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择校择生大战

时间:2022-04-20 07:12:02

今年的高考一如过去的热闹,热闹之后是更加的热闹,各大学、院校都铆足了劲,要把莘莘学子招揽。

今年的中考也将开始,中考过后,是学子开颜还是学校开颜?反正成绩差―点学生的家长是开不了颜的。

小学、幼儿园的招生大战早已揭幕。归区就读、选校是孩子爹妈的本事比拼,完美塑造则是学校的不余遗力。

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产业化”的鼓噪声中,各级各类学校与其说是招生,不如用“抢”生源来得直白。当今即使是求大于供的“买方市场”,我们的学校领导还是能够高瞻远瞩地采取切实措施,把学生们“圈”进来。

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源已经明显在萎缩了,―些农村小学开始了“收缩”地盘的实施;我们的中级学校为应对“高峰”期,公办拼命扩容,私营急忙兴校。高等学校更是快马加鞭地抢机遇、扩大地盘,公私并举,好不兴旺。

那么,这一切的背后到底图的什么?个人从不怀疑党和政府的初衷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有书读、是为了让所有的学子健康成才;个人也从不怀疑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有良知的企业家是为了孩子的今天和明天。实际上呢?不用举什么例子了,大家心知肚明。感觉上无论是清华、北大这样的高校翘首,还是本地出名的中小学,“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育人质量在下滑;硬件普遍提升了,而软件的提升落下了一大截。中小学忙“应试”,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知名度和与之而来的经济效益;大学忙扩招,还是离不开―个“利”字。有多少校长真正在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健康成长上下功夫9有多少校长在为家长和社会着想、为国家和民族着想?有多少割币不疲于奔命、在“教”的同时扎实“育”?

教育不是买卖,没有那份公德心、责任心、神圣感,你办什么教育?如果你要赚钱,请远离教育。教育要重利益,这利益不该是往自己兜里数钞票,而是对后人无私的奉献、对社会无私的奉献、对国家民族的深重责任。因为是奉献、是责任,就该国家承担;因为是奉献、是责任,我们只该欢迎真心做公益事业的老板和企业家进入教育领域;因为是奉献、是责任,我们就该让教育工作者享受比别的行业更好的待遇而不允许其自谋利益。

抢人才而不只是抢财神,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个体、小集团的利益,我们的教育才有明天。真要培养利益,也应该是国家的利益、民众的利益。盯着眼前花花绿绿的钞票利益,我们将没有长远的根本的人的利益。不信,以后看,即使你有亿万家财,经得住你的败家子后人折腾?

上一篇:新疆神秘旅游:从文化走向经济 下一篇:一个荒僻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