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养农业区马铃薯膜下定额滴灌综合效益试验

时间:2022-04-19 11:48:02

雨养农业区马铃薯膜下定额滴灌综合效益试验

摘要 试验通过7种不同膜下滴灌水量的试验,在雨水丰润的条件下,在马铃薯生育期只膜下滴灌2次,滴灌量在1 350 m3/hm2时其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量达到61 285.71 kg/hm2,比不灌水的增产62.74%;比滴灌2 250 m3/hm2水的增产94.64%;比沟灌3 750 m3/hm2水的增产122.45%,纯收益达到28 663.05元/hm2;分别比滴灌1 800 m3/hm2、2 250 m3/hm2、沟灌3 750 m3/hm2和不灌水(CK)增加17 992.71、22 209.37、27 214.58、13 913.54元/hm2,其投产比高达1.00∶3.01。

关键词 马铃薯;膜下定额滴灌;效益;雨养农业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086-02

固原市原州区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已是限制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展有限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已成为本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重大课题。在雨养农业区补充灌溉是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而滴灌又是节约用水的根本出路[1-3]。试验以马铃薯为供试作物,探索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的效果、最佳滴灌量及适宜的滴灌时期,以期为大田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在三营镇雅儿沟村的被流转土地上,该地海拔为1 550 m,年均气温为6.8 ℃,无霜期为150 d,正常年份降雨量为400 mm。试验地为旱川地,土壤为耕种中壤质浅黑垆土,肥力水平中等,前茬作物为马铃薯。前作收后机深耕1次,播前结合耙地基施复合肥600 kg/hm2、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苗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供试材料:地膜为1.2 m黑膜;马铃薯品种为青薯9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滴灌450 m3/hm2(A)、900 m3/hm2(B)、1 350 m3/hm2(C)、1 800 m3/hm2(D)、2 250 m3/hm2(E),沟灌3 750 m3/hm2(F),以不灌水作对照(CK)。重复3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67.2 m2(8.0 m×8.4 m),每小区种植5垄,垄宽为1.2 m,垄间距为0.6 m,排距1 m,每垄种植2行,株距24.5 cm。滴灌处理每垄膜下居中铺设1条滴灌带,全生育期共滴灌2次,分别在苗期、现蕾期。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4月28日播种,9月24日收获。由于试验期间降雨量多,生育期只进行了2次滴灌,收获时每小区取样20株考种,小区裁去四周各1行,实收计产[4-7]。

2 结果与分析

2.1 滴灌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表明,滴灌量对马铃薯生育期影响不大。各小区于4月28日播种,均为5月20日出苗,6月19日现蕾,6月27日开花,9月24日收获。

2.2 滴灌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现蕾期滴灌后对各处理土壤0~100 cm水分测定,结果是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土壤0~100 cm平均含水量相应增加,处理E比处理A增加了2.51个百分点;比CK增加了3.69个百分点。处理F 0~10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7.07%,CK最低,为12.67%。收获后测定0~200 cm土壤含水量,其结果和现蕾期一致,都是随着滴灌量的增加0~20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也相应增加。滴灌450 m3/hm2为12.06%,到沟灌3 750 m3/hm2的13.41%,CK最低,为11.41%。

2.3 滴灌量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中农艺性状表现最优的是处理C,植株的高度达到191.8 cm,虽然单株结薯数只有8.2个,但单株薯重达到1.09 kg,大薯数量多达3.8个,大中薯率达到60.8%;其次是处理B,大中薯率达到49.6%;第三是处理A,大中薯率达到48.0%,最次的是处理F,单株结薯数只有4.4个,单株薯重仅达到0.49 kg,大中薯率仅占到27.3%。

2.4 滴灌量对马铃薯经济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滴灌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很大,在2015年度降雨量较多的特殊年份,试验中各处理随着滴灌量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当滴灌量达到1 350 m3/hm2时,产量随着滴灌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比不灌水(CK)产量还低。处理C产量表现最高,达到61 285.71 kg/hm2,比CK增产23 626.48 kg/hm2,增幅62.74%;产量位于第2、3位的分别是处理B、A,分别比CK增产32.88%和28.40%。产量处于第4位的是CK,平均产量为37 659.23 kg/hm2,分别比处理D、E、F增产3.05%、19.60%和36.69%。由此而见,当土壤中水分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继续灌水使土壤中水分达到饱和,土壤中水多气少,孔隙度下降,阻止了马铃薯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造成了吸收能力下降,地上部生长减弱,致使产量降低。

2.5 显著性测验

通过方差分析,处理C与处理B、A之间差异显著;与其他4个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在雨养农业区降雨量较多的年份,马铃薯田滴灌量在1 350 m3/hm2时最佳,其增产最显著(表3、4)。

2.6 滴灌量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滴灌量下马铃薯经济效益不同,滴灌量从450 m3/hm2开始增加到1 350 m3/hm2时随着投入的增加而产出和纯收入也随之增加;滴灌量从1 800 m3/hm2开始增加到2 250 m3/hm2以及沟灌3 750 m3/hm2时随着投入的增加而产出和纯收入也随之下降。经济效益最高的是滴灌处理C,纯收入达到28 663.05元/hm2,分别比滴灌处理D、E、F、CK增加17 992.71、22 209.37、27 214.58、13 913.54元/hm2,其投产比高达1.00∶3.01。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2015年度固原市降雨量充沛,土壤墒情好,在此条件下补充灌溉区滴灌量在1 350 m3/hm2时就能满足马铃薯生育期所需的水分,此时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佳。若再增加灌水量造成土壤中的湿度过大,水多气少,通透性变差,马铃薯根系生长和块茎膨大受阻,致使产量降低。

4 参考文献

[1] 赖忠明,王荣贵,邓兰生,等.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滴灌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2(3):51-53.

[2] 王永朝,张盈科,屈新军,等.渭北旱塬补充灌区马铃薯滴灌节水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2(3):263.

[3] 段东亮,吴普特,汪有科,等.沙地马铃薯滴灌毛管布设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1):100-102.

[4] 白云龙,弓钦,陈磊,等.内蒙古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54-55.

[5] 王勇,白云龙,陈磊,等.内蒙古马铃薯滴灌灌溉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16-17.

[6] 柳昱,白云龙.马铃薯滴灌微生物肥料试验分析[J].现代农业,2013(5):32-33.

[7] 王凤新,康跃虎,刘土平,等.滴灌条件下马铃薯耗水规律及需水量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1):9-15.

上一篇:薏仁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盐土栽培技术 下一篇:豫南冬麦区小麦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