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模式探究

时间:2022-04-19 07:12:27

“90后”大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模式探究

【摘 要】“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较好,受到家庭和社会的过度保护,自理能力渐弱。进入大学后,开放宽容的学习环境更让其拥有大量自由支配时间,至此,很大部分“90后”大学生感到茫然空虚。本文就如何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模式

一、“90后”大学生负向特征

1、自我学习管理被动。中学学习强调外部管理对学生的监督和控制,多采用一些强制性的约束措施,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未能培养正面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进入大学后,外部约束变少,他们普遍变得迷茫和无助,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甚至开始厌学。

2、自我生活管理缺失。在传统的高考指挥棒下,我们的教育普遍重视分数,忽视了学生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导致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大量的“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独立适应生活,甚者,无法自如的与周围环境相处,矛盾、冲突时时出现。

3、自我时间管理低效。与中学不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相对自由,于是很多人不知怎样科学合理地规划时间,将大量的课余时光用于上网游戏、谈恋爱、唱K聚餐等,导致学习和娱乐失衡。

二、班级自我管理建设意义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在学校的大环境下,围绕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以班级为活动空间,以师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归属感,营造更加融洽的班级氛围。

实施班级自我管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班风。班风是大学生群体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它体现出学生共有的精神风貌。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自我认识、自我组织、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从而为优良班风的树立,准备好思想条件。

班级自我管理包括两层次:一是指班委会负责协调,担负起班级一部分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为建设班级努力;二是指班级每一成员按班级要求自行控制和调节,为实现班级组织目标而努力。归纳起来,其基本特征在于正确的班级组织目标,已经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目标,组织利益与个体利益相和谐。

三、探究班级自我管理模式

(一)实施方案

1.班级自我管理的准备――倡导自我教育和班级目标的制订

班级自我管理的基本和前提是自我教育。教育学告诉我们:“当学生逐渐进入成年期,他们开始身高猛涨,样子像个小大人,体力、精力以及个人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要求成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他们已有独立的见解,要求独立、急于摆脱大人的监护,什么都想自己干。”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可根据本班实际运用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制订一个较为具体的《班级公约》,深化学生自我意识,倡导学生自我教育。《公约》一经形成,它就是全班同学奋斗的目标、评价自我教育的依据,每个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

2、班级自我管理的施行――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的指导

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应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学生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为使个体自我管理得以持久推行并上升到群体自我管理,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班主任应适时建立群体自我管理核心――班委会。产生后,班主任应及时理清班委会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和同学间的关系,加强对小干部的教育与培训,加强其工作意义、责任、方法的引导。例如,通过谈话、讲座等向同学传授管理知识,通过让小干部看班主任处理同学之间纠纷或让干部拜师学艺学习管理技能,通过让干部定期汇报完善管理策略等。

3、班级自我管理的延伸――班主任的指导和协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开始以抽象前提为基础进行推理,但是这种推理主要以直观为依据,虽然不依靠直观依据的抽象推理,偶尔也可以看到,但是这是不经常的,而且不可能成为有体系得推理。

因此,班级自我管理实施后,班主任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为工作的方向意义、原则、方法的指导。如活动要寓教于乐,要有美感,要新颖。对学生的指导为:在原有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生活的独立自主。

影响班级自我管理的因素很多,例如,内部班级机构内本身的不平衡(干部与干部、学生与干部),外部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影响。此时班主任的协调尤为重要。需引导平衡机构,引领和任课教师沟通,使班级自我管理有效进行。

班级自我管理真正地体现了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也可以借此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班级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班级自我管理意义于此。

4、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绩效

由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水平仍旧低下,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追踪与考核,通过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的追踪与考核,能准确掌握目标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绩效。

(二)实施计划

1.班级制度文化的创新建设

(1)班干部的选拔与轮换

采用竞选与民主记名投票相结合的办法选举班干部。任期为一年,使每个人四年内都能担任一次班委,都有承担责任和获得锻炼的机会。学期结束前选出下届班委,以便假期思考和安排自己的工作。

(2)班干部系统设置与分工合作

按实际把班务划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思想建设由团支部书记负责,宣传、组织委员协助;纪律建设由班长负责,纪检、劳动、生活、体育委员协助;学习建设由学习委员负责,科代表和组长协助。三部分在班导师的指导下由班长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有机整体。

2.班级精神文化的个性化建设

(1)制定班训。通过征集意见反复讨论,共同确定了班训:“人格+学力成才”。明确了“人格追求”讲五心:“忠心、爱心、关心、孝心、信心”;“自我教育”要五自:“自信、自省、自治、自重、自强”;“基本要求”是五实:“诚实、坚实、扎实、朴实、踏实”;明确“学力构成”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鉴赏、劳动技能”五个方面。

(2)确定班歌“最初的梦想”,唱出梦想、唱出希望。

(3)设计班徽。综合同学们的创新思路确定。

(4)系列主题班会。如召开“天南地北来相聚”的主题班会,畅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大学生”、“如何愉快地拂过四年时光”等系列主题的“我的大学”的主题班会,“我爱我家”的班级文化建设献计会等。

(5)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在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从而增加学习动力。如青年志愿者义务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残疾人、孤寡老人、退休教师做好事;也可组织拜访老师、研究生,拜访成功人士等活动。

(6)开展丰富的班、团活动,活跃班级的气氛。常组织春游、秋游、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野炊等活动。

3.班级学科文化的浸润建设

(1)学习成功人士事迹,激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2)开展系列研究性学习

通过“成功――我们还需要什么?”、“自主学习及其策略”、“管理的内涵与魅力”等系列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研究事物本质规律的探索精神和习惯,促进学生的思想趋于理性化。

(3)班级优良学风的浸润养成

通过各种途径如:QQ,短信、电话等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达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学生则应给予迅速积极的反馈,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让每个成员在情绪上与整个课堂同一、交融,产生凝聚力、向心力。进而,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各科学习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力量召唤班级成员为实现课堂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4.班级成员的个性发展建设

(1)新生阶段的大学适应训练

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班级活动,让每一位班级成员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大学生活,尽快融入大学这个群体。

(2)全面的了解与探索自我

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在专业学习、班级活动与个人生活中感受、领会自己的价值取向、性格特点、个性特长,确立健康自主的“三观”。

(3)加强目标管理,制定大学规划

每学期开学制定学期发展计划,全面安排思想修养、专业学习、人际交往、身体锻炼等方面的计划,下学期根据实践的情况进行完善。大一重点是打基础、大二在广泛接触和全面了解、大三需定发展方向、大四为选定的方向做坚实的努力。

四、结语

班级自我管理需要以班主任、辅导员为引导,班委会为先锋,以学生的为主力军,共同创建班级精神文化,加强人文关怀。同时,要引导学生的目标管理,正如班主任要求每个人在新学期的开始要制定出个人在新学期的规划,并努力去完成。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应该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不断调整,目标的实施以及评估问题也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提高,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的自我管理才能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毕玉凤.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03).

[2]廖爱军,尚书,田艳春.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现状与管理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3]袁淑清.差异化激励机制在高校班级建设中的运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02).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第八期大学生校长基金项目(编号:2012080)。

作者简介:邓欢,男,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柯桥中小面料企业的分析与金融对策 下一篇:苍山洱海游不够 大理西湖好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