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源性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护理干预与效果探讨

时间:2022-04-21 05:39:37

肾上腺源性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护理干预与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肾上腺源性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护理干预的方法,研究该类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肾上腺源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0例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对比观察,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涉及到血压控制、心理指导、药物指导、活动指导、达标监控等内容,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对12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观察组采用血压控制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5%,对照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7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肾上腺源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护理干预

肾上腺源性高血压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后腹腔镜下切除术,此法有助于彻底根治异位增生、结节腺瘤,患者术后血压恢复率为40%[1],因此,为了提高术后效果,需对术后患者行血压控制护理干预,对象包括患者及其家属,通过积极的引导术后患者的饮食、心理、活动,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选于我院收治的120例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患者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该类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占有73例,平均年龄(56.3±5.4)岁,女性有47例,平均年龄(53.8±6.7)岁。这些患者高血压病史1~37年,在手术前首次发作者103例,使用降压药治疗后效果不理想者87例,同时排除患者存在糖尿病、心脏、肝脏和肾脏等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多为发作性头晕、心悸、缺氧、头痛、出汗、四肢无力或麻木等,发作时血压最高值为248~140mmHg。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观察。

1.2 方法 本组选取120例肾上腺源性高血压患者作后腹腔镜下切除术,致病机制包括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醛固酮腺瘤、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伴髓质增生、异位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治疗、护理内容外,辅以血压控制护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每位患者的情况有所了解,患者基础情况包括地域、生活习惯、家庭支持、工作情况、服药情况等,对患者术后情况、服药情况、血压情况及康复指导等内容进行记录,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具体的干预内容如下,对患者进行控制体重宣教,避免患者术后体重增加过快,引导其适当运动[2]。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告知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作心理指导。嘱患者戒烟限酒,按照服药,并养成终生服药的习惯,定期检测血压,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两组患者血压情况作对比观察,当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控制在正常值内即为显效,当患者血压有所下降,舒张压下降9~20mmHg,收缩压下降超过40mmHg,但高于正常水平,即为有效。若患者无明显下降或没有降至可靠指标,即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患者共120例,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观察组采用血压控制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5%,对照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70%,以上结果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肾上腺源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多见于青、中年人,起病原因多为压力大、工作忙、生活节奏快、饮食习惯不节、服药依从性差等,致使患者易于出现心理问题,缺乏对卫生保健知识的认识,生活习惯不健康,导致发生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控制不佳的情况,甚至改变心血管构造,病情发展为原发性高血压[3]。患者由于肾上腺疾病而引起肾上腺皮质、髓分泌增多,致使血压激素代谢过盛,产生继发性高血压,即为肾上腺源性高血压。经相关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几率为12%,这是造成继发性高血压主要的致病机制。在临床上怀疑为肾上腺源性高血压者,需经内分泌检查、肾上腺超薄层螺旋CT扫描,以便进一步诊断,然后再行肾上腺MR或头颅MR进行确诊。

本文对120例肾上腺切除术后血压控制不佳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采用血压控制护理干预后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理想,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未实施血压控制护理干预的患者,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5%,对照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7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志平.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30):78-79.

[2]罗伶俐,杨春蕾,王丽.肾上腺源性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控制护理干预与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2):225-226.

[3]曲华伟.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D].山东大学,2007.

[4]刘玉华.生活方式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7):1711-1712.

[5]张霞.认知行为情志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3.

上一篇:直肠手术护理方法的改进 下一篇: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