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国的尤努斯

时间:2022-04-19 09:40:23

呼唤中国的尤努斯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66岁的孟加拉人・尤努斯。消息一出,引起了国内金融界的高度兴趣。

尤努斯的贡献是创办了具有孟加拉特色的“乡村银行”。其实,把他的银行叫“穷人银行”更为恰当。・尤努斯创造的为“穷人放贷”的模式,在改变了本国穷困人群生存状态的同时,也对建立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结构作出了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似乎更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诺贝尔”却给了他一个“和平奖”。

评委会给・尤努斯的评语是这样的:“当大量的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出路时,持久的和平才能得以实现。”

这样的评语,对一个银行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赞誉。这个和平奖的意义,应该说也远远大于经济学奖。・尤努斯所做的事,不仅仅是改变了许多孟加拉穷人的生活,也给这个世界注入了更多希望。

十年前,中国也曾在农村推行过小额农贷,其形式与・尤努斯一直在做的事是一致的。我曾随央视深入到中国农村,进行有关小额信贷推行的采访报道。那时的小额贷款主要是通过农信社贷给农民,而农信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放贷难、收贷难。采访时,经常可以看到农村的墙上用红字书写着大型标语“积极还贷光荣,欠贷不还可耻”。当时的情况是,许多农民春播时无钱买种子、买化肥,常常因为缺几十元急得不知道去哪里借。信用社担心农民无钱还贷,而拒绝向他们贷款。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推行了小额农贷的地方,实行户户联保,农民可以借到钱,还贷的比率也很高。许多受惠于小额农贷的农户,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对小额农贷的感激之情,这种感动也传达给了我们。之后的若干年,似乎再难看到对小额农贷的报道了。其无疾而终的缘由,在这里很难说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的国家没有尤努斯。

年初,北京银行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政策,其所面对的问题,与当初推行小额农贷有很大相似之处,主要是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程度差,等等。商业银行提出了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风投化”,即联合风险投资公司共同孵化中小企业,开办创业贷款业务。如今已到年底,其效果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这样的好思路和好想法,我们真心地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结局。对于开办中小企业贷款,北京银行行长阎冰竹是这样讲评价的:“这种贷款对大企业来说,是锦上添花有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雪中送炭不足。”此言正中问题要害。

当今社会,多的是浮躁,缺的是精耕细作、持之以恒。穷,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的社会能怎么帮助更多的穷人,让他们脱离贫困。

最近,人们又对住房公积金的现行政策提出了质疑。在有关部门的调查中显示,住房公积金并没有真正帮助中下收入的人群买上房,相反,却让收入并不低的人享受到了本应帮助穷人的基金。有人甚至说,住房基金成了“杀贫济富”的帮手。更有甚者,让住房公积金变成了垄断行业逃避税收、变相增加巨额收入的手段。许多美好的愿望,都是在实现过程中变成了泡影。我们的政策,在制定时肯定不是这样的初衷,可一旦实施,却又是“南橘北枳”。

尤努斯获奖后,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特地邀请他来中国访问交流。还有机构向他发出了在中国开办分行的邀请,但・尤努斯拒绝了。一个金融家,当他从经济学的神圣殿堂上走下来,投身于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改变生存状态的现实中来,他就已经承担起了一种使命感。我想,今天我们把尤努斯请到中国来,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种形式上的学习。

上一篇:力帆骑着摩托造汽车 下一篇:商人傍公权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