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画报社创建始末

时间:2022-04-16 08:29:48

晋察冀画报社创建始末

1941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在河北平山县支角沟正式成立。晋察冀画报社是解放区创立最早的摄影与摄影画报出版相结合的组织,它创刊的《晋察冀画报》是解放区第一个以刊载新闻照片为主的大型摄影画报。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留下了重要、真实的形象资料。

一、《晋察冀画报》的创刊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战地记者沙飞到八路军一一五师采访,他回太原发稿后,太原告急,军队匆忙南撤,沙飞得知一一五师一部留在五台山地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于1937年10月奔赴五台山向聂荣臻请求加入八路军,聂荣臻随即批准,并将一台德国魏尔脱照相机交于他使用,同时任命他为部队的专职摄影记者。沙飞成为部队的摄影记者后,立即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活动。12月,聂荣臻司令员电催在一分区采访的沙飞回军区办报纸,任命他为军区政治部编辑科第一任科长兼《抗敌报》编辑部副主任。后来沙飞培养李廷占(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刘彤(军区司令部通信科长)等人学习拍摄,让他们外出采访。1938年,一二九师邱岗来接替沙飞任编辑科长,沙飞才全力进行摄影工作。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彭真由延安来到晋察冀并带来几十名干部,把懂得摄影的罗光达调入军区当沙飞的助手。至此,罗光达成为晋察冀第二位专职摄影记者。

1939年2月,沙飞和罗光达把两年来拍摄的部分作品洗印出来,在军区驻地平山县蛟潭庄举办摄影展览。这是解放区摄影史上第一次照片展览,受到解放区军民的欢迎,引起了晋察冀军区领导人的重视,并批准成立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组织机构中有了摄影事业的专门建制,成为中国解放区摄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成立之初,由沙飞担任科长,罗光达为摄影记者,共两人。不久,凋来刘沛江、白连生、叶曼之、周郁文等人任摄影记者、做勤务工作,还从一分区调来杨国治专做暗室工作。这样,摄影科很快由两人发展到7人,形成了一个由拍摄、暗室制作、后勤服务组成的摄影组织的最初框架,开始建立起了一个摄影的创作机构。

1942年5月1日,晋察冀军区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军区政治部任命沙飞为主任(社长)、罗光达为副主任(副社长)、赵烈为指导员。晋察冀画报社下设编校、出版、印刷、总务四股。全社共计一百多人。

为了保证画报印刷出版的安全,晋察冀画报社由支角沟迁到西山更隐蔽的碾盘沟。全社同志自己动手修建被日军烧毁的房屋,并利用牛羊圈来搭建车间厂房。用瓶子塞上棉花倾倒滴水的办法来计算时间。这样在画报社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建起了摄影画报印刷厂,画报印刷出版工作准备就绪。

1942年7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印刷厂装订出了第一本《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献礼。

在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正式出刊,共刊载摄影作品162幅,大部分是晋察冀摄影工作者沙飞、罗光达、石少华等人所拍摄,照片说明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文字写成,共装订出了一千本《晋察冀画报》。

二、克服困难,保证画报的正常出版

在编辑出版《晋察冀画报》第二期后,由于敌人的蚕食、“扫荡”,敌人的据点推进到离滹沱河南岸碾盘沟只有二十几里的地方,晋察冀画报社为了保障印刷出版的安全,1943年2月底由碾盘沟转移到平山的曹家庄。

《晋察冀画报》第二期在曹家庄再版重印后,铜版一时紧缺,严重影响了正常出版。为解燃眉之急,在沙飞的倡议下,晋察冀画报社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会”,沙飞任理事长,成员有罗光达、何重生、刘博芳、杨瑞生、康健等人。同志们集思广益,自己研究出以铅版代替铜版的平版印刷法。从此摄影画报就改用铅皮制版印刷,保证了《晋察冀画报》的正常出版。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何重生又研制出轻便印刷机,全部以木制作,只有四五十斤重,敌人来了,不用拆卸就能运走。晋察冀边区政府对以上两项科研成果予以肯定,给“自然科学研究会”颁发了奖状和两千元(边币)奖金,还给贡献大的何重生颁发了奖金。

1943年4月19日深夜,敌人突然来扫荡,前来送稿的雷烨壮烈牺牲。当年6月初,《晋察冀画报》第三期印刷不久,敌人据点又推进到离曹家庄仅十几里的地方,画报社不得已转移到阜平县城南庄的上庄村。在上庄,画报第四期增印彩面,但由于作彩版急需的磷酸告罄,印刷工作一时受阻,同志们从火柴头中提炼磷来代用,才解决了难题。照片由摄影记者李途放大、着色,并和杨瑞生、康健两技师一起研究攻克了制版分色技术难关,彩版由高华亭、彭启亮两技师亲自动手印刷,色彩鲜艳漂亮,画报质量又提高了一大步。

1943年8月,敌情又开始紧张起来。画报社的同志们在工兵的帮助下,为隐藏印刷机械和原材料,凿打、开挖了各式不同的洞穴,保证了印刷工作的正常进行。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少摄影工作者冒着很大的危险到敌占区购买摄影器材,甚至还从敌人手里夺取器材,有的同志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画报社的同志们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就是为了保障画报的正常出版。摄影器材是摄影工作者的“武器”和“弹药”,所以他们倍加珍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有许多摄影工作者为保护器材付出了血的代价。1942年冀中大“扫荡”时,八分区摄影组的宋义生身背摄影材料突围时,一条腿被子弹打断,他用毛巾塞住伤口,用一条腿在夜里将摄影材料背出。1943年,冀中十分区李乃,在一次战斗中发现镁光机掉在路上,部队早已转移,他只身一人返回原路找回。

三、与敌周旋,游击出版

1943年9月,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冀中军区摄影科并入晋察冀画报社,同时任命石少华为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副社长)。

9月16日,敌人从四面八方向边区腹地阜平扑了过来,画报社分散隐蔽在驻地附近的花塔山上。此间,同志们白天在山上打游击,夜里就在山洞或自己搭的草棚里住宿。历时三个月之久的北岳区秋季反“扫荡”将近结束之时,敌军为了掩护自己退却,又对我军发动了最后一次猛攻。画报社接到军区命令向外转移,石少华率领一部分同志在花塔山坚持斗争、保护印刷物资,沙飞、赵烈率领全部技术骨干、一些年轻身体好的同志和工兵班向北转移。

上一篇:民国时开封的民间娱乐 下一篇:档案馆与图书馆利用对比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