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性

时间:2022-04-19 07:05:31

论中国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性

摘 要:当前,银行业的蓬勃发展,但由于管理机制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变,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起由于操作风险失控导致巨大损失的案件,因涉案金额较大,给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和自身的声誉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甚是重要。这个问题逐渐引起多家金融机构及学者们的关注。就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范操作风险进行论述,进而说明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性。

关键词: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95-02

自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投资覆盖范围到2006年《新巴塞尔协议》的定稿,操作风险作为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外的第三种重要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标准正式进入大家的视野。操作风险是中国现阶段商业银行在业务的经营和发展中要面对的主要风险。因此,如何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降低由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是中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1.操作风险的定义

业内最初在对操作风险进行定义时,存在多种不同的意见。总体而言,分为直接定义和间接定义两个部分。间接定义即把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统称操作风险。由于该定义过于笼统,缺乏关键性描述。因此,英国银行家协会直接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与人为失误、不完备的程序控制、欺诈和犯罪活动相联系,它是由技术缺陷和系统崩溃引起的。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包含了法律风险,但是不包含策略性风险和声誉风险。这个定义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2.操作风险的分类

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佣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带来的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的等七大类。

英国银行业协会(BBA)把操作风险分为四类: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外部事件导致的操作风险。其中,前三种操作风险为内部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又称为操作性失误风险。第四种为外部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又称为操作性杠杆风险。

国内学者巴曙松将操作性失误风险作了进一步的细分:执行风险、信息风险、关系风险、法律风险、人员风险、系统事件风险六个方面。

二、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意识淡薄

商业银行在对银行风险的判断上依然停留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对操作风险缺乏足够重视,行内员工在业务操作期间缺乏相关法律意识,对个体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缺乏足够的认知。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员工素质偏低,领导层防范意识薄弱,更容易发生由操作风险引发的案件。

2.缺乏对操作风险的相关实证研究

欧洲各银行现已在全欧洲范围内建立起了损失数据库,为欧洲各国商业银行提供数据支持。然而对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操作风险采取的应急措施仍然不完备,长期以来数据缺失严重,收集难度较高,各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精确的定量研究仍未达到一定水平。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大多采用定性的方法,没有定量的研究支持则很难从简单的定性分析中获取操作风险的危害性。

3.内部控制体系不规范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一些规章制度存在严重的漏洞和瑕疵。在当今银行业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银行制度缺乏进一步的完善,出现风险覆盖不完全的现象,给操作人员提供了违规操作的条件。有些即使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却存在落实不到位,有制度不遵循的情况,没有强大执行力和有力的监督措施,为风险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内部管理比较分散,没有专门的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事件进行管理和监控,如果一旦发生风险事件,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紧急处理,造成的损失也无法及时追回。

三、商业银行规避操作风险策略

1.加强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对操作风险的量化,通过实证研究对已经发生过的银行操作风险的数量以及损失金额进行统计,以此来进行分析,可以更直观和清晰地了解到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因此,各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风险事件数据的收集,建立操作风险数据库,利用数据模型对操作风险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指导原则,准确选择风险计量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科学测量和预测。

2.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规章制度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业务的发展要求,不断地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梳理,建立更完善、严谨、科学的规章制度,对操作的流程进行风险分析,使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具体。建立全面覆盖的规章制度,使操作人员没有漏洞可钻。

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执行力是必要的保证,当内部控制和银行的效益相矛盾时,一定要分析利弊,不能一味地让内控为效益让步,这种有章不循的现象必然会加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防范意识

商业银行要大力引进或培养风险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积极向国内外同行学习风险评估的方法役计符合中小商业银行特点的风险计量模型。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综合业务素质。加强推进案件防范、廉洁自律和风险提示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遵纪守法,遵章办事的意识。以具体案例为教材,推进思想作风建设,使全体员工从思想和行动上了解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汪建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10.

[2] 张吉光.锁住保险柜中的“魔鬼”――国内银行操作风险大案频发的深层原因分析[J].金融电子化,2010,(3).

[3] 张彦龙,陈燕,王映田.浅析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上一篇:浅谈小语阅读体验教学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学案探究与学生思维能力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