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 新高度 新策略

时间:2022-04-18 04:49:13

新模式 新高度 新策略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已经淡化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而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从对高考地理试题的内容分析来看,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考生不陌生,入门也比较容易,但真正要获得高分并不容易。这种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的命题思路,确实对那些死读书、读死书以及一些不研究新课标、高考考纲和考试说明,仅凭老办法和猜题、押题的方式进行复习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为此,在新课程高考模式下的高三地理复习,应该摒弃陈旧的复习理念和方式,立足高远,扣紧新课标,以期达到地理复习效益的最大化。

一、强化基础知识,突出原理理解。

高考命题的第一根据是知识,而复习最基本的是根据大纲规定的考点,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地过一遍,进行“地毯式扫荡”,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而不要有遗漏。但是,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地理概念和原理,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在全面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应该注意,不要去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抓住重点,尤其是抓住地理的重点进行针对性深入复习:1.日照图(地球的运动);2.时间的计算(时区和日界线);3.地图比例尺和等高线;4.大气热状况(大气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大气逆辐射和对人类的影响)和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季风);5.天气与气候(气候特征、分布、成因、规律、类型判断、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以及对气候因子的评价和合理利用);6.水循环、河水补给、水资源利用;7.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8.工农业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9.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0.区域发展中的问题;11.中国区域地理(地理分布、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异、成因、变化过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发展趋势);12.世界主要国家(印度、日本、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以及热点区域的地理分布、特征、差异和成因。在突破了地理重点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使零碎的地理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序列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形成脑图,从而便于学生在解答地理试题时能形成发散性思维,找到各个知识的联接点。

二、强化知识联系,突出能力提升。

能力的考查是新课程高考地理的核心,地理高考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地理方法与技能。地理能力在试题中的直接表现如: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中的能力体现、空间概念的建立与判读技巧、信息捕捉能力、信息关联与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与归纳表述能力等。由于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地理复习要牢牢树立“能力是复习的主旋律”的意识,要把提高地理学科能力作为地理复习的必然和内在的追求,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由于一些学生复习时对高考复习方向不明确,对考纲的精神和命题原则没领会,加上对高考试题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地理复习的过程没有以提高地理能力为主攻点,因而复习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为此,在下阶段地理复习中,应该站在新高度,并通过强化知识联系,以便进一步突出能力的提升:1.要对中学地理应掌握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2.对重要的概念和规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运用,并在知识的广度上做文章,而不需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3.在能力提升过程中,特别要重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学生在复习中应该做到,在对某一地理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对比、判断和推理、论证和描述等思维过程后,能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重新整合。

三、强化图像训练,突出读图技巧。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基础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工具。由于图表信息为相关内容试题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与试题设问内容紧密相连,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准确的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并能够利用地图分析、判断、论证、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图表判读的能力等,因此,历年高考地理试题都鲜明的凸现了地理学科图像性的特点。为此地理复习应该强化图像训练,并在图像训练中突出对地理规律的总结:1.注重地理图表的判读。地理图表主要有:经纬网图、区域图、等值线图、剖面图、各种形式的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等,在复习中应该针对各类图表进行判读训练,并总结各类图表的判读技巧和方法。例如等值线图的读图步骤:一看极端值的大小;二看弯曲方向;三看疏密程度;再综合判断等值线。再如统计图表的读图步骤:一读图名;二读图例;三读坐标;四读数据;五读整体特征或变化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2.要强化图形转化和图文转换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在读懂课本和地图册上的原图之后,可通过变换图形、叠加图形或改变设问角度等方式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并经常做图图转换和图文变换的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图像训练,学生就能够正确理解图表表述的地理信息的含义,并能够正确判读其表示的信息的数量或等级,从而能够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深入、详细地解释或分析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异同、特征、趋势等。

四、强化思维建模,突出迁移应用。

高考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地理复习中应该强化思维建模,突出迁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1.充分应用典型案例,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在复习中学生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化分析,并通过与某一区域相似的区域进行对比,例如:①海南岛的开发与崇明岛的开发;②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与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等商品粮基地的建设;③南昆铁路建设与青藏铁路建设;④长江三峡工程与黄河的综合治理;⑤西北荒漠化的治理与沙尘暴的治理等。通过区域分析和比较其存在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区域问题及优势,区域开发方向和治理措施的异同点,再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并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解决现实问题。2.根据试题的考点,掌握重要知识的思维建模。根据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其常用的思维模式有:区域空间判断法、区域特征分析法、气候类型分析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值线图分析模式、光照图分析模式、区位分析模式等。为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针对重要知识和题型来不断熟悉解题技能和规范解题思路,从而学会进行合理的思维建模,这为灵活解答各类试题,尤其为应对高考新试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模拟训练,突出应试技能。

知识与能力最终要通过考试答案体现出来,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加强模拟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应试技能:1.合理训练解题思路、方法,规范答题、提高速度。特别要加强简答题、分析说明题、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2.对概念、特征和规律的描述要有条理、要科学、要严谨,切忌随意;答案要点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精炼;不仅理论知识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做到联系背景分析,努力使答案层次分明、符合逻辑,富有针对性。3.应该针对选项题、图表题、曲线题、材料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各种题型进行训练,学会从题干上找关键词、字,对应相关知识点,用相关知识点正确答题。4.在复习过程中必须穿插综合训练,考生可选择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等进行训练,按高考要求进行考试,以此来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5.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能机械地套用熟悉的题目类型。练习贵在精而不在多,练习完成后不要急于对答案,想一想题意是否理解正确,是不是有其他的解题方法,这道题与某道题或某些题相同点在什么地方,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对所做的题适当地进行归类,将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经过第一轮系统的地理复习以后,高三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初高中地理的知识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技能。为此,在第二轮复习中,如果能够确实领会新理念、牢牢抓准“能力立意”的复习目标,学生在下阶段的复习就一定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上一篇:材料作文“缺与不缺”导写 下一篇:将书问志,借笔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