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用于紧急避孕临床对比研究

时间:2022-04-19 12:40:36

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用于紧急避孕临床对比研究

【摘 要】目的:试验比较并分析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治疗紧急避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紧急避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左炔诺孕酮组。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左炔诺孕酮组给予左炔诺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月经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左炔诺孕酮组,米非司酮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左炔诺孕酮组,P

【关键词】紧急避孕;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

紧急避孕指在无避孕或避孕失败的情况下,于性生活后几小时或几天内采用的防止妊娠的紧急补救措施[1]。目前紧急避孕的主要方法有宫内节育器及口服紧急避孕药两种。由于口服避孕药较为方便,目前已被国内外普遍采用。我国目前口服避孕药主要有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两种药物,为比较两种药物的优缺点,本次研究选取我院采取紧急避孕治疗的112例,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2例要求紧急避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与左炔诺孕酮组,每组56例患者。米非司酮组患者年龄分布19~37岁,平均年龄(26.25±5.68)岁,用药距同房时间平均为(35.42±7.84)h;左炔诺孕酮组患者年龄分布20~39岁,平均年龄(27.88±6.03),用药距同房时间平均为(32.76±6.79)h。两组患者在年龄、孕产史、用药距同房时间、其他系统疾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5mg口服,口服前后禁食2小时以上;左炔诺孕酮组首次给予左炔诺孕酮(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75mg口服,12小时后再次给予左炔诺孕酮0.75mg口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月经异常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判断标准

服药后月经按时来潮或虽未按时来潮但尿HCG阴性。失败:停经, B超证实为妊娠。避孕有效率: 按Dixon法计算预期妊娠数。避孕有效率= (预期妊娠数-实际妊娠数) /预期妊娠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米非司酮组患者妊娠1例,避孕有效率85.62%,左炔诺孕酮组妊娠2例,避孕有效率70.58%,P0.05;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胀痛发生率+下腹胀痛发生率+腹泻率)为8.92%,左炔诺孕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4%,P

3 讨论

目前我国紧急避孕主要采取口服避孕药措施。现代口服避孕药的紧急避孕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米非司酮为代表的新型抗孕激素药物。米非司酮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使黄体生成素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产生流产。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和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另一种是以左炔诺孕酮为代表的单方孕激素药物。左炔诺孕酮是消旋炔诺孕酮的光学活性体,活性比炔诺孕酮强1倍,约为炔诺酮的100倍。左炔诺孕酮主要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月经中期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的高峰明显降低或消失,有明显的抗雌激素活性,比炔诺酮强10倍左右,能使宫颈粘液变稠阻碍穿透。对子宫内膜转化显示极强的孕激素活性,可使子宫内膜变薄,内膜上皮细胞呈低柱形,分泌功能不良,不利于孕卵着床。左炔诺孕酮也有一定雄激素活性和蛋白同化作用,口服或皮下注射均可抑制排卵。口服紧急避孕药物应注意:紧急避孕药物一个月经周期内只能使用一次,多次使用无效;口服避孕药物一年使用不能超过3次;若紧急避孕失败,应及时终止妊娠。

本研究通过对112例紧急避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对比治疗,发现米非司酮组避孕有效率高于左炔诺孕酮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左炔诺孕酮组,P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综合对比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两种紧急避孕药物,米非司酮在避孕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较大优势,对比明显,是两种药物之间的优先选择方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素玲,曾光,车焱等.人工流产妇女紧急避孕药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09):543-545.

[2]殷小杰.吉妮IUD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15-117.

[3]潘亚娜,武雄飞.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2):158-160.

上一篇:异丙酚静脉麻醉和笑气吸入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 下一篇: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牙颌畸形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