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福破产案”何去何从

时间:2022-04-18 11:10:40

最近,美国汽车制造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德尔福公司的重组出现重大转机。德尔福日前的一份声明称,它已获得阿帕鲁萨管理基金(APPALOOSA)、泽普世资金管理(CERBERUS)和先驱资本夥伴(HARBINGER)公司的注资承诺,按照这个承诺,该投资集团将以购买优先股和普通股的方式向其注资34亿美元,协助其脱离破产保护。这是否意味着在经历了长达14个月的风风雨雨后,“德尔福破产案”绝处逢生,由此划上句号?

风光不再

对众多普通消费者来说,德尔福无疑是个陌生人,但在汽车业内,却无人不知。除了发动机、变速箱、外壳、座椅、轮胎外,德尔福几乎能提供所有的汽车零配件,其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占有率高达15%-20%。有这样全面的零部件产品线,德尔福任何一个小举动,都会对整车生产企业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德尔福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位列世界500强排名第146位。在41个国家设有176家全资制造厂、42家合资厂、53个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代表处以及32个技术中心,仅在中国就有11家生产型企业。1993年,德尔福刚跨进中国市场时,中国市场只给他带来2000万美元的销售额;1994以后,德尔福在中国以年均24%的增长率快速前进;2004年,德尔福在中国合并报表收入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始终是德尔福非常重要的增长点。

然而,进入2005年后,德尔福每况愈下、厄运连连。先是将保持多年的“霸主”地位拱手相送德国博世公司,接着经营全面滑坡,当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仅为7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5亿美元,利润巨亏3.38亿美元。消息传出后,德尔福股票狂泻12.1%,仅剩下4.36美元。对于第三季度的业绩,德尔福已经提前肯定营运现金流将出现负数,三家主要债券评级机构联合调低了对德尔福的信用评级。使德尔福最撑不下去的是德尔福、通用汽车、美国工会三者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1999年从通用剥离出去时把庞大的配套企业照单全收,德尔福不得不将通用原先签订的高工资合约一并接手,一直要延续到2007年9月终止。目前,德尔福在北美有2.5万名美国工会工人,每个工人每年的成本是13万美元,同时还要遵守美国工会的一系列规则,不能停工和削减员工,这使德尔福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危机四起。

申请破产

2005年8月上旬,德尔福刚刚上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米勒在北美消息称,如果不能与通用及美国工会组织马上就一份拯救协议达成一致的话,德尔福将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随后,德尔福与通用和美国工会组织(UAW)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谈判。但在10月米勒还是宣布:“在10月17日《美国破产法》修改前,三方很难达成一致,德尔福决定马上开始破产备案。”10月8日,德尔福得到美国破产法院允许,开始受到破产保护。这意味着美国汽车制造史上最大的破产案正式启动。

申请破产本身也许是德尔福自救的一个举措,因为美国破产法第11章并不意味着对公司进行清算,也不意味着公司倒闭。它是一个重组程序。根据这个法律程序,允许企业债务人在申请破产保护后能够继续保持对企业的控制,在继续经营日常业务(包括制造、销售、采购等)的同时解决其财务和业务运作方面的问题。企业现有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将继续留任,并在法院和股东的监督下运营业务。“破产保护”给企业一年的时间,一年以后如果企业觉得重组没有完成,则可以申请延长。“破产保护”以后工会权力明显削弱,一些原来受到工会干预的事情,现在企业都可以放手去做。因此,提出“破产保护”可以看作是德尔福度过危机的韬晦之计。

德尔福期望,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通用也能在法律压力下伸出援助之手。对此,通用外联总监汤姆?考威乐斯基说:“通用不会对德尔福的采购底线做出任何承诺。”他同时表示,由于大量采购,通用每年都支付给德尔福约20亿美元的“采购津贴”,但如果德尔福申请破产,通用很可能不再支付这笔津贴。

“德尔福面临的问题比我原来设想的更复杂。”事后,米勒如是说。申请破产保护毕竟是德尔福万般无奈下的一条“苦肉计”,也是以生命为赌注的最后一搏,能否就此翻身,谁都没有把握。

波及全球

德尔福宣布破产保护后,整个美国股市受其影响持续走低,德尔福破产案震惊了整个美国。人们担心的是:德尔福与通用和美国汽车工会的矛盾,影射出美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深层矛盾。这样的产业矛盾如果不解决,即使德尔福此次侥幸走出破产,美国汽车工业恐怕还会出现“第二个德尔福”、“第三个德尔福”。

业内人士指出,德尔福面临的挑战是全行业性的,折射出当前全球汽配业寒气逼人的现状。随着上游企业库存增加、减产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美国各大零部件供应商股票下挫,美国天合公司、德尔福公司、李尔公司纷纷受到波及。两头受气的零部件供应商的日子更加难过。

伟世通公司是福特公司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它已经根据福特产量计划调低了生产计划,债信等级都被降到了垃圾级。为此福特汽车集团斥16亿巨资拯救伟世通。2005年5月17日,汽车地板和音响部件的关键制造商柯林斯阿克曼曾申请破产保护,北美和亚洲汽车制造商同意其涨价自救,也是为了帮助其摆脱破产困境。如果说伟世通接受福特援助和柯林斯阿克曼提价自救使人们看到了些许曙光,那么德尔福的急速沉沦又让一切希望化为乌有,此举突出表明了国际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正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全球汽配业难道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一线转机

德尔福申请破产保护之后,2.5万工人何去何从?他们的收入和福利将怎样调整?这场劳资双方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德尔福一系列动作可谓紧锣密鼓,主动与工会代表进行具有建设性的谈判,目的是让劳动协议采纳具有竞争力的劳动成本结构,以及处理掉不赢利、非战略性的美国业务。但收效甚微,因为没有通用汽车公司的协助或美国法院的干预,依然无法对集体谈判协议做出必要的修改。

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半年之后,2006年3月事情终于出现了一线转机。通用汽车、德尔福与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达成了一项规模宏大的员工提前退休协议。为了实现成本削减目标,两家公司愿意出巨资向员工提供一次性退休补偿,涉及员工超过12.5万人。这项劳工协议,为通用2008年前裁员3万人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使其前子公司汽配件巨头德尔福免于罢工威胁。根据协议,两家公司中符合条件的UAW员工,如果同意放弃未来福利,将得到14万美元的一次性补偿,而余下者则能得到3.5万美元,他们还将继续享有全额退休金。

这虽然仅仅是一个初步协议,但说明坚冰开始融化,顿使德尔福信心倍增。

开始转型

对于德尔福来说,破产或许是一种摆脱困境的战略。德尔福破产好处有二:一是将计划融资45亿美元;二是可以关闭一些工厂,以减轻负担。这都为德尔福的浴火重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果然,德尔福开始迈开转型的步伐。2006年3月31日,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市的德尔福公司宣布其战略发展框架:通过广泛的全球重组,以期在2007年上半年完成先前宣布的德尔福及其41家美国子公司走第11章业务重组程序,恢复业务稳定并获得利润。这项转型计划旨在使德尔福在全球市场上恢复竞争力。

根据转型计划,德尔福计划至2007年脱离第11章业务重组程序,继续与美国工会和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谈判以达成共识,改造劳动力成本结构,使其更具竞争力;同时,启动“双轨道”破产程序,以取消集体谈判协议和一些没有赢利的与通用公司的合同。

史蒂夫?米勒表示,公司现有40%以上的管理职位将被最终去除。不仅如此,到2006年底,计时工和正式员工固定福利养老金计划将被保留但会被冻结;德尔福公司会执行具有竞争力的员工福利方案,并寻求养老金融资方案。在裁员的同时,德尔福还将保留并发展核心业务产品线,重新部署制造业布局,而非核心业务将在2008年前出售或关闭。通过结构和产品转型以及销售和行政成本节约方案,全球正式员工将被缩减25%。

当时留下的悬念是:在日本汽车公司和高油价的影响下,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擅长的SUV和大型轿车市场已经受到巨大冲击,而从通用和福特剥离出的德尔福和伟世通业务势必受到巨大影响。有业内人士称,“只要三大公司继续低迷,德尔福重组的道路将是坎坷和充满艰辛的。”

又成香饽

2006年11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东风公司旗下的东风股份公司将联手国内最大的零部件制造商之一敏实集团,参与并购美国德尔福公司北美破产资产。事后了解到,敏实集团并未参与上述并购案。

这是第二次曝出中国汽车企业试图并购德尔福资产的消息,先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三强之一的万向集团曾有意洽购德尔福汽车传动系统部分资产,突显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生了重要转变。尽管分析师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要想成为全球市场一支重要力量,可能还需10年时间,但零部件企业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不断提高的质量声誉,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展示自己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该并购案最后以流产告终。

东风股份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对该传言不置可否。业内人士认为,并购德尔福的资产将有利于东风进入关键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领域。这段时间,关于德尔福的破产资产处理的传闻不断,有消息称:包括美国江森控制系统公司等在内的众多汽车零部件公司开始谋求介入德尔福重组。此外,德尔福电子控制以及机械动力系统等资产已被一些企业瓜分,其中,印度几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已把德尔福的操控系统资产吞并,德尔福又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浴火重生?

随着2007年的来临,德尔福公司的重组话题被越炒越热。日前有消息称,对德尔福感兴趣的远不止阿帕鲁萨管理基金、泽普世资金管理、先驱资本夥伴(HARBINGER)等几家,最近又有多个实力雄厚的财团加入到对德尔福的争夺中来。德尔福第二大股东―――对冲基金landCapital日前表示:有意向德尔福董事会提出一项47亿美元的注资计划,以取代上述三家基金的注资。

现在,不论德尔福董事会最终批准哪个投资集团的注资计划,其重组计划都将取得巨大进展。这一重组转机――用米勒的话来说:“标志着德尔福公司在企业重组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迈向脱离第11章破产保护法的一大步。”按照米勒的计划,德尔福北美业务将在2007年第二季度结束破产保护程序。届时,将产生一个全新的、健康的德尔福公司。

该项重组计划最终能否实施的关键有两条:一是上述注资计划能否被接受;二是必须在2007年1月31日之前,德尔福、通用汽车以及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达成新的劳工协议,否则投资者可能撤销注资计划。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新的劳工协议至关重要,为重组提出了一个框架,最后时间表也给通用汽车和工会施加了一定压力。如果三方就劳工问题达成协议,那么这将是一个多赢的计划――德尔福的竞争力将得到极大提升;通用汽车将为解决劳工问题做出一些补贴,但也将获得新德尔福公司大约5.7%的股份和大约20亿美元的现金补偿;工会虽然做出了让步,但在一个更加健康的德尔福公司中,工会利益将得到保障。

“凤凰涅,浴火重生”,德尔福你能够办得到吗?

上一篇:帮您买车 第3期 下一篇:节能、环保是汽车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