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氧疗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

时间:2022-04-16 02:52:30

家庭氧疗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氧疗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COPD患者家庭氧疗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严格长期家庭氧疗,定期监督指导。用BODE指数来判定疗效。结果 干预组2年后BODE指数分值明显下降,对照组无下降而略有升高。结论 规范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治疗有效,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病; 氧吸入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由于患者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COPD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氧疗是除了戒烟以外唯一确定有益于COPD患者生存的内科治疗方法[1],COPD稳定期进行长期氧疗对具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2,3]。但是,在我国家庭氧疗起步较晚,长期家庭氧疗尚未纳入国家卫生健康保障体系,很少有相应的机构能够提供规范化的氧疗服务,患者及家庭对氧疗知识缺乏,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4]。笔者对COPD稳定期患者家庭氧疗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始选择AECOPD住院患者填写《长期家庭氧疗调查问卷表》,住院期间对病情进行病情分级评估,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判断是否有长期家庭氧疗指征,筛选病例。病例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诊断符合COPD稳定期标准。(2)具有长期家庭氧疗的指征[5]。(3)神志清楚,无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随访1年后,干预组病死1例,有效病例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5~80岁;对照组病死3例,有效病例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64~7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及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进行严格长期家庭氧疗,住院期间由专职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氧疗知识宣教,指导家庭用氧方法和注意事项。氧源为神威医用氧,10 L铝合金氧气瓶,瓶内贮氧量为1200~1500 L,采用双侧鼻导管吸氧,吸氧1~2 L/min,每天吸氧时间≥15 h,每2周电话随访1次,记录用氧时间和消毒状况,以及急性加重就诊情况,督促规范用氧,纠正不合理吸氧。对照组仍维持患者原有用氧状况。干预前、干预1年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BODE指数,然后进行分析。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BODE指数来判定疗效。BODE评分系统,采用4种因素,即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气流阻塞程度(degree of airflow obstruction,O)、呼吸困难(dyspnea,D)及运动能力(exercise capacity,E)综合判断和预测COPD患者的预后。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此系统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COPD患者的预后及临床状态[6]。其中体重指数(B)=体重/身高平方(kg/m2),气流阻塞程度(O)以肺功能测定FEV1%为指标,呼吸困难程度(D)采用MMRC呼吸量表评价,运动能力(E)测定患者在6 min的步行距离。判定标准如下:BODE指数评分方法,(1)0分:FEV1%≥65%,6 min步行≥350 m,呼吸受限评分0~1分,体重指数>21;(2)1分:FEV1%为50%~64%,6 min步行250~349 m,呼吸受限评分2分,体重指数≤21;(3)2分:FEV1%为36%~49%,6 min步行150~249 m,呼吸受限评分3分;(4)3分:FEV1%为≤35%,6 min步行≤149 m,呼吸受限评分4分。各组分值相加得到BODE指数分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统计软件。各组数据所得结果用均值标准差χ2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观察1年前后BODE指数分值见表1,入组干预前两组BODE指数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4,P>0.05);干预组1年后BODE指数分值明显下降t=4.715,P

3 讨论

3.1 长期氧疗对COPD患者的影响 COPD缓解期患者,由于长期的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慢性缺氧,可导致脑、肝、肾等脏器的损害而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由于持续的慢性缺氧使肺动脉高压形成,并出现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重肺心病的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与活动能力。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长期氧疗是COPD缓解期治疗最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提高COPD患者生存时间。Nonoyama[7]研究证明,接受长期氧疗的COPD患者5年生存率为62%,不接受者只有16%。但对不符合长期吸氧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长期氧疗不能降低其病死率。

本文采用BODE指数来评判氧疗对COPD患者的影响。文献显示,BODE指数对C0PD危险事件(死亡、就诊、住院和呼吸衰竭等)的影响较单独的FEV1要强烈,BODE指数与各种COPD危险事件均有显著相关性[8]。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氧疗可以使患者的BODE指数显著降低,主要表现在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运动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可能与长期氧疗能够减少患者的运动通气量,降低呼气气流的受限程度,从而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强度和耐受力有关;辅助氧供还能够通过降低气体密度,促进呼气时的气体排空减少残气量,缓解患者症状,提高运动能力。长期氧疗可以延缓肺功能的恶化,但对改善患者气道阻塞程度的效果不显著,对肺功能损害明显的患者不能改善其预后[9]。患者的肺功能与其呼吸肌的强弱及肺泡萎陷程度相关,如将氧疗结合康复运动、呼吸机训练和营养支持疗法,可能会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3.2 氧疗干预的重要性

3.2.1 氧疗现状 氧疗在国外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医生根据明确的氧疗指征、具体的疾病诊断,开具氧疗处方,处方内容包括氧流量或吸氧浓度、用氧频率、每日吸氧时间、吸氧疗程、疾病诊断等,由专业氧疗服务机构或医疗机构提供规范化的氧疗服务。美国Chaney等[10]评估了283例患者,提出建立氧疗门诊(OTC),可显著减少不适当氧疗,从而节省大量费用,改进卫生保健。在我国限于经济和技术等原因,家庭氧疗状况相对比较落后。根据笔者的调查,因COPD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中仅58.8%出院后家庭氧疗,其中每日吸氧时间大多在2 h左右,绝大部分(76.3%)患者认为氧疗的目的是为改善胸闷气急症状,以主观感觉作为缺氧标准来判断是否需要氧疗,仅7.5%的患者知道需根据血气分析的氧饱和度来判断是否需要长期氧疗。其实长期家庭氧疗的最终目的是减慢病程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不仅是用来改善症状。但可喜的是,82.5%吸氧患者知道氧流量需控制在2~3 L/min,有消毒和定期更换鼻氧管的习惯,这可能与医护人员以及送氧人员的宣教有关。

3.2.2 医护人员督导的重要性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有长期氧疗指征的COPD患者仅22.4%在家实施长期氧疗,每日时间>15 h。通过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BODE指数,笔者得出医务人员督导后严格长期氧疗的COPD患者BODE指数显著降低,对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患者认为费用高,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意义不大,没有信心维持治疗,故患者对长期氧疗的依从性十分关键。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氧疗知识系列教育,讲解氧疗的重要性,动员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宣教,消除思想顾虑,重点向患者家属说明实施长期氧疗可减少每年的住院次数,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总的医疗费用并未增加。(2)医务人员定期督导,指导正确的吸氧方法,告知吸氧15 h每日最低值,指导患者及家属书写氧疗日记,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开具氧疗处方时再次提醒,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如果社区家庭医生访视制度健全后可能会更有帮助。

上一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体... 下一篇:135颗牙隐裂的综合处理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