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罪犯成为被害人家属

时间:2022-04-19 01:53:18

2005年5月14日,朱少华的妻子从温州老家到湖州,给公司的客户送一批绕电缆线用的木箍。把货交给客户后,她拿到了4000多元的货款,然后住进了湖州的一家小旅馆。由于她在买点心时不小心露出了货款,几名歹徒盯上了她。晚上,凶恶的歹徒来到旅馆,砸掉门锁,冲进房间,不但抢走了她身上的钱,还残忍地杀了她。

上海周浦监狱内,一场名为“倾听控诉,反思罪责”的被害人家属控诉大会上,罪犯朱少华的父亲泣不成声,而台下的众多犯人也在一片肃静中轻轻地抽泣着。被判重刑的朱少华此刻沉沉地低下头,自责、愧疚、愤恨交织的情绪互相缠绕着,仿佛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在吞噬着他那颗因痛苦而近乎麻木的心:“小慧,我对不起你啊”!

钱迷心窍,朱少华以融资为名大肆诈骗他人钱财

2000年10月,新世纪第一年的国庆节,朱少华是在惶惶不安中度过的。

国庆七天长假,许多人走亲访友,喝茶聊天,忙得不亦乐乎,快乐得忘记时间。然而,此刻,具有“港商”身份的朱少华正蜷缩在他借住的上海市内环线旁的一座公寓内,望着远远近近的建筑,一种惆怅的情绪在体内蔓延:“我希望自己尽快融入这个城市,但是我的行为却与这个城市的精神格格不入,唉!如今想不干也难了。”

突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铃声大作,惊得正在沉思的朱少华肥胖的身子猛地哆嗦了一下,“喂!什么?老林进去了。”放下电话,朱少华用留恋的眼光看了看他住了5年的房子,然后,拎起早已准备好的小皮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在他拎着皮箱走出电梯口,眼看要钻进出租车时,一辆警车疾驶而来,堵住了出租车的出路。“朱少华,还是换辆车吧!”身宽体胖的朱少华本来就行动迟缓。如今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此刻,正在周浦监狱内服刑的犯人朱少华回忆起往事,心情很不平静。作为一个男子汉,也许他身上秉承了父辈的刚强和睿智,但他在经济大潮面前被不时涌来的“金钱浪”冲得晕头转向,最终迷失了方向。从2000年起,与他人合伙,自己冒充香港商人,用合同诈骗的方式骗取了内地九家企业的1千多万货款,其中,他出面诈骗了200多万,(雇佣他的老板只给了他3万元的报酬。)走上了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

其实,朱少华的过去应该说是一块纯净的白玉。他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爷爷和姑姑分别当过温州当地某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父亲是县供销社主任,弟妹都有着很好的工作和收入,妻子小慧为他养了两个儿子,聪明伶俐,学习进步。就在别人羡慕他的时候,他却不满足于已有的生活,与社会上的一一些不法之徒沆瀣一气,打着融资的幌子,到处诈骗别人的钱财,供自己享受、挥霍。所以,他大儿子在他判刑后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我怎么也想不通,你为什么要去干这种勾当?”儿子的质问深深地震撼了朱少华那颗曾经贪婪的心。那天,他在思想汇报中写道:“真的!我为什么要去干这种勾当呢?知道是犯罪,为什么放下舒适、安静的生活不过,要去过那种失去自由的大墙生活。”

更可悲的是,朱少华的妻子自他犯罪后为了家庭生计而在外奔波忙碌,突遭横祸,从一个犯人家属成为一个被害人,而朱少华本人也在一夜之间从一个在押罪犯转换为被害人家属而且还得保留犯人的身份。所以,朱少华在父亲来监狱看望他时听到妻子被害的消息时,一下子呆住了:“这怎么可能呢?”

因为钱,朱少华的妻子被歹徒杀害于旅馆

朱少华判刑入狱后,不但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还给家里留下了几十万元的债。朱少华虽然离开了家,但上门要债的债主却常常不断。为了过上平静的生活,给孩子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他的妻子小慧被迫将家里仅有的两间房屋出卖,卖房所得的40余万元全部用于还债。对他妻子小慧来说,经济来源没有了,家也没有了,虽然一家三口在流离失所中彷徨,但人还要活下去啊。

无奈之下,他妻子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娘家。到娘家后,虽然解决了吃住的问题,但她娘家在经济上也不宽裕,为了贴补家用,为了获得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费用,为了让孩子重新有一个自己的家,他妻子只好外出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

虽然他妻子很能吃苦耐劳,但现在的生意都很难做,再说对一个农村妇女来说,没有技术,没有文化,也没有社会关系,做生意的唯一本钱就是肯吃苦,要挣点钱说多难就有多难。在这短短的几年里,他妻子人明显地老了许多,变得又瘦又黑,但辛劳和付出总算有所回报,每个月都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那时,她希望就这样支撑着,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等朱少华回来。可是,她却没有等到那一天。

2005年5月14日,朱少华的妻子从客户那里拿到了4000多元货款后,被一伙穷凶极恶的扒手悄悄地跟上并尾随她到旅馆。然而,她不知道危险已经降临,她买了一包快餐面,填饱肚子后便早早睡下了,明天还要赶路回家呢。夜深人静,整个旅馆似乎已经进入了梦乡。凶恶的扒手看到灯关了,便砸掉门锁冲进房间,不但抢走了她身上所有的钱,还残忍地把她杀害了。

她死不瞑目啊,她是多么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在这世界上有她牵挂的两个孩子,还有她等待的丈夫,但她永远也无法了却心中的夙愿。她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带着对犯罪的无比憎恨离开了这个让她牵肠挂肚的世界。

知道小慧被害的消息时,朱少华的一家都呆了,他的父亲脑子里一片空白,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那时,他的心情是悲恨交加:悲的是儿子,犯法吃官司,儿媳又被别的不法之徒杀害;恨的也是这个儿子,如果他不犯法不吃官司,一个农村妇女怎么会一个人跑到千里之外去送货呢?他害了自己,害了父母,害了妻子,害了孩子,全家人都被他害苦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妻子被害后,朱少华的两个孩子因外公、外婆年老体迈,无法照料而像放了缰绳的野马,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无可奈何中,孩子的外公、外婆只好将他们送到朱少华的父母家里。然而,他的父母年事已高,而且,他妈妈的心脏病和高血压很严重,照看两个孩子实在力不从心,更令人担忧的是:爷爷、奶奶与孙子之间毕竟隔了两代人,教育方法与孩子的接受方式和社会对这一代孩子的影响都有一些距离,两个孩子的学业和前途成了他父母最担心也最感到无能为力的事。

朱少华的大儿子今年16岁了,辍学后成天不回家,而且一出去就是10天半个月,也不跟家里联系,整天泡在网吧里,饿了就到同学家里混几顿,困了就随便找个地方睡,没钱了就去他外婆、姨妈那里要,要到钱后再去泡网吧。有几次朱少华的父母花了一二天时间,好不容易把他找回来,但是,他在家里呆不了半天,又出去了。就在朱少华的父亲来监狱里控诉罪犯的这个月的18日,朱少华的大儿子又出去了,至今音讯全无,家里人全急坏了,然而,直到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父亲的控诉成了他改造的动力,他决心用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回家

被害人家属控诉大会开过后,朱少华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痛恨歹徒的残忍,更痛恨自己的犯罪行为。如果没有自己的犯罪行为,妻子不会死于非命,儿子也不会离家出走。

就像他父亲在控诉大会上说的那样:“我因儿子犯罪,成了服刑人员的家属;我又因儿媳被穷凶极恶的罪犯杀害,成了罪犯受害者家属。我痛恨犯罪,就像社会上所有的人痛恨犯罪一样,但犯罪给我们全家造成的伤害比一般的家庭要大,我们也比其他人更加痛恨犯罪,这是许许多多家庭无法体会到的切肤之痛。所以,我代表全家,在这里向全体服刑人员呼吁:你们的父母与我们一样痛恨犯罪,希望你们一定要改好,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对社会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对父母尽一个儿子的责任,对妻儿尽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正在监舍里看书学习的朱少华在思想汇报上写下了深深的忏悔之言:“回顾自己的犯罪过程,心中是万分的愧疚和自责,我为什么会一步一步演变成一个危害国家和人民的罪犯的呢?经过政府队长的耐心开导和教育以及长时期的自我反省,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外因转化到内因、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并不是一点也不懂法律,也不是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属于违法,但是,当时的我心存侥幸,自我感觉良好,总认为问题不大。因为世界那么大,怎么会单单抓到我呢。于是,随着贪欲的膨胀和同伙的诱导,我铤而走险了。以身试法的结果是我的灵魂扭曲变形,沦为一个人民的罪人。”

管教干警面对他的表现及时给予了奖励。到现在为止,服刑5年的朱少华已获得了一次监狱改造积极分子、二次监狱记功和三次监狱表扬的奖励,并且减去了1年4个月的刑期。远在温州的父亲听到这消息,非常高兴,来信鼓励他再接再厉,认真改造。

2006年春节,那天,从痛苦中调整了心态的朱少华打好了“亲情”电话,走在“春天”的阳光下,向主管队长倾诉了自己的想法:今天的亲情电话让我心情澎湃,久久无法平静,父母的叮咛和教诲,弟、妹们的祝愿,子侄辈的问候让我惭愧。因为我的原因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他们却在大团圆的日子里为我担心,牵挂。每年,我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又怕这一刻的降临。

由于朱少华在狱中注重思想和劳动改造,在担任医务劳役犯的过程中,能遵守监规监纪,严格履行改造承诺,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因此,被二监区评为“诚信改造示范员”。

上一篇:“现代孟母”择校打官司 下一篇:寂寞的梅(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