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长收礼(征文)

时间:2022-04-06 08:32:47

温州市龙湾区永强法庭的黄庭长四十岁左右的年纪,魁梧的身材,留着板寸头。乍一看,还以为他是某个企业的大老板。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虽然他执起法来铁面无私,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有着菩萨心肠的好人。

作为门卫,我目睹了许多黄庭长拒礼的场面,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次黄庭长“收礼”的经历。

那天,正好是我值班,法庭门口走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太太,她边走边嚷着说:“我要找你们的领导,最大的领导。”那样子让我感到她似乎受了很大的冤屈,于是便将她搀到庭长办公室。黄庭长叫她不要激动,坐下来慢慢说。老太太人未开口泪先流。从她那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我们得知她已90岁高龄,没有亲生儿女,只有一个从小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养子。现在养子有钱了,去年在市区买了套商品房,却将老人一个人丢在乡下,一年到头也不来探望。最近老人因病无钱医治,一怒之下来到法庭,要求法官惩治那不孝之子。黄庭长听老人说完后,安慰老人说:“阿姆,您不要着急,我们会为您做主的。”看着老太太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黄庭长让我将她送回家。来到老人的家里,我着实感到老人的生活过得清贫而艰难,一间二层木质结构的小阁楼摇摇欲坠,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陪伴老人的就是她养的两只老母鸡。为了不让老人来回奔波,临走时我留下了电话号码。

回到单位后,我将老人的情况向黄庭长做了汇报,黄庭长表示他会尽快将老人的事情办好。几天过去了,程序还在进行着,可老人却等不及了,她打来电话询问事情的进展。从老人家里回来之后,我就一直对她孤寂艰难的生活放心不下,希望法院能尽快帮老人解决问题。接到老人的电话后,我马上到黄庭长办公室询问情况。黄庭长告诉我,他多次跟老人的儿子通电话,对方这几年的确因生意不顺赚不来钱,生活负担加重,很少顾及母亲。黄庭长认为老人的儿子并非是个不讲情理的人,考虑到如果庭审的话,在法庭上对簿公堂,这对老人及其儿子的感情有所不利,因此黄庭长决定进行庭外调解。为了不让老太太着急,黄庭长让我打电话劝劝老人,让她再耐心等几天。

两天后的一个上午,老太太顶着烈日冒着三十几度的高温又来到法庭,胳膊上还挎着个篮子。我连忙将她扶到门卫室,告诉她这么热的天不宜出门,以免中暑。老人说,这件事伤透了她的心,为了让法庭能尽快解决此事,她想催催黄庭长。她悄悄地告诉我:“现在求人办事不送礼哪行啊,我也没有别的东西,这是我养的两只母鸡,你帮我送给黄庭长。”我连忙说:“不行的,我们这可是有制度的……”“你别说了,要不我自己送去好了!”老人还有个犟脾气,执拗着要自己送。“不行,阿姆这样绝对不行。”我急忙阻止。老人并不买我的账,径自往楼上走去。我只好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搀着老人走进庭长的办公室。听完我的解释,黄庭长笑了笑说:“阿姆,那我就不客气了,您的东西我收下了,您放心,我会尽快将您的事办好的。”黄庭长又转过头来对我说:“小费,把这两只母鸡先拿到厨房里养起来,什么时候吃我会通知你。”我一怔,莫非黄庭长真要将这两只母鸡收下?老太太清苦的生活他是知道的,而且那两只母鸡也是她最亲密的伴侣啊!怎么可以收下呢?这可是违反纪律的啊,我心生纳闷。

一个星期后,黄庭长把老人及其儿子、儿媳叫到办公室,进行庭外调解。他首先对老人的儿子、儿媳阐述了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拒不履行赡养义务。随后,他大到社会公德小到家庭亲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只说得老人的儿子、儿媳羞愧难当,当面向黄庭长表示不仅要把母亲的病治好,还要将她接到市区和他们一起居住。

调解结束后,黄庭长问我那两只母鸡喂得怎样?我说:“好着呢!”“把它放到当事人的车里,让他带回去。”黄庭长吩咐我。我顿时明白了黄庭长的良苦用心,他为了让老人家心里踏实,就暂收了礼物,而我还差点错怪了黄庭长,真是不应该。随后,我赶紧把两只母鸡捉来,放到将要启动的面包车里。两只母鸡见到主人似乎很亲切,乖巧地蹲在老人的脚下。这时我看到老人一脸的惊讶,那双昏花的眼睛里滚出两颗浑浊的泪珠……

上一篇:包考重点中学也能签订合同? 下一篇:热议“民间反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