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纯净水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

时间:2022-04-23 03:06:24

饮用纯净水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

摘 要:根据今年省、市两级组织的瓶(桶)装饮用纯净水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和监督抽查结果分析:饮用纯净水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电导率超标和菌落总数超标。本文就饮用纯净水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控建议。

关键词:纯净水;不合格;防控

饮用纯净水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2]。纯净水生产原料单一,设备要求也相对简单,生产企业较多,大多数是管理不规范的小企业,纯净水总体合格率不高,特别是夏季,既是饮用纯净水生产和消费的旺季,同时也是不合格率较高的季节。本文对纯净水不合格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按照饮用纯净水执行标准《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1998[3]和《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4],纯净水容易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电导率和菌落总数超标。

(一)电导率超标

电导率是评价纯净水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纯净水纯净程度的一项特征性指标。电导率超标原因:(1)消毒剂残留。部分企业使用二氧化氯代替臭氧对原水进行消毒,后道工序未能很好地去除掉所加入的二氧化氯;(2)对生产过滤设备的清洗保养不足。企业未定期及时地对过滤设备、反渗透膜进行反向清洗,导致过滤设备中存在过多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细菌等,对滤料和滤膜造成侵蚀,使过滤的阻隔力大大降低,使纯净水成品中的杂质含量过高,导致电导率超标。(3)有些企业偷工减料,用自来水或地下水直接灌装。

(二)菌落总数超标

菌落总数的多少,反映了纯净水受污染的程度,虽然它不一定代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但菌落总数较多,则污染致病菌的几率也相对较大,反映出生产企业的卫生状况差。造成该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1)生产车间未启用杀菌和空气净化设备,未对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和器具定期消毒清洗;(2)部分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没有设臭氧杀菌工序,单纯依靠消毒剂和紫外线杀菌无法彻底灭菌;(3)生产前后工序如前处理、罐装线、成品库之间未有效隔离,再有就是操作人员卫生意识差,不注重个人卫生,造成交叉污染;(4)有些企业添加消毒剂或使用臭氧杀菌时未能很好地控制使用量,达不到充分杀菌的要求;(5)纯净水桶和盖清洗、消毒不严。大多数企业都使用回收水桶,有些企业仓库较小,把水桶直接堆放于露天场所,受到风吹、日晒、雨淋污染,在使用时未能对水桶彻底清洗消毒;(6)用未经消毒杀菌自来水或地下水直接灌装;(7)产品贮藏、运输环节控制不力、出厂检验把关不严或根本不进行出厂检验,质量得不到控制。夏季气温比较,湿热的环境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

二、防控建议

纯净水生产企业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产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对企业而言,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是否规范,各项检验工作是否扎实、有效。那么怎样才能持续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检验能力呢?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一)规范生产车间和场所建设

必须设置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回收容器清洗消毒间、包装车间、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生产场所,且各车间按功能区划有很好的隔离措施,防止前后工序的交叉污染。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以免受到污染。

(二)生产、清洗、消毒设施完备并有效使用

水处理、容器清洗消毒和灌装车间的进口处须安装非手动式清洗消毒双手的设施及鞋靴消毒池,车间入口处应有风淋设施,灌装车间应封闭且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设施,空气洁净度应达到1000级, 并使用自动化灌装。

设备、管道、工具、器具和储水设施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洗的材料制成,表面应光滑、无凹坑、无剥脱、无缝隙、无死角、无盲端,不易积垢,便于清洗、消毒;储存罐应易于放水,避免形成死水层引起微生物污染。

(三)控制原辅材料的使用

包装成品水的瓶、桶及与之配套的盖子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使用前应彻底清洗、消毒。不得使用以回收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的瓶、桶和盖子,对于允许重复使用的水桶应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原水应使用二氧化氯或臭氧彻底杀菌,消毒剂的浓度应进行严格控制。原料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的要求,每年送有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检测两次。

(四)配齐必备的生产设备

粗滤设备;精滤设备;杀菌设备;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设施;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设施;空气净化设备及风淋门;自动灌装封盖设备;灯检设施;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去离子净化设备(适用饮用纯净水及饮用矿物质水),矿物质水相应调配设备。

水处理设备、灌装线、输水用管材、管件和储水器以及用于水处理、灌装和其他设施消毒的设备必须是经监管部门许可的产品。

(五)加强加工人员个人卫生管理

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人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进人灌装间的人员必须进行二次更衣,配戴口罩,方准进入。

(六)配备足够的检验人员,进行批批检验

纯净水生产企业应建立自身卫生管理组织,配备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建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要求的检验室,负责产品检验。其感官指标、色值、电导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必须每批检验,合格后方准出厂。

(七)职能部门加强日常监管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者合法生产意识,引导企业注重自我约束和管理,应强化日常生产监管。配备足够的监管人员成立日常监管巡查组,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经营制度、产品出厂检验等方面的把关;监管部门经常性地组织检验机构对辖区内水厂进行产品抽检,最大程度地防止不合格纯净水流入市场,对抽检不合格企业可以采取媒体暴光,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建议吊证。

只有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纯净水生产企业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企业的的效益也才能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瓶装饮用纯净水 GB17323-1998.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3]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17324-1998.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94-1999.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上一篇: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 下一篇:浅析新时期下通信工程施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