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五:高一跨栏跑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20 08:27:53

水平五:高一跨栏跑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所用教材:人教版《体育与健康》

所属年级:高一

所在单元:第三篇,运动与实践,田径中的教材跨栏第二课时

学生人数:男37人,女21人

二、指导思想

以《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以高一年级教材为依据,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在参加跨栏跑学习中能有效的发展速度、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克服困难和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突况下跨越障碍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寓教于练,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内容分析

跨栏跑是田径项目中技术要求较高且观赏性很强的项目之一;此单元内容在高一年级中进行教学可能存在难度。因为高一学生他们模仿的能力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退,而他们对动作技术的分析能力尚未形成有效的阶段,同时,他们在空中的本体感觉能力较差。故在教学中应多进行一些辅练习和身体协调配合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在初学的过程中消除恐惧的心理,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反复练习且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了解跨栏跑的相关知识、形成必要的动作技术为全过程学习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跨栏跑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摆动腿和起跨腿技术,并能连续跨越5个栏架。

2、学做目标:提高灵敏、协调和柔韧素质,提高跨越各种障碍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互帮互学使同学们乐意接受指导,懂得合作与竞争的意义,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加深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4、个性目标: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自由群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以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摆动腿和起跨腿的过栏技术。

2、教学难点:摆动腿和起跨腿的结合能力。

六、教法与手段

教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分解法、游戏竞赛法、提问作答法、预防纠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来达到传授基础知识、技能的目的。

手段: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跨栏跑动作技术展示,让学生观赏、思考,老师点评提问,其目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使学生有直观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之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印象,这样有助于教师基本部分的教学。

七、学法

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活跃身心部分: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慢跑和准备操,学生围着大圆圈慢跑,听教师发出口令,摆臂大步走、单脚跳(左、右)、脚尖走、脚后跟走、后踢腿跑、外踢腿走,集中注意力听教师口哨发出指令,几声哨响即几人手拉手为一组,人数多余或少余几即失败(失败的组“要惩罚”做下蹲或击掌),让学生体现体育的快乐,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具有的实用价值。

八、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有“跳”栏的现象,摆动腿前伸下压不够,起跨腿外展不够;教师要通过讲解示范,明确身体要积极向前攻栏,强调身体向前而不是向上。标出适宜的起跨点,控制起跨距离,强调起跨腿要充分蹬直不要离地过早。

上一篇: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