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的水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时间:2022-04-17 04:18:31

邢台市的水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摘要】本文根据邢台市水资源评价,重点分析了邢台市的水资源数量及特征,各种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水质现状,结合邢台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邢台市的经济和水利规划,提出了在支撑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配置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保护;河北省邢台市

邢台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4.6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m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1/5。受季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全年降雨80%左右集中在汛期的几个月内,往往造成汛期洪害,枯季河水断流。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已成为邢台市发展经济的突出问题。

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007年全市供水总量为18.53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1亿m3,占15.2%、地下水开采量15.7亿m3,占84.7%。在地表水中,引用外区域水量0.59亿m3,占总供水量的3.2%、利用过境水量1.62亿m3,占8.7%;另外利用中水0.15亿m3约占总供水量的0.8%。

(2)根据调查统计2007年全市农业灌溉用水量14.88(不含污水)亿m3,占总用水量的80.3%;林牧渔畜用水量0.58亿m3,占总用水量的3.1%;工业用水量为1.61亿m3,占总用水量的8.7%;城镇公共及生活用水量1.45亿m3,占总用水的7.8%;生态用水量0.016亿m3,占总用水的0.09%。

(3)按流域分山丘用水量1.31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7.1%;滏西平原用水量8.41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45.4%;滹滏平原用水量1.87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10.1%;黑龙港平原用水量7.39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39.9%。

(4)按行政分区,宁晋县用水量最多,为2.90亿m3,占全市的15.7%;其次是隆尧县用水量为1.64亿m3,占全市的8.9%。大曹庄农场用水量最少,为0.20亿m3,仅占全市的1.1%。

(5)在过去三十多年间,邢台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市总用水量不断增加,新增的供水能力基本用于工业和城市,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农业灌溉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80年的85%下降到目前的75%左右。工业和城市用水占用农业灌溉用水,导致粮食灌溉用水量减少,加重了粮食生产用水的短缺程度。见供水总量统计表1。

(6)纵观邢台市的水资源压力问题,除了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外,结构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也占有一定的因素。目前已有62.1%的河流受到污染,水质是4类或5类;50.8%的河流严重污染,水质为超5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

(7)水污染和地表水资源的贫乏,加速了对地下水的开发。全市目前已形成了面积为590Km2的“宁柏隆”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及面积为2688Km2的以南宫为中心的深层地下水漏斗区。

(8)2007年邢台市总用水量为18.53亿m3,人均用水量为271.5m3,用水水平较低。但是这个低水平用水,还是在地下水严重超采的情况下才得以实现的。

2. 邢台市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1)全市多年平均小于等于2g/L地表水资源量为5.56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0.56亿m3,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计算中间的重复量则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61亿m3。

(2)经分析计算我市的各项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为:多年平均地表水自产水量为5.56亿m3,自产+入境-出境水量为7.29亿m3,地表水利用率为0.71,扣除地表水重复利用量0.22亿m3,生态用水量1.30亿m3,得到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90亿m3。

(3)邢台市平原区矿化度不大于2g/L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95亿m3,山丘区的可开采量为0.24亿m3。

(4)由于岩溶地下水其特有的赋水性质,因此对岩溶分布区的地下水可开采量采用综合入渗法进行单独的计算,计算系列为1980~2000年,计算得岩溶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89亿m3。

(5)经计算,全市浅层地下水年开采量合计为9.08亿m3。

3. 需水量预测

(1)需水量是既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下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量。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工业布局、城镇规模以及农业结构等方面的因素。

(2)经分析预测邢台市2010年工业需水量为2.96亿m3,种植业需水量为15.85亿m3,城镇生活需水量为1.67亿m3,农村生活需水量为1.34亿m3,生态环境需水量为1.95亿m3,平水年总需水量为24.18亿m3。2030年工业需水量为4.01亿m3,种植业需水量为12.89亿m3,城镇生活需水量为2.68亿m3,农村生活需水量为1.83亿m3,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34亿m3,平水年总需水量为24.08亿m3。

4. 可供水量预测

(1)可供水量是指在不同的来水条件下,供水设施可提供的水量。供水水源分别由地表水源、地下水源、跨流域调水、污水处理回用、微咸水利用、雨水利用、洪水资源化等组成。

(2)经预测2010年可供水量为19.67亿m3,2030年可供水量为23.57亿m3。

5. 水资源供需分析

在充分挖掘各分区供水和节水潜力的基础上,按照优先满足生活用水,其次为工业用水,最后为农业用水的原则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另外,鉴于邢台市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需水以“最小生态需水量”参与供需分析。

5.12010年的供需态势评价。2010年在充分节流、适度开源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平水年P=50%保证率,可供水量为19.67亿m3,总需水量24.18亿m3,缺水量为4.51亿m3,全市缺水率(缺水量和需水量之比)为18.7%,整体属“缺水状态”。

5.22030年的供需态势评价。在充分考虑当地各种开源措施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2030年P=50%保证率可供水量为23.57亿m3,需水量为24.08亿m3,相应缺水量为0.51亿m3,缺水率为2.1%,与2010水平年相比,整体缺水程度有所改善,说明南水北调中线等工程的实施为解决邢台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山丘区工程性缺水仍然存在,生态环境得不到明显改善。

6.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邢台市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入不敷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量却在减少之中,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地表水资源先天不足,使地下水资源成了维持需水量的主要来源。由于长期大面积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了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降落漏斗快速扩展、泉水断流、地面沉降、咸水底界面下移等水危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按照“全面节流、多方开源、厉行保护、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针,在开源、节流、保护和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宏观策略和具体措施。

6.1实行全面节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节水管理,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缓解邢台市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邢台市整体用水效率与先进市相比还不高,各行各业节水潜力还很大,首要措施就是节水,通过提高用水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监督,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实现机井数量不再增加、灌溉面积稳定不变,农业用水逐步减少,生态用水适当增长。强化城市节水工作,普及和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城市生活节水水平逐渐提高,实现生活用水略有增长。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工业布局,加快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用水缓慢增长。完善计划用水机制、用水定额控制机制、节奖超罚机制等,提高邢台市的整体节水水平。

6.2优化水资源配置。科学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要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浅层水与深层水,当地水与外来水,雨水和洪水、传统水源与非传统水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研究,采取蓄、泄、滞、引、补综合措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水源,加强区域间的水量调配,实现区域间水供需的协调平衡。加强各行业、各部门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按照水质类别和水功能的高低、用户对水质的要求及水产出效益的高低,分类供水、优质利用。在供水顺序上优先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统筹兼顾工业、农业、生态等用水,最大限度的发挥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6.3防止水质污染。邢台市不仅水资源短缺,而且水污染严重,环保和水利部门要加大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一是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排放一定要达标,要增加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并重,要把防治水污染的工作重点从末端治理转为源头控制;二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三是扩大污水利用途径,实现污水资源化。根据《邢台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的要求,划定水功能区,制定保护目标和保护方案,严格按确定纳污总量限制排污,把污水排放控制在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

6.4开发涵养水源,应重点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和坑塘,对渠道进行清淤,对坑塘进行清理,定期维修一些蓄水节制闸,尽量多地存蓄雨水,用于灌溉或补充地下水;其次是加大外调水源的力度,如引黄水,引江水等这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三是减少或杜绝污染,污水排放要进行处理,使污水资源化;四是调控地下水,要最小限度的开采地下水,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五是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六是要充分利用降水,开发利用土壤水,降低农业灌溉定额,在干旱年份有计划地超采一部分地下水,在丰水年蓄水回灌。

7. 要正确处理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水问题看起来多种多样,但是究其根本,则是保护与开发脱节。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与开发成为一对矛盾,乃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尤其是对邢台市这样一个发展中地区,仍然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开发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要把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作为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当前特别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的措施:

(1)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合理有序规范经济社会行为。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要与两个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在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必须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科学建设、合理运用滞洪区,规避洪水风险。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2)建立流域共同体。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单元,也是一个经济单元、文化单元。流域内各区域是以水系、流域为纽带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仅体现在共同保护流域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也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互相支持和帮助上。非保护区域、非限制开发区域、经济较发达区域,应当更多地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篇:公路施工项目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下一篇: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