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探讨

时间:2022-04-22 07:20:49

关于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契机,在短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中小企业。但是面对市场竞争的残酷压力,中小企业想要和大型企业相竞争,在市场中谋一席之地,控制采购成本成为他们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控制采购成本来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利润。本文就对目前中小企业在采购成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方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10-02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要重视采购环节。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成本转嫁能力较弱,如何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采购成本控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1 采购成本控制

采购成本控制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与采购原材料相关的活动和人员所产生的物流费用的控制。主要有:采购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订单的费用等。通过采购成本的控制来实现成本控制管理的目标,从而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1.2 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采购资金总额占销售收入的50%左右,并且中小企业人才缺失、资金浪费的现象严重,也没有制订长远的发展计划,只追求眼前利益,这些都造成中小企业的损失严重。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采购成本每降低百分之一,相应的利润点会增加百分之八,所以采购成本控制对中小企业的意义不容忽视,因为它是抵抗市场竞争、增加收益的主要渠道。

2 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规范的采购制度

首先,中小企业的采购部门运作效率低,原材料的供应无法及时到达,也不能保证优质低价;其次,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中采购人员成本控制的意识薄弱,对材料的计量、使用都无法达到精准的定位,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财产清查,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最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严重,这些都造成了企业的资源浪费严重。

2.2 落后的采购方式

目前,在采购领域,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的采购方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手工操作的采购方式对材料的选择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采购的原材料达不到优质低价;另一方面,手工操作方式使得采购的周期长,采购的程序复杂,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这会造成采购的成本增加以及资金的大量浪费。

2.3 采购数量少、规模小

中小企业起步较晚,企业规模不大,采购的数量有限,无法达到规模效应。这使中小企业没有固定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在与供应商谈判的时候,没有话语权,处于弱势。又加上采购的数量较少,没法达到集中采购的数量,不能得到采购时的优惠政策,从而使得采购成本增加。另外,小批量的采购使得中小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比较紧张,合作时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大量消耗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4 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经验不足

目前,市场上的原料品种较多,要根据采购的类型进行成本分析,但是有的中小企业的采购人员的经验不足、专业性不强,在选择原材料时,不能够正确区分采购的类型,调整采购的策略,造成企业的利益损失。

采购计划的不科学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地方:一是采购时需求的计划没有进行准确估算,一般中小企业的需求计划都是根据生产的计划来确定,由专门的项目负责人提供,但是没有科学方法进行预算,都是根据以往工作人员的经验来估算下一期生产计划的需求量,这样的数据准确性较差。二是采购量的确定,一般决定采购量的要素主要是缺货成本、购买成本、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通过以上四个要素计算出最佳采购量,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采购量比较随意,没有准确的采购计算方法。三是在采购计划的制订过程中由于以上两个步骤的把关不严格,使得采购计划与需求量不符,差距较大。采购量不足,会使生产计划无法正常运行,造成设备的生产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单,造成严重的资金亏损;采购量过剩,使得产品产量过多,占用大量的储存空间,造成储存成本的增加。

2.5 供应商选择空间狭小、采购合同中存在漏洞

目前,中小企业询价的渠道单一,可选择的供应商较少,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一般都是选择就近的供应商,节省运输费用。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迅速,采购询价的途径越来越多,网上存在大量优质低价的供应商可供选择,但中小企业对这一部分供应商的利用度还不够。另外,中小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过于关注材料的价格,忽视了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企业声誉、供货能力的要求。签订的订货合同细节不明确、条款粗糙,使得采购合同中存在较大的漏洞,严重地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3 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

3.1 加强采购人员培训,明确责任制度

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一般不完善,也缺乏健全的员工培训制度,所以中小企业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能够为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并且通过制定的目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使得采购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企业内部能够有效地协调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3.2 加强企业合作,通过集体采购的方式实现规模优势

现在中小企业的销售量有限,采购量较少,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通过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采用集体联合采购的方式来实现采购成本的控制。因为通过集体联合采购的方法可以使小订单变成大批量,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在和供应商谈判过程中的议价能力,取得话语权,从而降低采购的成本,减少采购的支出费用。另外,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还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实现企业利益的共赢,中小企业可以和大型供应商企业直接对话,进行合作,既减少了商的转让成本,又节省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原料的流通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

3.3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转变采购方式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电子商务成为时展的趋势。所以中小企业的采购方式也应该紧跟时展的潮流,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变为现在的JIT和MRP的采购模式,这两种采购模式不仅可以提高采购的效率,保证原材料能够及时供应,生产的正常运营,又能够拓宽选择的空间,通过对比,选择质优价低的原材料,降低采购的成本。

3.4 优化采购管理流程,降低采购成本

合理的采购流程有助于实现对采购成本的控制,采购流程分权运作,相互制约。由供应部门负责初选供应商、质量与技术等部门平价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对其资格进行认定,价格由专业负责人员审计控制,入账和付款由财务部门负责监督。确定好后再由供应部门进行原料的运输,保证原料的供应。经办人员对每一关键控制点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相互监督,将流程的每一个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尽职尽责。

3.5 规范采购制度,完善公司机制

一方面,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就要制定规范的采购流程,确定采购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如对采购的审批、采购、执行、入库、清查等一系列的流程都有具体的规定及奖励、处罚措施;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每一次的采购明细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存档,并对这些采购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为选择最佳的供应商提供了标准。通过以上的采购标准,来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企业整体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4 结 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采购成本控制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特点,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找到采购成本控制的最佳方法,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魏国辰,刘沈艳.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物流科技,2013(4):57-60.

[2]耿军霞,刘春桃.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09(35):104-105.

[3]周柯.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联合采购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3.

[4]翟献伟.S电梯公司采购成本控制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5]师兆勇.关于制造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82-83.

[6]巨博.自主品牌轿车新产品开发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7]彭小春,范虹霞.金蝶k/3采购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实现和应用价值[A].广西计算机学会.广西计算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广西计算机学会,2013:10.

上一篇:企业绿色采购实施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略论政府采购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