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滨水区对于古今咸阳城市的价值体现

时间:2022-04-21 07:42:51

渭河滨水区对于古今咸阳城市的价值体现

摘要:咸阳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跨河城市之一,几千年来与渭河的关系不断变化。本文研究了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咸阳渭河滨水区域对于城市的价值呈现出生存性、生产性与生活性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滨水区, 咸阳 ,渭河, 价值

Abstract: as the most ancient xianyang across the river is one of the cit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he river chang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the weihe river to urban waterfront xianyang domain the value of survivability, present a productive an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x life.

Keywords: waterfront district, UK, the weihe river, value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渭河是咸阳的母亲河,渭河滨水区也成为咸阳城市最富有活力的区域。由古至今,渭河滨水区由于其自身的相应特色,为咸阳城市提供了不同的价值。

1.生存性价值――水源提供,农业生产

1.1水源提供

人类滨水源而居,早在新石器时代,关中地区渭河沿岸就有大量的仰韶文化活动。现今考古学家已经在渭水滨发现大量仰韶文化遗址。

咸阳城市滨渭河而建,渭河本身含泥沙量极大,无法直接取水饮用。古代,市民引用水源基本是采自于地下用水,一方面由于渭河本身水质较差,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大量向渭河排污。在近现代,咸阳市做了大量的保护地下水源,净化渭河以及恢复城市洁净水源等工作。

1.2农业生产

咸阳古代渭河水量极大,洪水过境带来大量泥沙,淤积起来成为富饶的农业生产用地。正因为渭河的哺育,才有了沃野千里号称“天府”的八百里秦川。近十年来,西安北郊与咸阳南岸有着开阔的土地,这两个地方也成为全市最大的蔬菜种植与批发市场。

2生产性价值――跨河交通,排污纳垢

2.1跨河交通

2.1.1古代(秦汉时期至建国前)――木桥与渡口

渭河三桥包括东渭桥、西渭桥和中渭桥。其中东渭桥是汉景帝刘启五年在高陵县耿镇渭河上建的;汉武帝建元三年又在现在渭河东岸文王嘴附近建起了西渭桥;而中渭桥(也称横桥)则是秦昭王始建,到汉代重修,在今渭城区窑店镇南。

自古以来,在咸阳和长安附近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要在咸阳渡口过渭河。由于渭河季节性水位落差较大,所以人们常常舟桥并用。冬春两季多从便桥通行,夏秋两季则靠船摆渡。从历史上看,咸阳渡口经历了从秦代的“横桥”到西汉的“渭桥”,又从唐代的“便桥”到明、清两朝的“古渡口”,已有2000多年的变迁。渭阳古渡也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2.1.2近现代(建国初至今)――城市跨河公路桥

表 1 咸阳近现代跨河公路桥一览表

桥梁名称 旧用名称 修建时间 修建位置

咸阳桥 咸阳一号桥 1954年 咸阳桥位于咸阳市区中部,渭滨公园西侧。是陕西省境内第一座横跨渭河的现代化大桥,桥北与咸阳市中心城区中部相连,桥南直通世纪大道。

渭城桥 咸阳二号桥 1985年 渭城桥位于咸阳市区偏东部,位于古渡公园旁,桥北与咸阳市中心城区东部相连,桥南直通世纪大道。

秦都桥 咸阳三号桥 2004年 秦都桥位于咸阳市区西部,大桥北与咸阳电子工业区相连,大桥南直通世纪大道延伸线。

上林桥 咸阳四号桥 2011年 上林桥位于咸阳市区东部,大桥北与咸阳化工区相连,大桥南直通世纪大道。

横桥 横桥 建设中 横桥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南部。南起西安未央区尚稷路与草滩八路十字,北连秦汉新城秦汉大道。

正阳大桥 无 建设中 正阳大桥位于西安城市正北主轴线上。南起北客站北侧,北至咸阳渭河电厂。

2.2城市排污

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又造成渭河接纳了全省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渭河由此被称为“关中下水道”。各种废弃物倾入渭河,使其成为城市的纳污场所,河水黑臭,水体生态功能下降,河流的稀释与净化能力降低,生态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3生活性价值――绿化景观,市民场所

3.1古代(秦汉时期)――上林苑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大部分位于咸阳渭河以南及局部在渭北滨河地段的皇家苑囿,与渭北的五陵原南北相望。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据史书记载,秦上林苑的故地应在今户县城西陂向东至西安三桥阿房宫遗址一带,而今咸阳渭河以南的广大地域正处于秦上林苑的中心地区。至汉武帝时期,大肆扩建上林苑,西汉后期这一带农业迅速衰落,地位一落千丈。此时的上林苑由于当时社会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等原因,并未对城市发展产生大的影响,反而侵占耕地,只是作为皇室宗亲游玩、打猎等的景观性绿化用地。

3.2近代(建国后至二十世纪末)――渭滨公园与古渡公园

渭滨公园位于咸阳市中心地段,南靠渭河。1959年11月开始筹建此公园,1972年定名渭滨公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二十世纪末时,渭滨公园集成园林景观、游乐场所、动物世界三大功能为一体,已经成为咸阳市最大的公园。古渡公园位于咸阳市东南郊,南临渭河。因地处咸阳古渡旧址附近而得名。这里原是一片杂草丛生之地。1981年5月咸阳市政府批准筹建公园。

这两座滨水公园的建设,为城市与河流之间留出了宝贵的绿化缓冲区域,提升了城市品质,但需注意的是此时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之间仍未有空间渗透,两座公园高高的围墙也将城市滨水景观隔离在外,城市滨水区域仍未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场所。

3.3现代(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咸阳湖景区

咸阳市于2004年开始了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作,也就是咸阳湖的建设。“咸阳湖”生态景观建设以渭河、沣河为主轴,以渭河两岸、沣河两岸与沣河新区为条带,形成以咸阳“五陵塬”为历史背景,通过渭河“咸阳湖”使水系与南北两岸现代景观相交融,各个景观相互渗透,极力营造人力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生态景观。陆地景观规划基于渭滨公园与古渡公园原址,将其开放并改造成为一条完整的滨河景观带。

咸阳湖景区建成以后,极大改善了咸阳市的滨水景观品质,成为咸阳市民休闲生活必去之地。统一广场与亲水堤岸的设计与修建,将市民拉回水岸;渭滨公园的免费开放,局部围墙的拆除,使得城市空间与滨河绿化和谐对话。

参考文献

[1]杨金辉.秦汉时期渭河三桥的营建原因和重要意义[J].唐都学刊,2008(1):29-31.

[2]杨鸿杰.上林苑与咸阳[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6):5-8.

[3]穆钧.黄河兰州段滨河地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呼和浩特大召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下一篇:城市地铁站站台空间的安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