对于这一期节目,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剖析视频背后需要观众,尤其是为人父母者要思考的种种问题。

一、孩子黑白无声电视机一样的童年生活,如何注定以后丰富多彩的人生?

张炀的爸爸张会祥认为,现在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他唯一能为孩子做的,就是把张炀的成绩提高。想想看,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正是需要和父母游戏,享受父母温暖怀抱,聆听妈妈的睡前故事,等待爸爸晚安吻的年龄,可是张炀却要认识1000多个汉字!小小的脑袋瓜充斥着的就是这些点横竖撇捺。

如果一个孩子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来,满满的都是父母的爱和很多温馨、感人、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比如爸爸带着自己感受群山的层峦叠嶂,感受溪水的温柔宁静,感受冬去春来、四季变换的色彩,感受各种本领超群、创造生命奇迹的动物;妈妈教会自己感受各种蔬菜和水果的独有香味,感受一朵花的层次,一块丝绸面料的手感,这将是多么幸福和美好!心中充满爱的孩子,即使遇到满天乌云的天气时,也能透过乌云看到背后一直都有的灿烂阳光,这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打开胜利之门的金钥匙。

二、封闭的家庭小环境,如何能培养健全的人格魅力,怎么知道去感恩父母和社会?

从小,张炀的爸爸就是他的老师和朋友,24小时全程陪伴。他所学习的课程,甚至是研究生论文答辩,大部分都是父亲辅导的。在张炀的心中,父母为他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并没有对父母无私的奉献表现出感恩之情来。节目一开始,张炀谈论自己的数学课,认为数学公式不用记笔记,记脑记就可以了,别人喜欢记笔记也许是喜欢练字,也许是不喜欢动脑筋。这种不尊重他人行为习惯的思想也只能是来源于他所在的家庭小圈子。

张炀也许是一个数学天才,但人格未必健全。天才可以桀骜不驯,可以自傲自大,但天才也得食人间烟火,懂得基本的为人做事道理,然而从他所说的这些话语中,我并没有看到多少天才的人格魅力,反倒是觉得这是一个自大、没责任心、不孝顺的孩子。他在智力方面是卓越的,但人格是残缺的。自古,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像广告语说的那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什么非要是北京户口呢?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呢?这也同样需要当事人深刻的反思。

三、家长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身上,使孩子成为他们愿望的傀儡。

张炀说自己的爸爸首先创造出一个他不知道是不是不切实际的梦想,然后强加到他身上,反正他的梦想也基本上继承了他父母的梦想。假如他做不到,他相信父亲一定会非常失望,张炀的父亲认为应试教育是一个现实,只能面对现实,让孩子尽快达到成功目标。走到今天,张炀说他理解他爸,但他也用 “急功近利”来形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很多父母巴不得自己的孩子一步登天,创造个世界纪录出来光宗耀祖,好为自己的脸上贴金,让自己感到有足够面子,满足自私的虚荣心。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把由此带来的压力、痛苦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家长太多了,深深地爱着孩子,早早为孩子设计了未来,铺好了道路,然后“自信”地强加给孩子,对孩子带来的是幸福还是痛苦,是否适合于孩子,却从来没有考虑过。

四、情感知识的严重缺乏,造就了高智商和低情商的“残次品”。

几乎没有同伴的封闭式两人教育,使得张会祥不仅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同时也是孩子发泄压力时唯一的出口。视频中,因为父亲不同意自己把投篮的镜头剪辑掉,张炀就对父亲说闭嘴。太小的年龄,承担着太多外部环境的刺激和诱惑。被父亲搀扶着的张炀,脱离父母这根拐杖之后,到底能走多远,能承受多大的风雨,这就不得而知了。由于沉迷电脑游戏,险些不能完成硕士的学业,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由于没有取得受认可的成就,一直不敢对暗恋的女同学表白,只能把这份感情藏在自己的mp4里面。不得不说,过早进入成人社会的张炀,其学历、专业水准以及社会知识远远超过同龄人,但生理、心智还是一个男孩,正因如此,他才像想要糖果的小孩一样提出只有成家的成年人所迫切需要的住房要求。

在人的一生中,必定要经历挫折、压力、讥讽、嘲笑等负面的情绪,也要面对成功、胜利、赞美、表扬等正面的情绪。何才能正确面对,顺利度过,这需要极高的情商。张炀曾说:“我最佩服的人是张炀,因为我觉得张炀比其他人都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虽然此话可以是自信的表现,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自负、自大的情绪。“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使一个再优秀的人也不可能样样精通,也可能存在自己不了解、不擅长的方面,所以,我们不能丢失谦逊的品质,这也是其父母在教育中应当进行正确引导的。

五、家长超自然的培养自己的孩子真的可取吗?

视频结束的时候,张炀的爸爸说:“就这么走,别看咱硕士毕业又考上博士了,我说也不见得是成功,也不见得行,一是花了多大心血这就不说,孩子也失去了不少,咱也不能说这就是最好的。”张炀妈妈说,孩子跳的快他接触的事儿、了解的事儿就多,然后他就缺乏对这个事物的判断能力。张炀十六年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赶超他人,这个孩子的内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的成绩,挣扎,狂妄和脆弱,都是这个压力的后果。

心理学中,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只有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智力的塑造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智力发展的阶段来设计课程。尽人事,由天命;努力,又顺其自然,才是长远之王道!我想,让更多的“张炀”不再关心房子、工作和收入,而是去快乐的踢足球、逛公园、看漫画……还给他们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和青春,这样的花朵才会在暴风雨之后开得更加绚丽多彩,与彩虹相互映衬!

感谢张炀一家毫无掩饰的流露,感谢柴静,给了我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告诉了我孩子脚下的路该如何延伸!

上一篇: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校园一卡通构建 下一篇:如何把班级管理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