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情在青春中飞扬

时间:2022-04-17 10:25:58

让真情在青春中飞扬

初中生,十四五岁的年纪,他们有着花样的青春,似水的年华;他们有着善感的情怀,火热的热情;他们有着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那么,怎样让学生在作文里中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他们的真情在青春中荡漾,在笔端缓缓流淌呢?

一、生活中处处有文章

在作文课上,当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时,他们就唉声叹气,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像挤牙膏似的东拼西凑地凑字数,写出来的作文也大多是空话、套话、假话连篇。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留心观察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所以在平日里,我们应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注意观察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有一次作文课上,当我在教学生如何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时,我就顺便问学生:“在我们每天都跑步的操场上,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一开始都一脸的茫然,经过启发之后,回答也是五花八门。然后,我就告诉学生我所观察到的和我的内心感受。当时是秋天,操场上的草坪早已枯萎,但在这枯萎的草坪中,在靠近跑道的内侧,有一朵嫩黄的小花,仍在秋风中摇曳绽放。每当我跑到这个地方时,我都要看看它,它好像在微笑着告诉我“要坚持住,不要放弃,要像我一样”。从这朵仍然屹立在秋风的小花身上,我看到了顽强的生命力。同样是天天见的场景,为什么有的人能注意到而有的人没注意到呢?这就是因为有的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所以一写作文就犯难。我们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才能让他们的作文充满真情实感。

生活中,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动作;自然界中的一滴雨露,一阵清风,一缕阳光,或许都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这也同样要求我们在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时,要有一颗善感的心,感动于自然风光的奇丽壮观,感动于校园生活的纯真快乐,感动于社会的温暖和谐。有了这份真挚的感动,真情就会在我们所写的文章中自然流淌,而不会出现生拉硬拽,无病。

另外,教师在写作训练时,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以及观察的时间。例如,以“草”为话题作文,我就提前布置,让学生观察花园中的花草、路边的小草、田野中的野草,让他们细心体会不同地方的草,具有怎样不同的精神品质。再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我就让学生回家为父母,或其他的人做一件事情。

大凡成功的作文,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创作的灵感都源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体会。生活是语文的不竭源泉,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文章。有一颗善感的心灵,真情流淌的鲜活的作文也会手到擒来。

二、点滴积累才能妙笔生花

仅仅只有观察生活还是不够的,还要将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写成随笔或小文章,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家中,在学校里,在社会中,会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或者是引人深思的事,或者是感动人的事,只要是我们见到了,都要用我们的语言把它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激情四射的青春会在点点滴滴的记录中更加的真实有意义。

同时,中学时代是一个积累知识的时期,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然后让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背诵积累一些经典的文章。

我常用的积累方法就是让学生做读书札记,写日记。在札记中,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有时间的时候再读读背背,记熟了就能在作文中灵活应用了。在日记中,可以记录生活中难忘的、有意义的事,也可以针对班级生活或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可以是自己某一特定场景时的心情。经过我的实践证明,做札记、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断的观察思考、记录积累,我们的写作才会达到文思泉涌的美好境界。

另外,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就像一颗颗珍珠闪耀着它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所以,我们应重视课本上的文章,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从语言到写作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俗话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一颗多愁善感的心以及生花妙笔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我的手写我的心我的情,让学生学会用饱含鲜活生活的琼浆玉液来浇灌真纯的生命,让美好的青春在墨香中飞扬,让激情澎湃的真情在青春中飞扬。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简而有章,约而有法 下一篇:漫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