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坦荡 操劳为民

时间:2022-04-19 02:26:08

编者按:方小宁同志曾撰写过《天行健一百岁开国上将吕正操》一书,出书前后,她与吕老结下了忘年交。2009年10月13日,她还亲自参加了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吕正操将军悼念仪式,目睹党和国家领导人等沉痛悼念吕老的情形,并写下了下面这篇文章。

200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中国人民原铁道兵政治委员吕正操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在新中国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最后离世的一位。这位经历了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杰出将领,当年也曾在天安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为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吕老的离开57位开国上将之星全部陨落。

20日上午9时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吕正操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并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的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送别吕正操同志”,横幅下方是吕老的遗像。他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张学良的侄女张间蘅、元帅的孙子叶弘、杨尚昆的儿子杨绍明等也前来悼念。革命前辈的功绩和品格,将源远流长,青史永存。

绝不能给子孙后代留祸害

像许多开国将帅一样,吕老指挥过打仗,更领导过建设,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奋斗不息,活得堂堂正正,有声有色。

共和国建国后,吕正操曾任铁道兵政委、铁道部部长等职务,肩负起收拾战争废墟、建设新中国铁路的重任。他说:“那时候,中国的铁路太少了,分布也很不均匀,两万多公里――一半多在东北,还有就是东南沿海,西部铁路只占6%。我记得,当时一方面是抗美援朝,一方面是加紧在西南、西北修建铁路,形成合理路网。”随着成渝铁路、兰包铁路、鹰厦铁路、成昆铁路……一条条钢铁长龙的修建,中国的路网布局得到了有效改善。

吕老说,铁路不是时装,不合时宜就换掉。还在铁道部成立之初的1950年,铁道技术研究所就随即成立(1956年后改称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学会会长茅以升任所长、院长,为铁路实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吕正操认为不尊重科学,向国家交付病害铁路,最终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他坚决不允许“豆腐渣”工程危害人民利益:曾命令炸掉南京长江大桥不合格的桥墩;曾就青藏铁路的修建向、汇报:目前修进藏铁路,最大的困难是科学地解决冻土问题、建设人员高原缺氧问题和经济能力问题;1961年,在青藏铁路大规模建设下马时,关键性的研究工作却依然继续着。该上就上,该下就下,不能给子孙后代留祸害,是吕正操主持铁路建设遵守的原则。

1981年,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军队必须‘消肿’”。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并入铁道部。作为铁道兵、铁道部的始创者和领导者,吕正操一直两栖其间。他认为,无论从战略远见还是从铁道兵战士的切身利益着眼,都应该实行“兵改工”,因为铁道兵战士修路架桥,穿高山过雪原,付出了人们难以想像的艰辛以至生命。但义务兵津贴不多,得到的补偿很少,而“兵改工”后,可以使这些都变得更为合理。1982年4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由吕正操为组长,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铁道部部长刘建章为副组长交接工作领导小组。人们都面临着新的选择和被选择,军官和他们家庭的实际利益也都会被触动。一些人的心态失去了平衡。吕正操勇于负责、坦然地说:“得罪人不得罪人,我来承担。”

1984年元月,铁道兵官兵集体转业,组建成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简称“中铁建”),并以其军人的胆识和闯劲,崛起在建筑业界,还完成了许多国外的大工程项目。吕正操为他的军旅生涯划上了圆满句号。

1983年,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吕正操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掌权不谋私,为人民服务应该强调终身制

来到政协,吕正操的工作重点转到了爱国统一战线。这期间,他切实落实爱国华侨、港澳同胞政策,如解决爱国人士顾叔频家族的被占私产等等;他设法与张学良取得联系;他代表邓颖超主席到法卡山慰问战士,出访美加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在他的主催下,西安事变研究、张学良研究、冀中建政研究等,都发展起来,抢救了许多珍贵史料。他通过政治协商,对教育、法制、妇女权益、惩治腐败、党的建设诸问题建言献策。他坦言:“我就是要说。听不听在你,说不说在我。好事要说,坏事也要说。”

1987年,吕正操对用公款到名胜地区滥开会议的不正之风提出批评:“简直不像话!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我看干脆改成‘天下名胜会占多’。”他建议实行几条硬措施:第一,提倡开电话会议。他说:“过去我在铁道部当部长,大小问题,开个电话会就解决了。效果好,花钱少。第二,禁止到名胜地区去开会,实在非开不可,就到贫困地区去开!可以让他们尝尝颠簸之苦嘛。再叫这些人看看,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第三,作出硬性规定,今后开会一律不准赠送礼品。光喊喊口号不行,得从中央机关做起,来它几条硬措施!”

教育为立国之本。吕正操对现行的教育状况有自己的见解,他再三呼吁:我们的教育不加大力度改革不行,特别是基础教育。小孩子读书好像就为了上大学,社会的责任、人民的概念,他们脑子里似乎已经没有了,要引导他们去了解社会,认识大自然,独立思考问题。此外,还要关心老师的工作、生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银川市有一所中学,每年从山区免费招收好几名回族女学生到该校读高中,食宿都由学校负责。几年来,已培养了几十名“小留学生”。吕正操得知后立即解囊,捐资帮助助“小留学生”们。他说:“我要鼓励大家多做实事、好事。”

1985年,黔西三个干部子弟残害女教师;罪犯的亲友还利用各种关系、手段为他们开脱罪责。吕正操得知,立即与另外10位同志一起投书报社,表示极大义愤,要求依法严惩残害教师的流氓;对包庇罪犯的责任者也要按党纪国法予以严肃处理;对、徇私枉法的人,一定要毫不留情地揭露和处分。

说起“大京九”,吕老说,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方略》中就有过建设京九铁路的构想。1973年,京九铁路开始了前期工程,但因当时葛洲坝建设,使国家财政气喘吁吁,京九线――这条通往大别山老区、井冈山老区和冀中老区的干线,到九江大桥路段,只建了10座桥墩和引桥就因资金不足而停工了。1985年,还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任上的吕正操重返冀中,乡亲们热切地希望吕司令员能使

这里早日通铁路。

1988年,六届全国政协即将换届。吕正操和一部分常委要退下来。一位中央领导负责与他谈话。吕正操爽朗地说:“退下来好,让年轻的同志来干,有利于政协保持旺盛活力,也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我也不用常常一早赶去开会了。”吕老的乐观、大度,使来谈话的领导深为感佩。

退下来后,老区百姓通铁路的盼望,仍然牵动着吕正操的心。1990年的3月17日,吕正操以个人名义写信给和:强调铁路仍然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目前,我国的铁路仅5.3万公里,只靠这点铁路,日子是混不下去的。建设京九铁路为当务之急。1991年4月,从北京到香港九龙的“大京九”建设列入国家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1997年11月,“大京九”全线开通,实现了几代人和老区百姓的夙愿。2004年,笔者为完成《天行健―一百岁开国上将吕正操》在冀中走了21个县后,把肃宁等县火车站的照片呈给吕老看。老人高兴地说:“太好了!”

近年,吕老最关注的是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问题。他说:“我们党已经拥有六七千万党员,按数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但一个政党的力量,主要不是取决于党员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提高党员的素质。其中如果有2%搞不正之风,也过百万了。所以,执法一定要严。不严,等于放纵。”他还说:“战争年代,官兵之间,党群之间没有隔阂,再强大的敌人也能对付。我们党的干部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现在条件好了,却忘了党的宗旨,这十分危险。失去了民心,寸步难行。”这是吕老在革命生涯中的深刻体验。当年,他在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上,建立起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与鹰隼式的冈村宁次斗智斗勇,领导冀中800万军民和强敌大打地雷战、地道战、开门战、麻雀战、交通战、水上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回民支队、雁翎队……兵民合壁,出神入化,杀出了一块非常的抗日根据地。不仅把日寇打得不得安宁,而且直接威胁着他们盘踞的几个大城市,挫败了他们“以战养战”的阴谋。吕正操在冀中地区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靠山起家的关于在平原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思考。吕老说:“我只是战争的幸存者,老百姓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胜利了'不能忘记曾经付出无比重大牺牲的人民。建设时期也一样,也要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2004年4月24日,吕正操写信给中央,全文如下:中央: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提得很及时。

党的执政能力关键问题:在于从根本上完全、彻底肃内存在的一些贪污腐化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他多次说:“掌权不谋私。作为共产党人,领导职务不能搞终身制,但为人民服务则应该强调终身制。”

身体长健,思想长青

白山黑水孕育、华北平原滋养,万里铁路纵横,锻造出吕正操七彩斑斓的人生画卷。但就内心而言,吕老喜欢大海,喜欢在宽广无边的大海畅游。他说:以往每下海起码两个小时,从岸边直游向深处,说深水浮力大,浪反而小,人也少;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飘浮伸展,舒服极了!有一次说及海的美丽,他道:“我觉得就环境来说,加拿大好,新西兰更好,是个岛国。不过得有钱当寓公才行。”他的话,忽然让人听到了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吟诵。

对于孩子的教育,吕老说:“我反对宠孩子,也不同意重男轻女。不论男孩女孩,从小都要教育,都要严格。”他的大女儿讲:“父亲耿直,儿女情长也不表露出来,最大的长处是没有家长式的封建,孩子的学习、事业、婚姻……都不干预。我们每个人怎样,他也心中有数但不明说。有一次,他写一幅字给我,书录的是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末两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首。父亲是看我这个人不求甚解,让我多思考,多琢磨。”

吕老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风范。直到逾百岁,他的腰板仍很直很直;头顶光光的,据说50多岁以后就基本如此;脸上不言自威,心内的微笑常常不示人;眼睛的敏锐未减,只是变得凝重了;集中精神读书看报,嘴巴会不自觉地紧抿着,显得很有力量;那刻着历史沧桑的容颜,透出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倔强;在走路还不用人搀扶的时候,他总会送客到门外,礼貌周全。

吕老住在海淀区一个静谧的院落里。院子虽不算大,但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悠悠地变换着――初春,花木吐芽,小喇叭似的欢唱,接着丁香、桃花、杏花、梨花争相绽放,浓妆淡抹总相宜;仲夏,葡萄浓荫蔽日,清凉如水,白樱桃晶莹剔透,清甜香脆;秋分,高高的柿子树结满又大又甜的果子,闹喳喳的喜鹊总是最先光顾的熟客;冬至,草木色彩淡化,蕴藏着春的生机。他说:“养花我不养,看看喜欢,树倒不用管。”

与吕老说话,往往会淡忘了他是百岁寿星。从外表说,他还读书、看报、阅文件,若随便坐坐,随便聊聊,精神上更有鲜活神采,言词敏捷,如春风拂面,总有妙语流溢――

比如谈及营养,他郑重地说:“不要紧,我还有我的剩余价值”;比如谈及风,他简捷地答:运动本身没有腐败,霉变全是人为的;比如谈及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他透彻地说:郑板桥敢讲真话,假如整个朝代没有希望,还不如糊涂;比如谈及李白《将进酒》中“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诗句写得有意思,他赞赏地说:李白不假装正经,名副其实的酒仙,好。吕老过去善饮,喝过不少土酒、国酒,后来遵医嘱,烟酒都戒了。

再比如谈及他客厅里的董必武书法,他中肯地说,董老的诗是秀才的诗,字也是秀才的字。董老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晚清举人,其最伟大的地方是喜欢种树,并说董老告诉他:一棵树等于一个小水洼,一片森林就是一个大水库,随随便便砍树,就是绝了后代的粮食……

类似的清谈无拘无束,幽默机智,层出不穷。其思、其语或入风云变幻,或出平中之趣,但见解却往往言约而旨远。必须特别数数,才会醒悟他已有逾百岁的高寿。他看问题由表入里,有思想高度,不计较上人得失,不为小事羁绊,而且目光远大,预见未来。“”被关押,他乐观坚毅,笑看风云,有的人吃不下饭,可他照吃照睡,管它冬夏与春秋。这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

太寂静时,吕老也会听听京剧,看看演员们的唱、念、做、打是否有实打实的真功夫。他认为,京剧是中国戏曲的集大成之作,京剧脸谱很有讲究,让观众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人。若有什么感触,他心里的行行诗句,会在笔端涓涓流泻。这,或许是他最豪情奔放、潇洒闲逸之时。

在共和国开国的57位上将中,吕正操是最长寿的一位。吕老从不在意自己的年龄,也反对给自己做生日。他说:“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这与孔子所说的“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有点异曲同工,是讲寿数并非最重要。

稚子和老人,是生命的两极。一边是天真烂漫的无极,一边是洞悉事物的赤诚。吕老的生命本身已是奇迹。

此际,笔者回想起吕老一生风云跌宕和一向的教诲,怀念不已,谨撰挽联,奉上心香:

吕老千古

正直坦荡,一生求真理,打鬼子修铁路推进网球事业,俯仰无愧天地:

操劳为民,两袖漾清风,受重托会少帅再书爱国新篇,褒贬何须春秋。

上一篇:宪益舅舅,挥之不去的身影 下一篇:“光纤之父”高锟:一生最得意的成果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