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金彩绘陶文官俑

时间:2022-04-22 02:21:40

【唐・陶器】

【高68.5厘米 重约20千克】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制,1971年陕西礼泉县唐昭陵陵园张士贵墓出土,现原件由陕西昭陵博物馆收藏。

该文官俑头戴深蓝色三梁冠,上身穿朱色阔袖齐膝长衫,披饰花裆,下身着乳白色裳,脚蹬黑色如意云头履。衫缘、袖口、襟边饰有纹饰图案。衣、冠边缘均贴金。陶俑面容清俊,浓眉阔鼻,髭须上翘,双手拱于胸前,仪态斯文雍容。据《唐书・舆服志》记载: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四品、五品为朱色,下级官员则是青绿色,以及五品戴三梁冠等文献,可以初步断定此陶俑塑造的是一唐五品文官的形象。

贴金工艺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已有近1700年历史。传统贴金工艺是将黄金事先锤打成极薄的金箔片,贴在涂刷过鱼鳔胶水的器物外表上。由于金箔片非常薄,具有很强的附着性,用手无法拿起,通常是夹在毛边纸中,要用竹镊子夹起。

传统工艺制作金箔,前后经化涤、锤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首先是以99.99%的纯金为原料,经反复锤打,成约2.5平方厘米的金叶,然后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再经6~8小时的手工锤打,使金叶面积扩展40倍左右,厚度不足0.12微米的箔片,最后裁切成方形。标准的金箔呈现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外观厚薄均匀、边角整齐、无破裂和明显的沙眼。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中较为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是重要的一面,至今仍可借鉴。据《资治通鉴・194卷》记载有唐太宗的选人标准:“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他对所有官员不论职位高低,每年都需经过一定的考课,称为小考。每隔三年(有时也有四年或五年),又举行一次大考。

唐朝选拔人才承袭了隋朝开启的科举制,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为广大社会中下层有才学的人,开启了一条登阶进仕的机会。报考者一旦被录用,也可以与世族官吏通婚结亲。于是,非贵族出身的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自魏晋以来施行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随之衰落,门阀世族在政治上独占优势的地位开始动摇。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重帖经墨义,进士重诗赋。因为帖经墨义只要能熟读经传及其注释就可登第,而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同时,录取的名额明经又比进士多。所以,当时读书人中间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三十岁及第明经已经迟了,五十岁中进士也是年轻的。《通典・选举三》说: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所以清人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在唐代众科中,最贵重是进士科。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时称“登龙门”。发榜后,士子就在都城长安聚会庆贺:有曲江流饮会、杏园谢师宴、雁塔题名等活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年)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实在少见,曾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得意之情,透于纸背。

贴金彩绘釉陶与唐三彩除了贴金、彩绘以外,二者的胎质、施釉、模制、工序、火候等方面皆相同,可以说此类釉陶是唐三彩的前身,以其造型准确、描绘精腻、贴金绚丽华贵、人物性格鲜明、发型服饰绚丽而深受各界人士青睐。迄今为止,除昭陵陪葬墓外,其他地方尚未发现如此精美的俑。

上一篇:关键是要解决问题 下一篇:骊山老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