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问题及保障措施

时间:2022-04-19 01:21:57

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问题及保障措施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我国的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应用。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网络通信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面临极大的威胁。一旦信息外漏,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应该对网络通信中关于信息安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为网络通信技术中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是时代的一次变革,引领经济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将传统的信息通过网络通信既可以完成,打破了以往的时空界限,有效的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很多行业进行了改革,在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方式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革,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局面。网络通信中的信息安全始终是信息化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实行了网上办公,企业中很多重要的信息都可能会面临安全问题,一旦企业的核心机密外泄,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建立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保障。

1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到网络中来,由此为一些别有用心的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通过各种恶意的攻击手段非法获取企业的重要信息,由此对企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害。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很多种,由于企业内部网络结构不合理,自身的安全防御能力较低,以及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或者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等,都为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而如果网络黑客对网络信息进行恶意修改或者删除等行为,根据网络信息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在网络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企业间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跨区域的信息交流,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步扩展,参与到网络中的信息来源就越多,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同时还有政府的电子政务公开、个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平台以及国家各级政府的内部信息等,都会面临信息安全的威胁。所以根据信息机密程度的不同,应该相应的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威胁信息安全的行为以及操作者给予严厉的打击,为净化网络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

2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本身结构不合理

网络通信的数据交换是以网际间技术为支撑,立足于TCP/IP协议的用户。想要得到远程授权,必须在互联网上进行注册,而注册则需用TCP/IP协议的方式,这一协议本身存在结构上的问题,之所以会有网络间漏洞的产生,就源于这种树状的通讯形式。黑客和病毒会趁机对网络进行攻击,窃取窃听网络信息,对网络通信中的信息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2.2网络通信软件有漏洞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基础性的和商务软件基本都是开放的公开性的,人们在软件设计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漏洞,所以时常会有一些补丁程序来修复软件,但也会有不及时修复漏洞的时候,一些不法分子就会利用这些软件漏洞,在网络通信过程中直接侵入网络系统,使网络通讯信息出现丢失和破坏,使整个通讯网络受到威胁。

2.3网络通讯系统不完善

网络通讯系统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人为的攻击,信息泄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操作系统出现漏洞,一旦出现漏洞,觊觎网络资源已久的不法分子就会趁虚而入,对计算机系统的终端进行攻击,获取非法经济利益。

3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的保障策略

3.1加强通信协议

TCP/IP的安全一般情况下,不法分子对网络系统进行攻击时主要采用获取用户IP的方式,因此要重点保护IP地址,TCP/IP结构的第二层是交换机,信息的传递必须要经过交换机,加强对交换机的控制就能有效的保护IP地址。另外一个保护用户IP地址的有效方法是对路由器进行隔离控制,对来访的IP地址进行有效的监控,发现可疑的非法的IP立即终止其访问,断绝了不法分子的非法入侵过程,有效的保护了IP地址的安全。

3.2运用用户识别技术

用户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口令和用户名密码的形式,通过身份验证来对用户进行识别,为用户个人的信息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口令是用于用户识别的基本方法,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时,会随机生成一种口令,因为具有随机性,所以安全程度较高,不容易泄漏,可以有效的提高保密性,但是其缺点就是不利于记忆。用户名密码是人们比较常用的一项用户识别技术,用户需要同时将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才能够获取访问权限,因为两项加密技术,所以对于一般性的信息还是具有较强的保密性。这类技术通常也应用于企业内部各种公共信息的管理,按照信息价值的不同,将信息分成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都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密码,只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够掌握用户名密码进行访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

3.3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一些计算机病毒会对系统漏进行攻击,也可以潜伏占用内存,计算病毒的种类繁多,而且发展迅猛,它依附于一些文件、电子邮件进行传播,打开文件邮件的同时病毒就植入了你的电脑。安装一些有效的病毒查杀软件,并且软件具有在线升级服务,病毒的厂商还要随时关注病毒动态一些补丁,还要手动对一些可疑文件进行在线监测,对网络邮件不要轻易打开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做到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入。

3.4建立完善的防火墙系统

防火墙是客户端普遍采用的方法,它可以检测数据流,进而限制穿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有效的屏蔽外部网络对用户的窃听,保护个人的信息不丢失,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建立一个牢固的防火墙,需要不时的更新扫描病毒的各项插件,防止病毒的恶意入侵时刻监视着病毒,将其阻挡在防火墙之外,才能更好地保障网络通信中的信息安全。

4结束语

随着网路通信技术的普及,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是其中也涵盖了大量的重要信息,包括个人信息、企业信息、政府信息等等,而在这种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下,如何管理信息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旦网络信息出现安全问题,将会对个人隐私、企业机密以及政府核心信息等造成严重的威胁,不仅对个体和团体造成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应该加强网络通信信息安全治理,让网络通信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利益,尽量降低因为信息安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共同打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作者:范生平 单位:武警天津总队四支队网络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黄婷婷.网络通信安全分析及其安全防护措施[J].科技传播,2012(15):23-25.

[2]蒋宏.现代通信网络安全现状及维护措施浅析[J].民营科技,2010(12):53-54.

[3]张东凯.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保障措施[J].硅谷,2014(10):39-41.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安全研究 下一篇:电子科技企业信息安全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