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选择深度报道的切入角度

时间:2022-04-15 10:43:51

摘 要: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型武器”,在增加信息深度、揭露内在动因、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度报道实质上是对新闻信息的拓展和延伸,这种拓展和延伸集中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本质判断和价值判断上,抓住新闻信息深埋于表象下的本质核心,洞察新闻事件混杂于动态中的价值走向,也就把握住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质。本文从如何选择深度报道最佳的切入角度入手,阐述了只有选好角度去进行深度报道才能使挖掘到的新闻信息达到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精挑选题; 善用素材; 深刻洞察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48-02

深度报道的切入角度以追求新闻深度价值为目的,是报道者对新闻事件观察内容、观察位置、观察方法的统一,受到受众需求、政策取向、选题特点、媒介与栏目定位、记者的动机、认知背景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因此,要想挖掘具有竞争力和可读性强的深度报道,必须以适当的“角度”去呈现想要表达的“深度”,也就是寻求“角度”与“深度”的最佳结合。这就要求新闻报道者在仔细斟酌选题角度、选材角度和结构角度后,下准新闻报道的切口。

一、深度报道是融媒环境下广播的发展要求

在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深度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各类新闻媒介都在为提高报道的信息深度、扩大报道的影响力而煞费苦心。深度报道的魅力,就在于能够结合认识论原理,从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中去抓问题的实质,让受众在认知与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享受“新闻大餐”的满足,在当今社会新闻日趋泛滥、信息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迎合了受众渴求深层认知的需要。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可谓一颗明珠,一方面,深度报道可以系统、配套、深化的进行新闻报道,另一方面,深度报道可以更大价值的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它简洁、凝练、全面、条理清晰并更加权威,相对于微博等标题化新媒体自传播的层次浅、信息少、分散化、不权威等弱点,能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满足读者的信息需要,为大众信息消费提供一个明晰的思考方向。

在网络媒介、视频媒介大行其道的今天,广播媒体面临行业内部优化与外部竞争的双重压力,相对于移动媒体等新媒体信息传递快、信息自传播、信源不设限等优势,广播媒体已很难在信息的爆炸性和时效性上占据主动,其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将报道重心向信息的深度挖掘上转移,标志着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新闻报道形式已成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介赢得融媒环境下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一方面,深度报道并非新闻文体,而是原有各类新闻文体在写作方式上的突破和变化,因而具有更大的自由;另一方面,深度报道更倾向为以深刻和洞见为传播旨趣,新闻报道的信息量不应当仅限于事件所呈现的表象本身,受众在了解初步新闻事实之后,对所谓“关于信息的信息”更加关注,所以,广播就应将精力转向信息的深度上来,利用其政治优势、品牌优势、历史优势,对新闻事实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使受众深入了解信息背后的故事。

二、精挑选题是吸引受众的首要前提

深度报道的选题,指的是新闻在报道领域、范围和重点上的抉择。在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信息数量几何级激增的媒介环境下,能够抓住具有独特价值、反映典型问题、广泛吸引受众的命题,就抓住了新闻报道成功的先决因素。一个新闻事件有没有进行深度报道的潜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即事件的本体内容条件和意义价值条件。从事实的本体内容条件来说,组成新闻事件的要素是否复杂、新闻事件的发展是否曲折多变、新闻事件是否内含明显的矛盾和冲突、新闻事件的产生是否和深刻的社会背景有关联,都是选题的重要衡量因素。而从事实的意义价值条件来说,新闻事件是否处在多个事件普遍联系的重要位置,其变动能否会对关联事件产生明显影响、事件本身包含的规律和特征是否具有普适意义、事件本身能否反映或说明更高层面的社会变化等,也是选题时需要慎重考虑的。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描述,还必须探究该事件的根本动因、现有结果甚至发展趋势,这是深度报道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前提。此外,深度报道选题还应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除了新闻五要素之外,其“价值”特质还包括:(1)独特性,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存在一种“新奇律”,越是内容独特、超出个体经验范围,就越容易吸引眼球;(2)关注度,即深度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能够对社会产生广泛的震撼力并吸引受众予以关注;(3)影响力,深度报道中的事件除对政治、经济等社会层面的发展产生影响,或对现存体制、规范、秩序构成监督,引起社会对思想、观念、道德等方面的反思。

三、善用素材是落实选题的关键步骤

有了题目,还需精选上乘的素材。新闻素材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情况、表现、反映和记载,对于一篇有深度、有见地的新闻报道来说,其素材决不可堆砌、拼凑,或不择不选全盘呈上。新闻素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选题最终能否达到预计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新闻素材与新闻事实是不同的概念,新闻事实是新闻本源,而新闻素材是经过报道者主观把握、具有典型说明价值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度报道的选材需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择精择优,直取要害,以最终形成内容清晰、节奏紧凑、逻辑缜密的优质报道。

深度报道的选材,要注意一下基本问题:首先,确定材料来源,即分辨引用的材料究竟是第一手、第二手还是其他,要尽可能掌握新鲜的一手资料,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其次,确定材料性质,厘清材料属于人证材料、口头材料、文字材料、正式文件、未定稿、正式谈话还是随意聊天,信源不同,信息的可信程度、内容倾向、风格特征也不同;再次,确定材料形成时间,需及时核实时间变化后的事实变动;随后,确定原因与条件,必须重视材料产生的原因与条件,这是深化对信息历史与发展认知的必然分析;最后,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材料比较和分析,这一环节既体现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上,也是寻找差异性报道、避免信息同质化的方法。通过将已掌握的材料进行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就能清楚地将各类内容有个横向、纵向的比较,可以将各类材料按性质归入素材库,以便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顺利的从素材库中提取出来,为表现主题服务。

从新闻报道实务方面考虑,深度报道的选材应当满足以下标准:第一,表现主题的最佳有效性,材料必须最能表现的凸现主题,对主题的揭示具有巨大作用;第二,适合体裁的常规规定性,材料必须符合媒介类型常规体裁约定,便于合乎广播传播;第三,照顾民族文化的习惯性,民族在语言、思维、习俗、价值观、伦理观方面有着巨大差异,必须在材料选择上体现出来。深度报道写作在选材时,需始终认识到所选材料应为主题服务,应该对材料筛选再筛选,以求“典型充实”,然后进行最优化的配置组合,为选题这个深度报道的“骨骼”上,添上至关重要的血肉。

四、有机结构是深刻洞察的外在显现

有了好的选题和选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结构报道内容了。深度报道者可以在一些方面对新闻事件浅尝辄止,也可以根据选题需要在关键部分不断深入。因此在选择表现角度时,就应当有所计划和统筹。具体的方法有:首先,抓矛盾:展示事物的内在联系。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方式,揭示矛盾,能反映出事物深层的真实情况,在选择角度时可以迎矛盾而上,最大限度地展示新闻事实的真相。其次,强调细节:用局部现象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新闻事实的过程是由无数局部细节构成的,抓细节对拓展事实判断有明显作用,典型的细节也可使报道生辉,运用好抓细节这个重要的手段,容易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细节作为最有力的语言冲击读者的心灵。再次,提供背景:展示事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新事物的出现,脱离不了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环境背景往往是事物存在的深层原因,重视新闻背景的交代能够使新闻报道脱离单薄、肤浅的困境,以逻辑的力量来说服人。最后,找关联点:多侧面地展示事物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深度新闻报道要求记者不能孤立的看待新闻事物,要善于在事物的关联上做文章,以拓展报道的信息量。此外。还可以采用描述经过,即再现事件发展脉络,适度思考,即预测事件未来发展等方法来进行表现,实现报道的深化。

总之,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是一种视点新闻,而从其切入角度看,有效传播的实现依赖于视点的发现和视点的定位。前者主要表现为题材的甄别和发掘问题,后者主要是对题材的处理和思考问题。视点的发现,需要不断从新闻源中寻找、发现和再思考,通过消息延伸展开视点、新闻捆绑凝聚视点、重大题材预设视点、再度发掘创新视点等方法获得更深、更新的认知。无论是选题角度、选材角度,还是整体结构,每一方面都不容马虎,只有将其有机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将三者的价值最大化,共同为完成一篇出色的深度报道服务。

上一篇:创设导入情境 拉开新课序幕 下一篇:超精密车床的关键模块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