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绣一针绣出两个世界

时间:2022-04-16 08:28:54

双面绣一针绣出两个世界

名词解释:双面绣又叫两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双面绣主要体现在中国四大名绣(湘绣、苏绣、粤绣、蜀绣)的作品中。

技法介绍:双面绣最难的是保证两面的花纹一样,并且不露线头,因此,其技法有非常特殊的一面。绣时需要将线尾剪齐,从上刺下,再在离针二三丝处起针,将线抽剩少许线尾,下针时将线尾压住,连线几次短针,将线尾藏没,使正反两面都不露线头。同时,下针的时候必须保证垂直,不刺破反面的绣线,按次序非常均匀地排列针脚,不能疏密不当,才可使两面相等。

对话人物: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秀菊尽管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是华夏大地创造出的精美绣种,但是苏绣和苗绣之间的区别,不需要行家都能一眼看出来。苏绣讲究写实,男女老幼花鸟鱼虫山石草木,无一不是栩栩如生色泽艳丽。自从宋徽宗赵佶将苏绣引入宫廷之后,它就被注入了一种贵族气质,雍容华贵,仿佛九天仙女不食人间烟火。而苗绣则自带着山间河畔的自然气息,更拥有从上古时期便流淌至今的神秘气质。苗绣的古朴和沧桑,更能直击人们的内心深处,让你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共鸣,甚至是一种共振。

在刺绣艺术上,苏绣和苗绣似乎走的是两个极端,一个极尽写实,如同达芬奇;一个极尽抽象,好比毕加索。如果将写实的苏绣和抽象的苗绣结合起来,将是什么样的效果?

试图让毕加索撞上达芬奇的人,在黔东南州施秉县就有一位。她的名字叫蒋秀菊,她的公司“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做的就是用苗绣的技法刺绣苏绣纹样的尝试。

榜香郁,是黔东南州苗族署名十二路大歌唱家神话女性的人物之一,她是美丽、智慧、富有和长寿的象征。直到今天,苗族人对客人最好的祝福就是:“祝您像榜香郁一样聪明长寿,120岁还能拄着银拐杖去远游。”

借助着这个吉祥的名字,蒋秀菊开始了自己的尝试。蒋秀菊最初的想法,也是要把苗绣推向市场,但是后来她渐渐发现,这条路并不好走。首先,苗绣虽然精美,但是市场化非常低。世人对苗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欣赏上,只有那些深入到苗族聚居地、对苗族文化有相当了解的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苗绣的魅力。另外一点,就是蒋秀菊公司的知名度并不太高,还不能形成一种市场上的品牌效应。起步的路,异常艰辛。

事情的转变源自于蒋秀菊的一次灵机一动。在苏州考察市场的时候,她发现苏绣的产品销路非常好,哪怕是只用一种绣法平绣绣出来的苏绣产品,都能在市场上取得很好的效益。蒋秀菊想,咱们苗绣里面有这么多种技法,为什么不能把这些技法运用到苏绣图案的创作中去呢?

蒋秀菊很快就把这种想法付诸实施了,经过仔细的摸索和请教,她发现苗绣中的配线法能运用到苏绣图案的创作中去。于是,她集中了自己手里能够集中的全部技术力量开始了艰苦的研发之路。幸运的是,这条路走通了。用这种技法绣出的产品,色泽艳丽,图案栩栩如生,兼具了典雅、古朴、灵动和大气的风格。蒋秀菊公司生产的领带、服装、围巾、披肩等产品,已经在贵阳、杭州等地畅销,也经常能够接到来自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的订单。

蒋秀菊介绍说:“我的刺绣作品的图案都是选用的苏州和杭州特别流行的图案,富贵牡丹啊,山水虫鱼啊,人物肖像什么的,偶尔装饰一点我们苗族的传统图案,底布也是专门从杭州购买的真丝。但是,只要是刺绣方面的行家一看就能明白,我的刺绣技法全部是苗族的技法。这种苗族技法和苏杭图案的结合,我觉得效果非常不错。尤其是我们的打样,从来不用电脑,都是先用针打孔,然后用煤油混合粉底进行描红,把需要刺绣的图案浸染上去,再进行刺绣。这种技法,是我们苗绣里面特有的。”

每完成一件刺绣作品,工艺师都要使用四五十种颜色的丝线,就是刺绣的时候,也需要两个人同时完成――一位是配线师,专门根据构图的需要分配不同颜色的丝线;一位是绣工,根据配线师提供的来完成图案的刺绣工作。配线师和绣工都是蒋秀菊在当地寻找的,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不会说汉话,岁数最大的都已经有80多岁了。然而,就是这些土生土长的苗族妇女,用她们粗糙但不失灵巧的手,绣出了最精美的图案。

如今的蒋秀菊,已经有了9个分厂,手下有800多名工人,40多位打样和制版的技师。但是,还是有人质疑她的苗绣“变味儿”了。对于这样的质疑,蒋秀菊显得很坦然:“任何一种民族文化想要发展,都得进行知名度的推广和商业化的运作,说我变味也好,说我不正宗也罢,我都不在乎,因为无论是我的绣娘还是我的技法,都是原汁原味的苗绣。用我们苗绣的技法,绣各种各样的图案,我觉得这样很好,不但能够创作出精美的作品,也能给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增加经济收入,更能够把我们的苗绣推向市场,有什么不好呢?”

上一篇:中药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百鸟衣 男人身上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