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迢迢牵牛星》巧妙叙写思情说开去

时间:2022-04-16 07:40:24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的代表作,这首诗将现实和愿望强烈对比,通过描绘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互相倾诉衷情的痛苦,抒写了男女离别之情,可谓哀怨动人。在教学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赏析了“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几句诗叙写思情的精妙之处――牛郎织女无法相会,只因银河阻隔。按常理,作者应极力描写银河之深、之宽,这样才会突出他们相会之难,更好地表现其思念之苦。但是,这首诗却不囿于常理,反而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来描写银河,银河清澈见底,并且两岸之间距离不远,这样描写看似不合常理,但细推敲,却把织女的相思写到极致。银河的浅与窄,引起织女的希望和盼望,认为相会很容易,但现实却永远无法渡河与牛郎相会,这又将织女打进了绝望的无底深渊,愈发增添了织女的内心之痛、思念之苦。其痛其苦就像李商隐《锦瑟》“蓝田日暖玉生烟”描写的意境那样,在太阳的照耀下,玉器溢出的烟若隐若现,此玉貌似唾手可得,但却永远难以寻觅。这便是可遇但不可得的痛苦!由此也引发出诗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喟叹。

无独有偶,在叙写思情方面,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与《迢迢牵牛星》有异曲同工之妙。“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那些离家已久、保家卫国的戍边战士,尽管思乡之苦已被飘飞的大雪冲淡了些许,但是,待到春回大地,大雪融化,牧马归来,明月入怀,羌笛四起之时,这些离家已久的征夫们又怎能不重燃归意呢?而由于战事所迫,戍边所需,他们重新燃起的归意又在转瞬之间消遁无形,徒留怅惘之情。这种让人燃起希望继而彻底绝望的思情怎能不让人痛彻心扉!

温庭筠在《望江南》中也极力渲染了这一情思,诗中的女主人高高兴兴地忙着梳洗打扮,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登楼眺望夫君归来,但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州”,从天际飘来的艘艘白帆,又一一从她眼前飘过,无一停留。女主人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陷进绝望中。这种看似可以得到却永远无法得到的思情真是愁煞人也。

当然,极力表现思情之苦的古典诗词不胜枚举。只是,上述这种有望相见却彻底不得相见的情思与那遥遥无期暂难相见的情思是不同的。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丈夫已“相去万余里”,并且“道路阻且长”。女子知道,与丈夫会面是很难的,所以即使不得相见,思念得“衣带日已缓”,但始终相信丈夫会回来的,所以充满希望,“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仍然鼓励自己多吃饭,等待丈夫的回来。这种不得相见的思念虽痛苦,但让人充满希望,让人有盼头。正因为有盼头,所以可以借助一些意象来寄托思情。如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想象“青鸟”可以带来所思之人的消息;又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想象“大雁”可以带来丈夫的信息;再如晏殊“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虽无法知道所思之人,但还想通过“彩笺”来获取对方的信息;还如冯延巳的“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想象在梦境中与所思之人相见。这些意象在相见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寄托了所思之人的期望。所以,这种遥遥无期的暂难相见的情思虽悲痛但仍给人期望,这与前面那种燃起期望却彻底绝望的情思更轻,更缓一些。

诸如《迢迢牵牛星》等诗词中的这种有望相见却彻底不得相见的情思也与经过漫长分别后终得相见的情思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经过漫长分别后终得相见的情思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大抵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绪。这其中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见时的惊喜;有“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久别重逢后的难以相信的悲喜交加之情;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喜悦之中含有胆怯。以上那些经过漫长分别后终于相见的情思虽有多种不同的情绪,但总会让人有种苦尽甘来的味道,这与《迢迢牵牛星》等诗词所表现的情思是截然不同的,那种有望相见却不得相见的情思只能让人品尝到无边的伤痛与哀愁。因此,如此不堪的伤痛与哀愁也只能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来表达了。

走笔至此,笔者深思,无论何种思情,或悲或喜,或不堪或期许,无不折射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真、最美的朴素情怀。那些思情,早已成为维系人类情谊的一种情结,烙印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夏春红,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上一篇:鲁迅跨越时空和学生相会 下一篇:《储说》和《说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