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再见雷锋

时间:2022-04-18 01:37:31

卷 一

五十年过去了,雷锋第八次成为《中国青年》杂志的封面主角。我们为什么要记住这样一个人?雷锋,究竟是怎样一个现象?

忆雷锋

三月到了。

春天来了。

这个季节,风淡了些寒,有了点暖,暖得让人有心情去记起一个曾经的名字。

50年前的那个初春,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率先发表了同志专门为这本杂志所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党中央于是决定,每年的3月5日为全国学雷锋日。

当时的人们怎会想到,这一热潮,竟然跨越半个世纪,经历住世态变迁的考验,延续不断至今,早已成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也构成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50年来,雷锋的笑容曾有七次登上《中国青年》杂志的封面。今年,是第八次。雷锋与这本杂志的缘,没有断,还在写。50年来,中国经历了太多事,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雷锋精神的认可与传承,却并没有太大改变。

但是对于今天的80后和90后年轻人来说,雷锋,似乎已经有点遥远。那一首首与雷锋有关的歌谣,音色似乎也已经有点黯哑,比不得当年的嘹亮。

雷锋,似乎正在变成一个遥远的传说。

于是,便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来认真思索并给出回答:雷锋,究竟是什么?

雷锋这个人

雷锋是个人。

但有那么一阵子,人们把他塑造成纯洁无瑕式的完人,以教导孩子们向他学习行为规范。他是足够理想主义的,用一腔热血点燃了自己的整个青春,乃至生命。他的言行符合人们对于模范的种种期待。就这样,雷锋被定格在一个多年来少有变动的坐标上,而许多其他更生动的特征则被省略。在偶像化的叙事中,他变得抽象。

近年来披露的各种资料表明,雷锋只是生活在一个特定年代的普通年轻人,有和我们这时代年轻人类似的喜怒哀乐,爱好和情感,不是不食烟火的神仙,也不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圣贤。雷锋的一生,同样在不断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只不过,追求的方式与今天的我们不那么相同。

雷锋是个聪明、机灵的小伙子,一点也不乏味――爱“臭美”,喜欢穿皮夹克、红毛衣,爱赶时髦,有朝气,有活力。即使童年遭受过苦难,但他仍然对世界保持着善意和爱心,这些特点,很容易就让人对他印象深刻。

雷锋一生短暂,却做过公务员、工人和军人三种职业,而且都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最向往的几种工作。可以说,他是成功的,但他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于谁的恩赐,因为他勤奋努力,聪明好学,用乐观处世,以善意待人,甚至是不计付出地对别人好。这样的人,即使放在今天,也一定会很容易就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当然,有很多人笑他“傻”,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种“不理解”,其实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很常见的。只不过,是否选择承认这种善,效仿这种善,传播这种善,便取决于每一个个体的选择。

雷锋不仅善良,更是有智慧的,他善于把握住人生中出现的各种机会,没有机会,也会去创造机会、争取机会,而最难得的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受益者,他并不自私,心里总在想: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而他也的确用实际行动来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的情感带有那个时代的底色――朴素、真诚,因而如此动人。

敲碎了生硬的外壳,于是我们终于拥有了一个可亲可感,因而更加可追随的“活雷锋”。

雷锋这个魂

现在,让我们放下这个人,然后留下他的魂。

雷锋所做的,其实很简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雷锋不一定知道这句古语,但他正是中国古老智慧的忠实践行者。同志则做过异曲同工的指示:“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其实,无论是勤俭克己,忠于本职,还是乐于助人,无私为公,都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遗产。只不过,作为新中国的一代新人,雷锋用新的标准和行动方式,将之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如果说,以前的时代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什么珍贵遗产的话,那么,雷锋精神,便是很有分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雷锋一生短暂,却十分丰满,如同焰火,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怀念和思索。他用整个生命证明了一个道理:人活于世,不论长短,都应努力活出精彩,活得幸福。而这种精彩和幸福,归根结底,只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温暖,相互扶持,多为他人想,少一点私欲,多做奉献,少谈索取。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找到关于自身存在的最大意义,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这些,都是超越具体时空局限的大善大德,构成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

一个民族想要有尊严地自立于世,就不能没有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但是这并不足够,它还需要向这世界做出另一些精神层面的贡献,以让任何一个别的民族在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也会有认同和感动。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

雷锋精神,便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是日常行为的尺度,是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心照顾,是对生活的创造,是对人生的求索,是对生命本身的一次次叩问和致敬。

在第五十年,雷锋终于迎来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返璞归真的良机。剥离所有虚妄和藻饰,还“雷锋”二字一个本来面目,并从“雷锋”二字背后蕴藏的各种含义中挖掘更多的新鲜能量,以成为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精神领域的一份滋养,一份重要的、值得珍护的精神遗产。

作为当年权威同志题词的《中国青年》杂志,继续传承雷锋之魂,弘扬雷锋精神,早已内化成我们的一种天职,肩头上的一担使命。雷锋精神出现于世的半个世纪之后,我们再次回望,重新打量、思考,仍然是为了一份属于今天和未来的期待和嘱托。就像过去的50年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做过的那样。

雷锋不死

雷锋不是完人,雷锋生活的时代也远非完美,但雷锋之魂,仍然能为今天的我们提供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及在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意义上的一声提醒。今天的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去记住所有需要我们记住的,保留那些需要我们保留的,用最大的宽容和善意去继承这样一份时代的遗产。

“雷锋”在今天正在经历自它产生之后最猛烈的一次“解构”。这并不稀奇,也并不太令人惊讶。今非昔比,50年间的变迁是天翻地覆式的,价值观的多元化潮流将每个人都裹挟其中,当然会出现各种声音,哪怕有误解,哪怕有歪曲,哪怕有断章取义,雷锋,仍然是雷锋。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之河,不可抹去。

50年来,在雷锋事迹的感召下,在雷锋文化的熏陶下,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将雷锋精神内化进了自己的日常言行中,甚至已经浑然不觉。“学雷锋”已经变成许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

而这,也许才是“雷锋”的最好归宿。

如今,3月5日已经不仅仅是学雷锋日,更已经被团中央确立为全国志愿者日,成为一个重要的“精神节日”。雷锋精神,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志愿精神。

于是,无论是在汶川、玉树的地震灾区,还是北京“7・21”积满雨水的桥下,抑或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公益慈善项目中,我们都看到了成千上万的“雷锋”忙碌的身影。他们传递善意,播撒爱心,尽职尽责,无私助人,用数不清的感人故事向这世界大声地宣示:雷锋精神不死!雷锋还活着!

今天的中国,需要雷锋精神。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因为即使是在一个彻底的商品社会中,也并非一切都能用金钱来衡量或交换。在传统价值不断被解构,各种意义不断被消解的社会中,人们更加需要一些新的精神支点来让自己的心灵可以有所依靠,让自己的生命有所安放。

雷锋精神,就是这样一个支点。

青春,总是与理想和奉献连在一起,因为只有在理想中,青春才能找到它最美丽的归宿;只有在奉献中,青春才能找到它的终极意义。只要理想值得追求,又哪怕为此而燃尽自己所有!

雷锋,是永远青春的雷锋。在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中,它终成中国式青春的永恒图腾。

雷锋不死,雷锋精神永存!

上一篇:奥林匹克品牌识别体系基本特征及其跨文化传播... 下一篇:童馨萱: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