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隐含条件,找寻解题突破口

时间:2022-04-21 02:44:33

高考的物理试卷中,考生分析考试试题的难点,不仅是综合题目中复杂的物理过程,更难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题目中蕴含的物理条件,这些隐含的条件常常会给考生的答题设置很多的阻碍,以致于看到题目后无从下手.如何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快速准确的找到其中隐含的条件,选择物理过程中的物理规律,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更加轻松准确的完成解题,体现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验.高考中,考生要想快速准确的解答出题目,必须认真地审题,审题过程中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进行认真的分析推敲,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挖掘其中隐含的条件,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考题中的隐含条件通常会以以下几种方式呈现.

1.物理条件隐含在题目所陈述的物理现象中

物理考题中陈述的物理现象会包含一些答题所需的已知条件.考生分析题目的过中要深刻地领会物理现象的真实含义、产生需要的条件因素,这是获得已知条件的关键所在.例如“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表明两球的竖直方向的运动相同的.

2.隐含在物理模型下的假设条件中

物理考题常常在假设性的条件中隐含着一些条件和题目的突破因素,这就需要学生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理想模型,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如江苏省2013年高考物理卷中: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不计,则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

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

C.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

D.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大

解析题中其中隐含的条件:“空气阻力不计,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根据隐含的条件逐个选型进行分析加速度都是g,飞行时间T=22hg,因h相等所以飞行时间相等,B错误;根据x=vxt求最高点速度,因为xB>xA,所以vxB>vxA,C正确;落地速度v=v2x+v2y,vy=2gh,vy相等,vxB大,所以落地速度vB大,D正确.

3.隐含在临界状态中

物理高考中,物体的运动长期是一个重难点,也是考察频率较高的一类题型.做这类题时,考生要抓住物体运动的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在这个质变的过程中隐含临界条件,考生应顺藤摸瓜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内容.

例1“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速度比B的大

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

解析“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A和B的角速度相等,A的半径比B的半径要小”,这是其中隐含的一个条件,据v=ar,可以知道A的速度比B的小,所以选项A错误;由于a=ω2r可以得到A的向心加速 度比B的向心加速度小,所以选项B不对;缆绳受到重力和拉力的影响,mω2r=mgtanθ,从而可以指导悬挂A缆绳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与悬挂B缆绳与垂直方向的夹角要小,所以选项中的C不正确;据F=mvcosθ,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所以选项D正确.

例2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空气阻力不计,则()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

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

C.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

D.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大

解析其中隐含的条件是“A与B的角速度相等”.答题中可以采用逐项分析判断法:A.加速度是g,A错误;B.飞行时间T=22hg,因h相等所以飞行时间相等,B错误;C.求最高点速度根据x=vxt,因为xB>xA,所以vxB>vxA,C正确;落地速度v=v2x+v2y,yy=2gh,vy相等,vxB大,所以落地速度vB大,D正确.A错误;B.飞行时间,因相等所以飞行时间相等,B错误;C.求最高点速度根据,因为,所以,C正确;落地速度相等,B大,所以落地速度B大,D正确.

在物理考题中有些隐含的条件是隐藏的比较深的,考生要想挖掘这方面的隐含条件,就不能够将思维仅仅停留在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过程,还应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题目中的物理过程与相关联的运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能够找出正确的答案.

上一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和管理分析 下一篇:浅谈汽车安全气囊及其织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