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初发试试刮痧/热敷疗法 消炎又止痛

时间:2022-04-15 03:04:48

感冒初发试试刮痧/热敷疗法 消炎又止痛

感冒初发试试刮痧

以下,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黎泽泉传授大家刮痧治感冒的秘方。

病尚未入里及时拦截

黎教授说,身体遇恶寒恶风时,已开始发热,探体温,常常在37.5℃上下。此时病邪刚在体表作怪,中医讲,病尚未入里。中医有句名言:有一分恶风(寒),即有一分表症。若及时拦截,在病邪尚未来得及繁殖之前,即歼灭在体表。第一时间实行拦截,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甲流”的疑似病人,如及时实行拦截,病邪或不会继续深入。

刮痧选水牛角刮痧板

黎教授说,刮痧的方法可在三个部位进行。先是刮大椎,是从风府穴(在头发的边缘,用大拇指中间关节在这个边缘向上比划一横指)开始,向下刮过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其次,是刮两侧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此处之刮法与刮大椎穴之方向相反,是从肩部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向上刮向风池穴,刮其一大片。

刮痧的工具很多,过去民间有用光滑的铜钱、铜勺柄、瓷汤匙等。现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如牛骨柄,边缘钝圆,医药商店有售。

刮痧时,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适中,不要忽轻忽重。按上述刮痧部位,对流感患者,一般每处可刮20分钟左右。刮痧时,一般取坐位。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这时,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感觉异常舒畅。

刮痧时注意室内保暖

刮痧的时候,有些人皮肤会红一大片,有人则不一定红。黎教授说,不管红或不红,大多数人体温下降是无疑的。若体温已升到39-40℃,此时再刮还是有用,还是可能降0.3-0.5℃,只是要扩大到刮整个背部。这对配合用药,有积极的作用。

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刮完痧之后,再给点发汗药,中药如薄荷、防风、荆芥等,夏天用香薷,再配些清热解毒之品银花、连翘、板兰根。最后让病人吃热粥之后,盖上被子,睡眠,若能出些汗,次日则会好得多了。

热敷疗法 消炎又止痛

文/王金山

头痛:将拧干的热毛巾叠平,敷在患者眼、鼻或头顶部的百会穴等部位,可使头痛(主要是颈源性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大大缓解。

感冒引起鼻塞不通:临睡前,将热水浸透的毛巾拧干敷于鼻部约10分钟,就会使鼻腔通畅,呼吸自如。

肩膀僵硬不适、腰酸背痛:在热水里加少量盐和醋,然后将毛巾浸水、拧干,敷在患处,就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轻松舒畅。对于因外感风寒、久处阴冷潮湿环境造成的风湿性腰痛,长期坚持,可散寒止痛。

眼部炎症:取普通纱布若干块,均折叠成5厘米×5厘米大小的小块。操作时,先把纱布置于锅内煮沸5分钟,用钳子或筷子取出绞干,待温度适宜时敷于患处,再盖上干棉垫或干毛巾保温,每次20分钟。为了保持纱布在一定温度,应每2-3分钟更换一次。热敷次数可按病情而定,以每日2-3次为宜。

耳鸣、耳聋:用热水(以手能耐受为度)浸湿的毛巾掩盖于耳上,每次左右交替重复3-5遍,每天1-2次。

跌打损伤和全身疲劳:将当归、羌活、乳香、没药各60克,研成细末,将药末装在约13厘米×20厘米的布袋里,用锅蒸10分钟。使用时用黄酒涂擦患处,再将药包趁热敷患处,每日1-2次。

热敷注意事项

1.热敷法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也可用于胃脘疼痛、吐泻、腰腹疼痛、四肢关节疼痛、小便不利、下肢溃疡、冻疮、外伤肿痛、久行或劳累后身体酸困不适,还可用于疖、痈等未溃破者。

2.使用热敷法时,要确保室内无风。

3.手足部疾患,如换药时已包扎好敷料者,可以不解去敷料,将患部直接浸入药汤内热泡即可,待1小时左右取出,让其自然晾干,每日浸洗3-4次。

上一篇:把握微感觉 下一篇:高铁有辐射吗/牛奶的5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