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困 第15期

时间:2022-04-15 04:58:22

水!一个看似简单、清爽的字眼,却承载着黔中地区500万父老乡亲的梦想与企盼。

水是生命之源、民生之本,也是发展之基。

贵州是西南地区也是全国水利条件较差、经济最困难的省份之一,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工程性缺水难题,是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梦想。

2008年11月,黔中水利枢纽工程――这一贵州历史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历经长达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获得国家批准立项。这是黔中之幸,贵州之幸。

回首过往,“工程性缺水”、“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等水资源短缺,犹如横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成为急需解决的民生难题。以贵阳、安顺为主的黔中地区,尤为突出。

安颐和贵阳是黔中地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黔中地区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是―个典型的岩溶山区,由于区域内碳酸盐岩占的比重大,地下溶洞、暗河纵横交错,地面落穴、漏斗遍布,降水后很快渗入地下,地面蓄水保水能力差。加之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山高谷深水源低,可利用的水资源非常紧缺,故干旱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是我省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专家预测,黔中地区在2010年以后将存在严重缺水问题。

缺水严重制约着黔中地区农业、工业生产发展。在六枝、纳雍、长顺、安顺等地,大量耕地减产、无产,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有些地方连基本口粮都不足。缺水还导致人畜饮水极度困难,水源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头等难题”。每户最强的劳动力往往都承担着长年外出运水的任务,而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的却是劳动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有些地方甚至以有无可靠水源作为谈婚论嫁的条件。

水!一个看似简单、清爽的字眼,却承载着黔中地区500万父老乡亲的梦想与企盼。

一个175户农户的村落,长年的生活用水仅靠一口老井维系。每到枯水季节,老井干涸,乡亲们别无他法,只好到离本村两三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取水。每年这个时候,“人背马驮忙运水”在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仡佬村便成为一景。

“上百年来,祖祖辈辈都在这样缺水的环境下生活,从来不敢想象会有水经过家门口,更不奢望能有足够的水浇地。”该村老人时李氏说。

“连人都没有水用,更谈不上喂养牲畜和生产用水了,你说这种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另一位姓李的村民在谈及本村的用水问题时也一脸痛苦、无奈的表情。

双堡镇水利站站长龙云斌说:“解决黔中地区的长期缺水问题,已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黔中人民正常生活的最迫切要求。”

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板贵乡,是贵州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板贵人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与石漠化展开顽强的战斗,终于让一座座石山重新披上了“绿衣”。直到今天,“板贵精神”仍在全省上下传为佳话。然而,除了严重的石漠化之外,板贵人民同样也面临着水资源极度贫乏、用水安全没保障的困境。尤其是该镇的太坪村,长年缺水已成为全村老少内心深处无法摆脱的“梦魇”与“苦楚”。截至目前,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全村三个村民小组142户户均年收入尚不到2000元。

没有水是无奈的,但守着水库却得不到水用更是无奈中的无奈。

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丁旗镇的桂家村,在很多人看来那原本应该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地方。然而,这里却存在着守着水库而“望水兴叹”的客观现状。

村民王敬明说:“莫看我家挨着水库,却经常因为缺水,连菜子都长不起来。”

在桂家村,百余名村民都有着这样的苦恼――水库容纳面积有限,在春旱时节也时常“见底”。何况农民耕地多分散在山坡,水库里就算有水,抽起来也很难覆盖到全部耕地。守着水库,却长年“靠天落雨”。如果“天有不测”,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耕地因干旱而歉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据省水利厅资料显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安顺市被列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是我省极度资源型缺水地区。安顺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17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25%,与国际认可的人均占有水量的安全“警戒线”1760立方米相距甚远。

对于生活在安顺市的很多人来说,一年中时常出现“饮水告急”早已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在缺水的日子里,人们花上几个小时、跑上几公里地跨村寨取水,甚至花两三块钱买一桶水的现象也属常事。很多人在外出打工归来后准备重修房屋,往往是“不愁材料不愁钱,唯有用水太犯难”。

安顺的缺水现状只是黔中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一个缩影。

与安顺一样,贵阳市的水资源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统计,贵阳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676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0.7%,也被列入全国缺水城市之一。这些年来,贵阳市为增大蓄水量,虽然采取了对花溪水库进行加高、控制红枫湖的发电量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着城市供水。但红枫湖、阿哈湖、花溪水库等主要的水源地每年都面临着严重的蓄水不足。

黔中地区,是贵州城市最密集、工业基础最好、人口最集中、耕地资源集中成片和最有发展条件的地区,更是贵州经济、文化、交通、通讯、物流、旅游的中心区域。该地区交通发达,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贵州“一个中心、两个重点”的中心和西线旅游重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黔中地区恶劣的水环境,直接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在黔中地区新建水利项目,解决黔中地区的‘水荒’,不仅是黔中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安全保障和必然要求。”黔中水利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由此看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是政策与民意的归宿,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需、历史发展的必然。

省水利厅厅长黎平认为,在当前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黔中水利枢纽工程获国家批准建设”说明了经济学家们对水利建设拉动内需巨大作用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地位的充分肯定,也充分表达了贵州人民多年来对兴建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以及通过工程建设促进黔中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愿望。

上一篇:中国电信贵州公司:全力助推信息化 下一篇:水之梦 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