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拓展化学实验教学

时间:2022-04-19 01:44:31

“以本为本”拓展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本文提出以课本为基础,举出一些用课本知识可解释的应用实例,开发一些生活中小实验,设计一些简易的实验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生活实例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既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手段,又很好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运用多面体技术,不仅形象地展示出概念的本质,而切动画制作的灵活生动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并非都得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些教学内容,传统的教育手段就是现代教育技术所不能替代的,如在化学教学中,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及制取,利用化学实验所带给学生的那种真实而直观和实验成功所带给学生的那种成就感,就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地利用实验,对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化学资源,是我这些年来尝试着颇有成效的做法。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教学,实验无疑地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如何去设计化学实验,则是我们从事化学教学工作的人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一个好的化学实验,不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在学生学习的课余时间,鼓励并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一些小实验,是个行之有效且屡试不爽的好办法。化学实验是一项既动手又动脑的创造性活动,把实验的改进创新与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确进行化学实验的必要性,学会实验的方法和技巧,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与,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从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自我探知,做学习的主人。

二、精心设计,丰富化学实验及其内容

化学实验一直以来就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本中对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安排,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知识性的,学好、做好课本的化学实验是化学缴械工作的必备程序。因此,对于课本中的实验内容,结合教学进程,及时安排学生去做,这是必须的。但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尽相同,物产、传统手工艺下的地方特产更是千差万别,而其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又是学生们应该认知的。因此,结合本地的特点,适时地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既丰富了课本的知识点,跨站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爱家、爱国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知识就在我身边,知识中蕴涵着生活的乐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文字知识的认知和兴趣。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在现实生活中值得研究、探讨的化学现象随处可见,让学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实验,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开拓其化学知识面,并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实验资源的开发,要立足于当地、学校、家庭和学生生活的实际,而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可用于学生创新实验的资源是很多的,因此,开发一些家庭小实验,设计一些简易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培养其动手操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比较易行。如制作各种水果味的汽水、消字灵、制镜及葡萄酒的酿制、松花蛋的制作、化学酱油的制造等,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随处可见,充分地加以利用,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碳酸盐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亲手制作一些自己喜爱的水果味的汽水,并与同学们分享其成果;在介绍氯气的性质与制取时,让学生制作一点消字灵或漂白粉;在学习乙醛及葡萄糖的性质时,帮助、指导学生自己做一面小镜子;以及在葡萄大批上市的季节,利用起价格便宜的优势,指导其做点葡萄酒;在松花蛋较为便宜的夏季,指导学生尝试着做松花蛋,逢年过节与家人共享;利用本地海产贝类丰富,且价廉物美的资源,运用蛋白质水解的性质特点,做些化学酱油等,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平凡的日常生活的热爱,融合了同学、家人的友爱情分,收到了很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以本为本”,让传统的教育手段回归课堂

在实验的选取方面,教师应该作出指导性的意见――“以本为本”,以课本上的知识为基础,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关系密切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或稍有拓展便可解决的问题,不能离题万里,收受不住,那就得不偿失了,为此,在让学生动手之前,指导性地教育是必要的,要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去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然后去动手实践,这才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本为本”,这是各个学科的共识,对于化学,尤其如此。化学知识涉及面极广,而涉及到的一些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往往又比较复杂,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把握住“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引征出去,既费了老师的口舌,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弄不好还会打乱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举例方面,一定要“以本为本”,以课本为基础,举出一些用课本知识即可解释的应用实例,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学生实验的选取方面,深入地调查当地资源,广泛地收集相关的材料,然后有目的地加以积极引导,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人所在学校地处沿海,海产品相对丰富,特别是各种贝类,更是丰富且价格便宜,利用盐酸对蛋白质的水解能产生具有鲜味的氨基酸的性质,指导学生制造化学酱油,有相当多的同学能成功地制造出合格的酱油。再如,夏秋季节,葡萄成熟,大量成熟的葡萄上市,价格相对也便宜,这时便指导学生购买一些熟透了的葡萄、洗净、晾干水分,然后用于制作葡萄酒,结果便很容易成功。还有一些,如腌制松花蛋、制作消字灵、制镜、做汽水等,结合课本内容,随时指导学生去实验,结果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守田.现代教育技术在职校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8.

[2]陆金生.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实训,2003,(4).

[3]王克勤.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设计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

上一篇:如何克服声乐考试的怯场心理 下一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趣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