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行政监督现状及思考

时间:2022-04-15 11:24:25

试论我国行政监督现状及思考

摘要:伴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取得预期的行政目标,行政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使好行政监督这一职能,是为了使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法令、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行政管理活动,发现和纠正一切违反行政管理要求的行为,防止和纠正执行活动中的偏差和失误,保证公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提高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各项行政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关键字:行政监督;行政;行政管理

一、行政监督的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涵义

监督的原义是指监视和督促。它既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也是管理的一种手段,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管理中的监督,即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而实施的全面监察与督促。行政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使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法令、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行政管理活动,发现和纠正一切违反行政管理要求的行为,防止和纠正执行活动中的偏差和失误,保证公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提高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各项行政管理工作正常进行。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功能之一。现代行政管理已是纵横交织,瞬息万变的动态管理。行政管理只有形成多功能,封闭的,系统的管理,才是健全的行政管理,健全的行政管理才是有效的管理。

(二)行政监督的作用

1.行政监督可以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行政监督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纠正不正之风,实事求是地揭露矛盾、解决工作

2.加强行政监督可以通过法规和制度的建设,推动各项行政活动的监督检查,加强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行政执行活动的效率,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实际上履行社会主义国家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义务。

3.行政决策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失误,以及执行中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而偏离原决策目标,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行政监督,及时发现行政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排除和纠正,予以补救,从而使行政管理不致失去控制。

二、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一)外部监督体系

1.权力机关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在我国即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是检查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国家大政方针的情况。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审查、评价政府的决策及其实施结果。在当前,为加快改革开放,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权力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督,降发挥更为重要、突出的作用。

2.司法机关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指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在我国是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其最大特点,是解决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问题,直接产生法律效果。依照职权,对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活动予以监督,保证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严格依法办事,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或利用职权犯罪的案件行使检察权。

3.政党监督

政党监督在整个行政监督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低位。正当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党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是党对行政机构实行领导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即中国共产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各级行政组织加以实施。党通过经常性的检查和了解,确保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贯彻实施。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必须对行政管理试行领导,这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4.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各种社会团体对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及纽带,在积极参与社会协商对话、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社会主义民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5.公民和社会舆论监督

公民监督是指公民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公民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体现。公民的监督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任何破坏和组织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社会舆论的监督是指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工作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它以独特的手段,与其他监督机构相配合,促进行政监督工作的开展,对发展民主政治,改善行政管理有积极作用。

(二)内部监督体系

是由行政机关内部形成的监督系统进行的监督制度。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统一的相对独立的行政系统实行的监督。

1.一般监督

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这是行政监督中最主要、最经常的一种监督形式,主要有只能监督和主管监督两种形式。

2.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各级行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财经法纪等情况所实施的一种专门的稽查、审核活动。目的是严肃财经法律、预防和纠正违法犯罪。

3.监察监督

即专门的国家行政监察机关通过检查、调查与处理等方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

三、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行政监督的制度化、体系化发展在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仍然不够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缺位、滞后和监督不力的问题大量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

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没有系统的,完善的行政管理法规,使行政监督工作失去了根据和标准。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还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监督立法的这种滞后,直接导致了行政监督工作程序不严格、标准不细致、弹性因素等问题的产生,造成了监督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极大地影响了行政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实现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完善有关监督的尸体规则和程序规则,通过法律明确规定这种监督的主体、客体、内容、方式、职权,并制定可操作的程序法。

(二)各种社会组织对行政监督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这里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监督即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团体和先发规定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其所属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部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社会组织对政府监督作用发挥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政府首脑的开明程度。

(三)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小。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再历史上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加之政府办事的制度、程序、行政活动公开化的机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群众和社会监督渠道不畅通,因而公民的行政监督难以发挥较大作用。

(四)监督人员素质影响监督效能

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行政监督效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的素质。在我国这样一个非常重视“人情”的国度里,相当部分行政监督人员政治素质不高,不注意坚持原则,不依法行政。在实际工作中,或因怕得罪人,或因外界干预而放弃监督;甚至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也分不清是非界限。相当部分行政监督人员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水平较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监督的效能。

(五)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行政监督体现着监督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这种制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监督主体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力。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专门监督机构都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这种附属型的隶属关系,使专门监督机构在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受制于监督客体,严重削弱了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目前的监察机关更多履行的主要是从事反腐败工作的办案职能,而对如何保证行政机关政令畅通、勤政高效等方面则监督不够。

四、完善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明确职权。

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这不仅意味着行政监督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也意味着行政监督应依法进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行政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主要职权,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方式。通过法律规定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监督的程序和具体方法,实现人大监督方式的法制化,保证公正、合法、有效地开展行政监督。只有完善监督法制,才能为健全行政监督法律机制,依法实行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和保障。

(二)提高公民在行政监督中的低位和作用。

公民享有崇高地位、是重要的监督主体。提高公民的监督主体地位,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要健全和完善行政的公开化和透明制度,公开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实行政府官员的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其次,尽快制定“公民监督法”具体、详细地规定公民监督的途径,使公民行政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素质

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作风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等。目前要提高我国行政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拔一批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各级监督队伍中来。二是针对目前有的监督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距离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情况,应十分注意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行政监督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其三,加强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自我素质修养,要养成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习惯;要勇于实践,刻苦锻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有了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基础。不过也不能完全依赖道德素质的力量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同时也要有法律约束。

(四)加强舆论监督

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称社会舆论为“第四种权力”或“无冕之王”,可见社会舆论的重要性。在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权利和舆论监督权利还缺乏充分的法律保护。有些新闻报道由于从业人员受私利驱使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开展舆论监督,应避免干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避免误导公众,避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健全新闻法制,使新闻舆论监督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参考文献:

[1] 马建川、翟校义:《公共行政原理》,河南人民出版社.

[2]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 席巧娟、吴铁榜、王武岭:《中国行政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 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高洁(1986),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现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关注中职生情感需求 积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下一篇:壮志难酬的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