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桨风帆,千艘万舻

时间:2022-04-17 09:32:13

浙东运河是指浙江钱塘江与姚江之间几段互相联接的运河,因其地处浙江东部地区,故名。

浙东运河北起钱塘江南,经西兴镇到萧山县城,又东南至钱清镇与钱清江交会,又东南经柯桥、绍兴城,东折至曹娥镇与曹娥江交会,曹娥江以东起自梁湖堰,东经上虞县(丰惠镇),至通明连接姚江,并经姚江经余姚、慈溪(慈城)、宁波,会奉化江后称甬江,又北至镇海入海。大致与钱塘江、杭州湾南岸平行。由于钱清江、曹娥江等潮汐河流切穿于浙东运河之间,历史上整条运河设有西兴、钱清北、钱清南、都泗、曹娥、梁湖、通明等七堰。小的船舶可以候潮牵挽而过,而大的船舶者必须盘挽,航运极费周折。特别是载重量大的海船,因钱塘江的高潮、积沙及罗刹石的阻途,无法从钱塘江直达临安,必须在余姚由运河船接替装运,经西兴渡到达当时的都城临安。

浙东运河正式形成于六朝时期。据《嘉泰会稽志》所载:“运河在府西一里,属山阴县,自会稽东来经县界五十余里入萧山县。《旧经》云: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以溉田。”据此可知,晋永康元年前后,会稽内史贺循开凿了浙东运河。

由于钱塘江、杭州湾水浅多滩,江流变幻,不便航运,故自浙东运河开凿之日起,一直是浙东地区的重要航道,也是后世中原地区交通浙东的重要航道。特别是到南宋时,浙东运河因位处近畿,关系着都城临安的生死存亡。如果一旦浙西和浙东运河水浅,粮食等运输不继,整个都城便会陷入困境。嘉定六年(1213),有官员在给皇帝的奏言中更是说:“国家驻跸钱塘,纲运粮饷,仰给诸道,所系不轻。水运之程,自大江而下至镇江则入闸,经行运河,如履平地。川、广巨舰,直抵都城,盖甚便也。”交通运输极为繁忙,运输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据南宋《嘉泰会稽志》卷一二《八县》的记载,浙东运河在萧山境内可通二百石舟,山阴县(即今浙江绍兴)境内可通五百石舟,上虞县境内可通二百石舟,姚江可通五百石舟。

通过这条黄金水路,南宋都城临安与浙东滨海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如《开庆四明续志》卷二《郡圃》载:“郡自望京门以西,繇慈溪接姚、虞,经稽、阴,趋钱塘,近数百里,行李舟车,鳞集辐凑。”陆游《渭南文集》有这样的记载:法云禅寺,寺居钱塘、会稽之冲,凡东之士大夫仕于朝与调官者,试于礼部者,莫不由寺而西,饯往迎来,常相属也。富商大贾,捩拖挂席,夹以大舻。明珠大贝、翠羽瑟瑟之宝,重载而往者,无虚日也。

乾道六年,他由家乡山阴县出发,便是途经浙东运河、江南运河和长江,西行赴川蜀任职的,期间,他每日记录所见所闻,撰成《入蜀记》。南宋文学家王十朋在《会稽风俗赋》中也说此河,“航瓯舶闽,浮鄞达吴,浪桨风帆,千艘万舻”。

当时,浙东沿海各地的以鱼鲞为主的水产品和水果等食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临安。如《开庆四明续志》卷二《郡圃》载:“郡自望京门以西,繇慈溪接姚、虞,经稽、阴,趋钱塘,近数百里,行李舟车,鳞集辐凑。”洪迈《夷坚志》说浙东的海蛳云:“临安荐桥门外太平桥北细民张四者,世以海蛳为业。每浙东舟到,必买而置于家。计逐日所售,入盐烹炒。杭人嗜食之。积戕物命百千万亿矣。”名闻天下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杨梅,也运到临安。陆游《项里观杨梅》诗便对此作了说明:

山前五月杨梅市,溪上千年项羽祠。

小伞轻舆不辞远,年年来及贡梅时。

山中户户作梅忙,火齐骊珠入帝乡。

细织筠笼相映发,华清虚说荔枝筐。

为天下之冠的永嘉柑桔也是如此,《橘录》卷下《采摘》曰:“岁当重阳,色未黄,有采之者,名曰摘青,舟载之江浙间。”洪迈《夷坚志》述及临安市场贩卖温州黄柑的情景:

李生将仕者,吉州人。入粟得官,赴调临安。舍于清河坊旅馆……会有持永嘉黄柑过门者,生呼而扑之。输万钱,愠形于色,曰:“坏了十千,而一柑不得到口!”

会稽(今浙江绍兴)的羊亦大量贩至临安。据《嘉泰会稽志》卷一七《兽部·羊》记载:“会稽往岁贩羊临安,渡浙江,置羊艎版下。羊啮船茹,舟漏而沉溺者甚众,至今人以为戒。”

福建及广东一带所产的水果、花卉、生药、米、布、竹,都通过海上运往明州(今浙江宁波),然后再通过浙东运河转运到都城临安销售。如《西湖老人繁胜录》曰:“福州新荔枝到进上,御前送朝贵,遍卖街市。生红为上,或是铁色。或海船来,或步担到。直卖至八月,与新木弹相接。”其中尤以福建泉州、福州荔枝在临安的买卖最大。

此外,海外各国以奢侈品为主的货物也同样通过浙东运河运到都城临安。《宋会要辑稿》便载:“嘉定六年四月七日,两浙转运司言,临安市舶务,有客人于泉、广蕃名下转买已经抽解胡椒、降真香、缩砂、艎蔻、藿香等物,给到泉、广市舶司公行,立定限日,指往临安府市舶务住卖。”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这条水路,都城临安还沟通了与日本、高丽等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当时高丽和日本的使者、僧人,以及高丽的人参、红花、茯苓、细辛、附子、延胡索,日本的药珠、鹿茸、硫磺等物品,都是先在明州登陆,然后经浙东运河到都城临安的。反之,临安出产的书籍、丝绸等也出口到了日本、高丽等国。

浙东运河也促进了南宋浙东地区经济的繁荣,浙东地区内部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商业网络,加速了城乡商品的流通。通过这条运河,都城临安及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绍兴。如临安制作供解暑、保鲜等用的冰块,便运销到邻近的绍兴地区,这在陆游《重午》一诗中有载:

叶底榴花蹙绛缯,街头初卖苑池冰。

世间各自有时节,萧艾着冠称道陵。

并在诗注中曰:“会稽不藏冰,卖者皆自行在来。”原盛产于中国西北地区的葡萄,在绍兴已有种植,《嘉泰会稽志》卷一七《草部》称:“葡萄盛于西北,会稽有浆水、马脑二种、味亦佳。”当年宁绍地区的市场活动,主要是通过横贯东西的浙东运河等交通路线与外部市场发生紧密联系。

南宋时期,江南繁荣的经济,浙东运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上一篇:运河结点大西坝 下一篇:在纳木错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