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鱼为何少了

时间:2022-04-20 06:18:40

近来,三亚渔民造大船、闯深海的积极性高涨,并取得了好收益。目前,鹿城已造和在造150吨级以上的大船已达68艘。

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向深海要效益,三亚渔民很有长远眼光!但是,笔者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渔民老黎就说:“我们在南海打鱼,原来14海里的海域就有很多鱼,而现在要到50多海里的地方才有鱼群。”其实,早在2003年,省海洋与渔业厅领导就说,随着海洋捕捞强度的加大,海南近海捕捞产量已超过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加之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污染,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不仅仅是南海,从渤海湾、黄海到东海,甚至全球的渔业产量也急剧下降。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对鱼类栖息地的破坏、特别是对近海区域和珊瑚礁的破坏.全球的渔业资源开发正面临严重危机。甚至有研究者在分析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海洋生物调查项目的数据后,得出了2048年鱼类资源将枯竭的结论。

有数据说话:在过去的30年中,全球鳕鱼的捕获量已经减少了70%;过去20年,全球捕鱼船队增加了30%,渔民人数达1550万。渔船及渔具规模达2350万吨;目前全球捕捞船队规模超过资源能够承载规模的2.5倍……鱼群在深海远洋就被捕捞,因而,很多地方的近海已难找到鱼群。

这就是南海鱼少了的根本原因。

幸好,科学家们指出,只要海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鱼类资源就能够迅速恢复。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如设置禁渔区、禁渔期,投放鱼苗,搭建人工鱼巢,改良水域环境,有计划地对渔民进行培训、转移渔民就业等,使部分海域的主要经济鱼类的群体体重有所增加、鱼类种群结构也得到了改善。

省委书记卫留成曾在多个场合提出“做大海洋渔业”的要求。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也明确提出了“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强调“加快海洋渔业,努力增加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如何做大海洋渔业?近日,有学者将海南与韩国的济州岛在地理、经济、人文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番比较。令笔者感兴趣的是,90%的济州岛渔船都在10吨级以下。这个数据能否让我们在深海捕鱼的同时,对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工作有所启发呢!

上一篇:观《母亲快乐》后想起 下一篇:为家园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