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时间:2022-04-20 09:37:55

〖教学目标〗

讨论归纳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学习古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小说语言运用的高妙和精彩。

〖教学过程〗

一、导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个判词写的人是——王熙凤

王昆仑先生,他在20世纪40年的一本书《红楼梦人物论》里,有一句这样的话:“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今天就来看看这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赫赫有名的凤姐。

二、看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到有关描写王熙凤的段落。

明确:课文的第五、六段。

然后观看录相,思考下列问题:

我认为王熙凤是一个____________人。

我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看后提示:王熙凤的表演者邓婕获得1988年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可见其演得出色。可见,她对红楼梦中凤姐的理解较深刻,表演活灵活现。

三、析

下面同学们结合课文讨论,解答问题。注意结合句子分析。

1.出 场

一句“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写出了王的放诞无礼、张扬泼辣。人未至而声先闻,这一句相当精彩,有脂砚斋说: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跃)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

其他的人呢:“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用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反衬其张扬的性格。再看她的出场,“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进来“众星捧月一般出场的,写出其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泼辣)

2.服 饰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珠光宝气,浓妆艳饰。——(火辣)

对照:第68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3.肖 像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美丽刁钻——(毒辣)

“丹凤眼”、“柳叶眉”本来是很美的,而作者偏偏在“眼”和“眉”前分别加上定语“三角”、“吊梢”二词,中国传统相面术《麻衣神相》讲,“三角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之相。这就暗示美艳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丑恶的灵魂。脂砚斋说: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运用了肖像描写,用肖像描写写出了她华贵贪婪,年轻美貌。这样华贵贪婪的王熙凤对黛玉的态度会是怎样呢,接下来再看黛玉的环节。

4.语 言

见黛玉:

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既赞美了黛玉,又把三春放在了合理的位置,迎合了贾母,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哭黛玉命苦,用帕试泪;询问黛玉几岁了,读过书没有,想要吃什么,玩什么尽管告诉我,丫鬟老婆们不好了,也尽管告诉我,不等别人回答,一连串的发问;还有吩咐下人,精明细致。看起来是对黛玉无微不致的关怀,实际上都是为了逢迎贾母。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她机变逢迎、刁钻狡黠的性格,这里运用了什么描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读)接下来有一段与王夫人的对话,看看她是怎样回王夫人的?

回王夫人: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脂砚斋批: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骗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

精明——(香辣)

四、练

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来试一试,写写身边的同学。看看谁写得最好最棒。

五、评

如此精明能干的女子,在现代生活中,你喜欢与她为友吗?

你觉得她在当今社会,适合什么职业呢?

(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可叹可惜,她生活在封建社会。最终其结局怎样呢?回到判词。

随着贾家的衰落,她被丈夫休回家,最后是凄惨的死去。她的死去暗示着中国封建社会最终走向灭亡。

欣赏歌曲《聪明累》。

上一篇:中小学微型课题管理策略探索 下一篇:老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