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老龄货船链条式舱盖开关舱困难的措施

时间:2022-04-21 03:02:27

解决老龄货船链条式舱盖开关舱困难的措施

摘 要:目前老龄货船的甲板液压链条式舱盖的操纵系统老化磨损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开关舱困难直接影响到了船舶安全和货物运输质量,文章通过在实践中的创新、改进、总结,发现了一套能够适合远洋船舶自行解决链条式舱盖开关舱困难的方案。

关键词:老龄船;舱盖;开关舱;液压机械

1 老龄货船液压链条式舱盖开关操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货船舱盖系统的设计上,液压结合链条式的开关舱系统还是一种普遍的设计方式,海上特殊的环境造成液压设备的老化是比较快的,一般船龄到了十年就会开始频发此类设备故障问题,十年以上船龄的老龄船在各大航运公司中所占比例能达到35%以上,是比较大的船舶群体。同时船东们对设备的修理、更新却总是相对滞后,那么作为身处实际工作的一线船员,当发生了开关舱困难问题,而在一时间又不能及时得到岸基支持的情况下,如何仅依靠船舶自有工具设备,安全高效的解决老龄船液压链条式舱盖的开关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通过在一艘4.5万载重吨15年船龄的老龄货船SGH轮上工作发现每次的开关舱工作都很困难,有时在开关过程中会发生油管爆裂、千斤顶损坏等事故。

2 开关舱疑难问题造成的危害

2.1 安全隐患大

2002年LH轮、YH轮先后发生水手被滑动的舱盖碾碎手指事故。2003年FSH轮舱盖因航行中开舱导致舱盖掉落海中。2004年FZH轮舱盖滑落脱轨造成损失。同类型船舶中曾发生舱盖出轨、舱盖偏移、滚轮弹子盘卡坏、端盖螺栓崩断、损坏弹子盘等事故。开关舱不畅的麻烦更是时常发生,为安全工作留下了隐患。

2.2 操作耗时多

舱盖开关不畅导致作业费时费力,造作不顺畅时作业过程要半个多小时,天气影响下耗时会更多,很容易造成天气影响下的货损,甚至影响船期。

2.3 备件消耗多

频繁的设备损坏造成更换备件数量大,增加了船舶营运成本。

3 对此类舱盖开关操作疑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实践中的分析判断研究,绘制因果关联图进行分析,找出了十四个末端因素,并将其划分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根据分析结论和验证情况,确认如下几个要因:

(1)操作人员开关舱作业时盲目操作,检查协调不到位,如防护销是否拔出、围紧是否打开、周围有无障碍物、人员是否躲开等,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引起舱盖偏移,或造成链条、舱盖冲击受力,致使链条崩断、舱盖出轨、伤害人身等事故。

(2)舱盖前后滚轮外形不同,前部滚轮表面为平面形,后部的为凹面形。滚轮偏磨有自然使用的原因,也会因舱盖移位、滚轮内部缺油不活络而加重磨损。有些原因其实又是互为因果的。

(3)轨道磨损产生斜面是由于滚轮与导轨长期磨损造成;之所以不是均匀磨损,是由于滚轮偏移,外侧边悬空,仅内侧边缘与导轨接触造成;时间一长,则滚轮内侧边和导轨的外侧边磨损过度,形成斜面,反过来又使得滚轮、导轨磨损加剧。

(4)棘轮包括带动链条的主动轮和舱口的四个导向从动轮。它的齿牙过度磨损,不能有效卡住链环,造成链条松脱,而引发舱盖偏移。此外链条松弛或松紧不均,开关舱过程中拉偏舱盖、导致滚轮移位甚至造成舱盖出轨。

(5)千斤顶状况不良,支撑块位置不正。关舱时滚轮下落在千斤顶的支撑块上,开舱起升舱盖时支撑块倾斜地顶起滚轮,带动舱盖偏移,直接导致滚轮轴承端盖紧固螺栓崩断甚至损坏轴承。另外,千斤顶支撑块若略高出轨道平面,给舱盖以支撑阻力,开舱时使舱盖开始水平滑动时阻力大而使得开舱动作不畅。

(6)考虑管路老化耐受力变差的情况,轮机员调低管路工作压力。

4 制定开关舱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确定的主要原因,经实践考察,逐一制定了如下方案:

(1)人员操作不当:按照《开关舱作业的安全规定》进行操作技术培训,并在每次作业前就相关安全作业要求重点强调,制定开关舱作业制度,强化指挥、协调能力。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正确的开关舱技艺。这项工作由水手长负责,在实际工作现场对有关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操作培训。

(2)舱盖前后滚轮外形不同,滚轮磨损或偏移:换新滚轮,或将滚轮调换方向使已磨损的侧边向内安装,保持滚轮与轨道的接触良好,运行平稳。这项工作由水手长负责调整、更换。

(3)轨道磨损形成斜面:对过度磨损的轨道表面进行堆焊补焊,并打磨修整,使其与未磨损的内侧面水平,滚轮与导轨接触良好。这项工作由机工长负责对磨损的舱口轨道进行焊补,用角磨机打磨,恢复到原先的平整状态。

(4)棘轮齿牙磨损过度,链条过度松弛或松紧不均,滚轮、导向轮、主动轮不活络:更换磨损过大的棘轮,使与链环的接触联接良好,运行平稳。换新老化的链条,调节链条的长短和松紧适度均衡,且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检查,随时调整。对所有活络部件进行拆检,加油,并经常在作业过程中适当补加。这项工作由木匠负责,水手长配合。

(5)千斤顶状况不良,支撑位置不正:拆检修理,排除故障,运转试验调整,使动作正常,位置适当。这项工作由机工长负责拆检、调整、装复。

(6)管路工作油压过低:及时更换老化减薄的管路,并做好日常的检查保养工作,保证管路足够的耐受力,足够的油压。这项工作由三管轮负责,水手长配合日常检查工作。

在以上解决方案的实施中,有两个工作经验比较突出:

其一,改进链条调整方式,提高效率:舱盖链条由两组四根链条组成,在调整松紧度时通常用计算链环数量的方法以保证长短一致,但是耗时费力,一般两个人作业,一天的时间(8小时)才能调整好一个舱,如要同时进行链条更新则用时会更长。经过认真研究,采用以下调整方法,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半天时间即可完成原来一天的工作量。一是在关舱状态下进行调整;二是首先固定底边链条,在正常紧固状态下测量使其距离舱盖上边缘为60厘米,然后再使上边链条与之平行(目测再用直尺测量精调);三是调链条长短时,长的一端切除时要去掉双数链环,再由松紧器处微调。否则切除单数会造成链条拧结;四是新链条有一定的富裕度,调整后经过几次开关舱后会有所松弛,需再进一步调整,以保证良好的效果。

其二,焊补修整磨损轨道,创新方法:针对舱盖滚轮轨道磨损严重的现状,机工长大胆地提出对已过度磨损形成斜面的导轨表面进行堆焊焊补,恢复轨道的表面平整,解决舱盖偏移问题。作业中首先对轨道表面的锈蚀和油污进行清除;然后采用结构钢焊条J422,(?I4.0,?I3.2和?I2.5),对已偏磨变形的整条轨道进行通常堆焊,走“Z”字形焊法。对轨道外缘用?I4.0焊条堆焊两遍,向内侧用?I3.2和?I2.5焊条各堆焊一遍,使轨道形成平面,且使其外侧稍高于内侧。焊补后用手持角磨机将堆焊中凸起的地方打磨平整,使其与轨道未磨损的内侧形成水平面。最后进行开关舱试验,并根据舱盖滚轮的走动情况进一步修整,彻底排除因轨道倾斜引起的开关舱问题。

5 对问题解决的效果检验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改进修补,SGH轮在接下来的三个航次中,分别停靠越南、日本多个港口,因天气变化、港口设施要求等原因,频繁进行开关舱作业,效果与之前相比明显提高:

(1)人员作业更规范,操作正确熟练,指挥协调流畅,在开关舱作业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2)开关舱顺畅,不需要用钢丝、手拉葫芦等工具进行辅助牵拉,作业用时减少,开舱由原先的平均20分钟减少到10分钟;关舱由15分钟减少到8分钟。

(3)未发生损坏滚轮端盖、损伤滚轮轴承和舱盖出轨事故,故障检修率、物料备件消耗大大下降。经过几个月的实际工作检验,确认达到预期的改进目标。

6 对今后更好保护老龄船液压链条舱盖的巩固措施

(1)补充操作规程,制定《开关舱作业安全规定》,将开关舱作业形成的制度贯彻落实。

(2)主管人员经常检查,作业人员谨慎操作,及时发现不良的运行状况如链条松弛、滚轮偏移等随时进行调整纠正。

(3)保持船舶平衡,必要时通过调整压载水、移驳燃油等进行弥补,减小因较大的舱口轨道倾斜对舱盖设备和开关舱作业造成的不良影响。

7 结束语

老龄货船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有些设备的老化不是简单修补就能解决的,比如舱盖的导轨最终的解决应是由船厂切割后整体更换焊接,另外由于船体结构的自然老化变形带来的影响,也不是船舶依靠自身能力可以解决的,岸基支持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希望我们本次创新改造活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大家在管理老龄船方面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从晶.76000t CSR散货船结构优化技术浅析[J].造船技术,2015(1).

[2]光.53100DWT级散货船舱口围整体吊装工艺[J].广东造船,2009(6).

[3]吴四川,赵云清.船舶舱盖的修理[J].中国修船,2002(5).

[4]陈茂勇,陈正云.舱口围生产设计标准化探讨[J].造船技术,2015(1).

上一篇:焊接工艺在刮板运输机链轮维修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型薄壁低涡机匣变形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