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刚柔境界论

时间:2022-04-18 06:02:45

【前言】武道刚柔境界论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初学拳之人,易犯盲目崇拜之病,这就给一些欺世盗名者大开方便之门。许多人金钱被骗,浪费大好时光,更有甚者,学一辈子拳也不明白习武到底练的是什么。 不管习拳者出于什么目的,首先要看一项拳术有无养生作用,如无养生作用,不练也无妨。许多教拳者对养生的道理不...

我跟随李春苓老师习拳已有数年光景。李春苓先生能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所以七十多岁之人仍是乌发满头,皓齿童颜,精气实足,可以说养生有术。老师从不对人妄施说教,只是以身作则,毫无保留,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健身养德,内外双修”是老师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因此得到周围人的尊敬。耳濡目染,我慢慢总结出老师的很多习武见解和要诣,受益匪浅。在这里,我把一些拳理笔录下来,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武艺与道艺论

老师认为习拳者因对所习之拳的理解不同,会有不同的练拳方式,但具有一定造诣后,对拳学的认识却是殊途同归。所以武学前辈论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神形合一”论、“刚柔动静”论、“体用奥妙,无拳无意,太虚同体”论、“中和之体,万物皆涵”论等,充分说明武艺与道艺最后要溶为一体,才可达至高境界

何为武艺?何为道艺?武艺者,打人如走路,看人似蒿草。这是习武之人与普通人的主要区别,即技击之能。道艺者,一以贯之,一点生机发动而能至于无穷。这是拳术境界高低的主要区别,即内功心法。在拳法中,武艺的具体表现为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道艺的具体表现为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而内外三合的相合又是习拳者到达至高境界的必经之路,即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动、动合于空。基于此,在习拳练功时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开、解得透、行得通。所以练拳以务实为本,练功以力量为本,练到还要悟到,养与练必须相结合。

二、习拳选择论

初学拳之人,易犯盲目崇拜之病,这就给一些欺世盗名者大开方便之门。许多人金钱被骗,浪费大好时光,更有甚者,学一辈子拳也不明白习武到底练的是什么。

不管习拳者出于什么目的,首先要看一项拳术有无养生作用,如无养生作用,不练也无妨。许多教拳者对养生的道理不甚了解,更不能把养生之术有机地溶法之中。更有甚者,因过激发力,不但练拳没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反而自己落下一身伤病,岁数不大便发白齿落、眼花耳鸣、四肢无力、还不如一些没有习武之人身体强壮。这样的人授拳,若是从而习之,只能适得其反。

再谈谈技击。在这方面,速度、力量、抗重击、反应敏捷是武师不可缺少的几个要素。有的人没有多大真本事,但嘴上功夫了得,把自己的功夫说得天花乱坠,一旦有人找他比试,便以各种理由推脱,“武把式”变成了“嘴把式”。比试切磋是习武人的常事,而现在习武之人大都回避切磋,尤其是一些已为人师者怕输了没面子。殊不知越是这样,功夫越退步。所以建议初习武之人找个机会与自己的老师或师兄们搭搭手、试试力、摸摸劲,看看反应速度、抗重击能力等。只有全面了解老师的能力,你才会知道自己可能练到何种境界,否则只会在花拳绣腿间打转,永远也摸不到拳术的门槛。

所以,学拳也是同时对老师的一次选择,虽然每种拳法都有其长处,但如果老师不明其详,又怎能奢望教出出类拔萃的弟子呢!练内家拳法尤是如此,更讲功夫的内在境界。内家拳有许多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内容,如果老师没有做到心知肚明,恐怕只能误人子弟。

三、务实论

选择一门好的拳法,习拳者就要付出大量精力,诚心刻苦地练功,真正的功夫是时间加汗水才能得来的。古语云“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充分说明了个中意境。

就一项拳法而言,要想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增强功力是必由之路。许多人不赞同拳法中的力量训练,提出练力易犯僵、滞、迟之病。实质上,不让练力的人是不懂怎样练力才能把所犯之病克服,所以一味指责练力的缺点,却不敢正视力量强大的优势。老子在几千年前就说出“胜人者有力”这句话。力量是习武的基础,只有用力之久并豁然贯通,将定式成法全部脱去,才能知拳经所云“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的道理,正似王宗岳在《太极拳论》所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四两拨千斤之意,虽全非力胜,但无千斤之力,又何以四两拨之!可见打铁还得自身硬,“四两”之力也是长久的力量训练所得。平时习拳要多用暗劲、明劲、低桩、矮架,尽可能避开易使力量发僵、滞、迟的器械练习,多用有弹性的物体,最好能在人体上进行力量练习。当然陪练者一定有较深功力才行,否则效果不明显。这样练出的力量就活活泼泼,一气流行,没有呆滞之象。

习武之路是一条痛苦的修行之路,以苦为乐的人才可品尝到它的甘甜。有许多天资聪颖、体魄强健之人都因怕吃苦,缺乏毅力而半途而废。究其原因,大部分人都只想不费力就练成功夫,却不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意志坚强、锐意进取之士才可百炼成钢。

四、刚柔论

刚柔是拳法中阴阳的具体体现,即刚为阳、柔为阴,所以许多拳理都讲阴阳相合、刚柔并济。在练拳时,柔多以暗劲表现,刚多以明劲表现。柔有一个“由松人柔”的阶段,先是在全身关节、肌肉放松的情况下练拳架,动作姿势逐渐和顺协调、身躯旋转自如后,再用意识引导和贯注气力,积年累月就会产生出一种轻灵而又沉着、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力量。用暗劲表现时,通过虚实变换、轻沉交互的锻炼,可使全身各部都富于弹性和韧性。手臂看似绵软,实极为沉重,全身极轻灵而又极稳重。这时的柔是具有弹性的,此柔若水,如滴水可以穿石,洪水可冲垮堤防,具有极大的能量。

刚之用者,眼疾手快、心疾身快、足疾势快,四梢惊起,如触火机,如火燃身;起如钢锉,落如钩竽;身无形,法无踪;拳似箭,快如风;上下合顺,四梢力齐;有龙惊虎怒之威,惊弹抖擞之劲。这时的刚是一种力量积蓄后的爆发,若火山蓄势而喷发,迅雷不及掩耳,是一气流行无缺、内劲充盈无虚、身体动作纵横、往来无停滞的表现。

练柔时,则柔中求刚;练刚时,则刚中求柔;二者似不同,但内中道理则一,是为中和之体,用之奥妙而不可测。柔中寓刚、刚柔并济之拳是阴阳互变、刚柔互运、虚实渗透、引进搏击之法生成。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久练纯熟,则无端绪之可寻、无迹象之可指。以太极拳为例,名家陈鑫有一段话对其拳的刚柔做了一个精辟的分析,很值得借鉴:“世人不知,皆以太极拳为柔术,殊不知自用功以来,千锤百炼,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之于刚,刚柔无迹可见。但就其外而观之,有似乎柔,故以柔名之耳,而岂其然哉?且柔者,对乎刚而言之耳。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第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其为功也多,故其成也难”。这充分说明了刚柔在拳法中的独特作用,所以我们习拳一定要多在刚柔上下番功夫,以便提高自己的拳法技术。

五、境界论

有了适合的功法,又具备了一定的体质与品行,经过一段时日的磨合把拳之性能、刚柔、曲直、纵横、内外气力的变化灵活巧妙地掌握住,习而悟之,久而能行。这时感觉练拳以与自己的行走坐卧溶为一体,不是想去练功,而是自然而然地去练功,这样才可渐悟神明之境。

何谓神明之境:乃神气圆满、活动无滞、无形无相、无我无他,如水生波、如火作焰,自虚无而起,自虚无而还之境界。此理存于内而为德,用之于外而为道。

形意名家车毅斋先生论拳术的“形神合一”之境界时说到:“练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而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能灵通……所以练拳者不可守定成规成法……体用分言之,以体言,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得其道,以用言之,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说习武要至神明之境,必需勤修德、苦修功、多悟道方为能行。

在练拳习武时,有许多武功只能意会而很难言传,这也是习武的境界使然。你功夫没下到,未到境界时说道理也没用。孔子说“余欲无言”,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佛说“四十九年未曾道著一字”。何以如此说?为的是怕听者”充耳不闻”执着于听到的一些道理,使之成为了明心性的障碍。既要接受好的道理,又不至于“充耳不闻”,最好的办法是“身体力行”,用实践的方式去证明道理的真实性。

正确的选择,刻苦的恒心,明智的悟道,高尚的德行和宽广的胸襟组合在一起,才能使习拳者到达自身的习武颠峰,才能明真功夫是一种理谓中和、至易、至简、不偏不倚、合而不流、包罗万象、体物不遗、阴阳相合,养生则百病无、较技则无敌于天下的武学。

上一篇:警棍控制术 下一篇:太极无处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