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丽内和《尼多斯的维纳斯》

时间:2022-04-18 11:51:00

普拉克西特(活动时间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出生在希腊雅典的雕塑家,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普拉克西特一生创作颇丰,他的不少作品从罗马的摹制品中可见一斑,其中雕像维纳斯被尼多斯人购得,所以称为《尼多斯的维纳斯》,这尊雕像使他名闻遐迩;雕像再现了女神柔美的姿容,略带性感,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在普拉克西特最著名的作品中,还有《赫尔墨斯和婴儿狄俄尼索斯》,这尊雕像于1877年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发现,现藏于当地博物馆。这件作品可能是原作,但还有争议。雕像的姿态具有4世纪雕塑的特点:节奏平衡、转折和缓、曲线流畅,而容貌的刻画又具有女性般的魅力,这种表现在雕像上的柔和感标志着雕塑艺术风格上的一大转变,即由古典时期的理想主义转变为更加重视对表情和人类感情的刻画。在普拉克西特的作品中,雕像的脸上明显表现出一种沉思的表情,例如在他那些含有寓意的雕像如《信仰》、《安慰》以及上面提到的《赫尔墨斯和婴儿狄俄尼索斯》,莫不如此。这种雅致的创作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希腊化时期的雕塑艺术。

古希腊的画家和雕塑家都公开挑选名妓作为模特儿,普拉克西特就是以当时的名妓弗丽内为模特儿,创作出举世闻名的雕像《尼多斯的维纳斯》。而究竟是雕塑作品模仿名妓,还是名妓模仿雕塑作品,也成了一个颇费研究的话题。当弗丽内羞怯地用那只美丽的纤手遮住她最富魅力的部位,挡住普拉克西特热切的目光,雕塑家的心为之一颤,他立刻意识到:尼多斯的维纳斯诞生了!

从许多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美丽的模特儿往往成为画家和雕塑家的情侣,而美丽的弗丽内既是著名画家阿贝列斯的情侣,又是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的情侣,可见她的美貌确实非同一般,她是雅典那些可爱的名妓中的佼佼者。作为,许许多多男人占有过她,但她也知羞耻,这一切只能在半明半暗中进行,只有在黑暗中,她才能默默地忍受。但在普拉克西特这些艺术家面前,出于对艺术和艺术家的爱,她才在明亮的光线下脱掉维纳斯女神允许人间女子穿的全部衣服,裸出迷人的玉体。

维纳斯得到回报,甚至比她所给予的更多:弗丽内的大理石雕像和画像,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维纳斯女神的美丽姿容,甚至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梅迪奇的维纳斯》雕像中找到她纯朴可爱的倩影,可惜在黑暗的欧洲中世纪,普拉克西特所作的《尼多斯的维纳斯》在君士坦丁堡失落,它大概被一些宗教狂的土耳其人砍成碎片,因为禁止崇拜“偶像”的命令容不得雕像的存在;这座雕像也可能为一些同样狂热的基督徒所毁,因为他们觉得对维纳斯的崇拜就是对圣母的亵渎。然而罗马的能工巧匠非常欣赏普拉克西特的雕塑艺术,他们制作了《尼多斯的维纳斯》的摹制品,其中有一些完好无损地一直保存到现在。更值得庆幸的是,雅典的一位天赋极高的雕塑家,尽管他的名字已经失传,但他却为《尼多斯的维纳斯》制作了一件极为传神的仿制品,这一仿制品出于机遇流传至今,我们称之为《梅迪奇的维纳斯》,因为它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统治者梅迪奇家族所收藏。这座维纳斯雕像甚至比普拉克西特的《尼多斯的维纳斯》更为优雅,她羞怯地用一只纤手遮住了丰满的,而弗丽内并不遮掩。或许只有《梅迪奇的维纳斯》而不是其他任何出自平庸的工匠之手的、相形见绌的摹制品,才能真正体现一位绝世名妓的风采。

不像圣母和圣女死后才声誉日隆,这位雅典名妓弗丽内生前就享受到了女神般的崇拜,她如花似玉的美貌,使不少艺术家和社会名流争相结交;她不仅是维纳斯的崇拜者,而且不可思议地具有维纳斯的美貌:她的肤色与众不同,这为她增添了某种神韵――一种淡雅的黄色,细嫩润泽,宛如黄玉。因此,尽管她的真名是姆内萨雷泰,但同伴们都称她为“弗尔娅”――林间小黄蛙,她那流传千古的芳名“弗丽内”即由此而来。由于她拥有倾国倾城之貌。她被选为埃莱夫西斯神庙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时的女神扮演者,在半明半暗的门廊里,她每年都在众目暌睽之下让衣衫滑落玉体,雕像般伫立片刻,旋即披上华丽的紫色轻纱飘然而去。

学识渊博的迪富尔写道:“在纪念海神尼普顿和美神维纳斯的节日里,弗丽内也在寺庙的台阶上甩掉衣服,美丽的上只覆盖着乌黑的长发,黄玉般的肌肤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她在人群中莲步轻移,奔向大海,而众人则怀着崇敬的心情纷纷后退,让出一条通道,同时不约而同地高声喝彩,弗丽内纵身跃入浪花中,以示对海神的敬意,随即又从浪花中闪现出来,恰似诞生时的维纳斯;众人凝视着她在沙滩上小憩的身影:她轻轻甩掉流淌在丰腴大腿上的咸咸的海水,徐徐拧干湿漉漉的秀发。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维纳斯女神又一次诞生了!

“紧随着一阵胜利的喜悦之后,弗丽内在一片欢呼声中穿好衣服,又像往常一样默默无闻地生活,但这种表演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效果,使她声誉鹊起,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每年愈来愈多的人好奇地前来参加埃莱夫西斯神庙的宗教仪式,他们真正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一睹弗丽内的风采。”

有一个名叫埃乌西阿斯的卑鄙小人,他受希腊那些恪守“”却又嫉妒心极强的淑女们的挑动――她们对弗丽内的成功心怀不满,于是在海利阿斯泰的法庭上,他“指控弗丽内的拙劣模仿亵渎了埃莱夫西斯神庙的庄严仪式,并指责她用美色勾引共和国的杰出公民,引诱他们离开为国效劳的岗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埃乌西阿斯曾垂涎弗丽内的美色,但遭到弗丽内轻蔑的拒绝,而她对艺术家和诗人,则非常温柔多情。弗丽内对埃乌西阿斯的指控感到非常惊恐,因为一旦罪名成立,就会危及她的生命。幸亏她的朋友,雄辩家希佩里德斯(公元前390--前322)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竭力为弗丽内辩护;他甚至当场叫来弗丽内,在铁石心肠的法官们面前,除掉她的面纱,扯下她的束腰外衣,以充满同情的言辞,祈求神圣的美神维纳斯来拯救这位名副其实的她的女信徒,这才使法官们在弗丽内美艳绝伦的风姿面前心醉神迷,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维纳斯女神,从而宣判她无罪,希佩里德斯激动地将弗丽内抱出法庭。从此,弗丽内不再在埃莱夫西斯神庙的仪式上扮演维纳斯这一既神圣又冒险的角色,安下心来重操旧业。

后来,亚历山大大帝推倒城墙,毁了底比斯古城,弗丽内回想起自己出生在维奥蒂亚,于是向底比斯人提议由她出资重建底比斯城,唯一的条件是为她刻上如下碑文;“底比斯城被亚历山大所毁,由弗丽内重建。”她的这一要求遭到底比斯人的拒绝;后来她说服科林思城居民为她建造了几座纪念碑,科林思人的思想比较开放,他们不忌讳她的身份,因此,名妓们不论生于何地,一般都愿意称科林思为她们的故乡。

弗丽内去世时仍肤如凝脂,在埃费苏斯的狄安娜神庙里,人们终于为弗丽内竖立了一座黄金雕像,雕像的大理石底座上刻有铭文:“献给卓越的女性弗丽内”,这座雕像为普拉克西特所作,正是弗丽内的美丽和善良,激发普拉克西特创作出旷世杰作《尼多斯的维纳斯》。很久以前,这座雕像被无知而野蛮的统治者扔进熔锅,它的底座也沦为碎片。

上一篇:日本的灾后重建与国民素质 下一篇:都是手势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