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35例

时间:2022-04-17 02:01:34

中国图分类号:R68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101-01

近年来,本人共治疗135例屈指肌腱狭窄性鞘炎患者。本病属祖国医学“伤筋”、“伤痹”等范畴。以母指发病最多,少数患者多个手指发病。135名患者均有效治愈,无一例不良反应,无并发症及合并症出现。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35例,其中男37例,女98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为67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单侧102例,双侧33例,拇指92例,食指31例,中指11例,无名指1例。

2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中医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医诊断标准》中对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标准为依据。

对以下症状的患者采用针刀治疗

2.1患指不能屈伸,用力屈伸时疼痛,并出现弹跳动作。

2.2手工劳动后疼痛症状加重,患指被动活动或热疗后症状减轻。

2.3检查时压痛点在掌骨头的掌侧面,可触摸到大小不等的硬结节并有明显压痛。患指活动时并感到由压痛处发出弹响。

2.4病情较重的患者曲指后因疼痛不能自行伸直,或者不能自行屈曲,需他手帮助屈曲或伸直。

3治疗方法

选择:以医生操作方便。

患者被治疗时以自我感觉体验舒适为原则。一般多采用坐位,仰卧位,手掌向上。常规消毒后,医生戴无菌手套,确认进针点(即:疼痛结节处,掌骨头部有压痛的大小不等结节。)并做以标注。施术者左手将患指充分牵引伸展,以使指屈肌腱充分紧张,并加以固定。然后右手持针刀,在硬结的近端,平行肌腱,垂直刺入皮肤,直达腱鞘。作纵向剥离,可听到腱鞘被划开的声音。再横向推移3―5次后,再将针刀绕到肌腱后挑动肌腱数次,即可出针。一般一次即可治愈。必要时可复诊。术后24小时即可活动患指,刀口愈合后可拿重物。

4治疗结果

4.1 疗效评定

按国家中医管理局制定的统一标准评定

4.1.1治愈。患者掌侧无肿痛,无压痛,自主伸屈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绞锁现象。

4.1.2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患指活动时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绞锁现象。

4.1.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4.2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1次治愈127例(占94%);1次治疗好转,经2次治愈者8例(占6%);无效者无,无一例并发症、合并症及不良反应者。

5讨论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常见部位依次为拇指,食指,中指,环指的屈指肌腱鞘。系指屈肌腱鞘因机械磨擦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发病部位在掌骨头相对的指屈肌腱鞘的纤维鞘管的起始部,此处为较厚的鞘状韧带与掌骨头,颈之浅沟构成的相对狭窄的纤维性骨管。指屈肌腱过此处时受到机械性刺激而使磨擦力加大。加之该处掌骨隆起,手掌握扬时肌腱受到硬物手掌骨头方面的挤压损伤。逐渐形成狭窄,指屈肌腱亦变性局部粘连。因而引起患指屈伸活动障碍疼痛。随着腱鞘狭窄和肌腱变性增粗的发生,肌腱滑动通过时越来越困难,手指屈伸时产生板机样动作和弹响,严重时手指不能主动屈伸或交锁在屈(伸)位。

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小针刀治疗,局部封闭治疗,物理疗法,按摩,中药外敷治疗,针灸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本人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小针刀治疗可以克服手术松解创伤大及药物治疗难以凑效,局部封闭易复发的缺点,操作简单易掌握,无需特殊设施和器械,术后即可活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效果可靠满意,并无并发症。简、便、廉是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诊断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92

[2]朱汉章,小针刀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

上一篇:不典型川崎病5例误诊治体会 下一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