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例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

时间:2022-04-15 12:32:08

33例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

云南麻栗坡县医院妇产科,云南麻栗坡663600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探讨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的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有产后出血、术口脂肪液化、产褥感染,脏器损伤等,这些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产妇的健康。结论: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种类较多,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妇产科医生应当重视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好产前检查。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91-02随着麻醉、输血、手术、抗感染等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剖宫产率逐渐升高。然而,由于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成为了广大妇产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形成如下报告。1.资料

本组研究病例是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其中33例产妇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这33例产妇的一般资料为:年龄最小19岁,年龄最大41岁,平均年龄27±2.6岁;经产妇7例,初产妇26例。2.方法

分析33例发生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产妇的相关资料,对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病原因、构成、手术指征、治疗措施等进行探究。采用SPA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

3.1剖宫产指征。分析33例发生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产妇的手术指征,发现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合并外科疾病、胎盘因素、产力及产道异常、盆骨因素、脐带因素、胎位异常、瘢痕子宫、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以及社会因素是行剖宫产术的主要指征。

3.2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的类型。本组研究发现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术口脂肪液化、产褥感染、脏器损伤等。其中产后出血17例,术口脂肪液化12例,产褥感染3例,脏器损伤1例,具体数据,(见表1)。

表1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

类型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脏器损伤术口脂肪液化总计例数(n/%)17(57%)3(3%)1(3%)12(37%)33本组研究中17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本研究中导致产后出血的手术指征主要包括: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因素(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IUGR),社会因素等。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手术损伤以及其他因素,具体数据,(见表2)。

表2剖宫产术后出血原因

原因类型宫缩乏力手术损伤前置胎盘胎盘早剖粘连/残留/植入其他例数(例)913211出血量(ml)835±24.1681±25.7691±22.8584±21.1751±19.6512±19.34.讨论

4.1剖宫产概述。剖宫产术是一种对妊娠满28周的孕妇采取经腹壁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方式进行分娩的手术。剖宫产在难产、挽救孕产妇和胎儿生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剖宫产手术禁忌症较少,近年来剖宫产率日益增高。虽然剖宫产术是高危妊娠分娩的有效措施,但是剖宫产是非生理性的分娩方式,存在一定的术后并发症隐患。通常,将产后6周产褥期作为分类标准,将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划分为术后远期并发症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术口脂肪液化、产褥感染、脏器损伤等。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疾病,术后盆腔粘连,再次妊娠时子宫易破裂、胎位异常、胎盘位置异常等。

4.2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本组研究中,33例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表现为:产后出血17例(57%),术口脂肪液化12例(37%)产褥感染3例(3%)、脏器损伤1例(3%),由此可见,产后出血和术口脂肪液化是主要的剖宫产术后近期并发症。因为剖宫产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孕妇比自然分娩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或手术损伤的可能性更大。

4.3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盘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次要因素、子宫切口撕裂等因素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如果在剖宫产手术中合理应用抗生素,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操作技术娴熟,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地防止发生产后出血。

本研究中9例产妇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平均出血量是835±24.1ml。宫缩乏力的主要指征是产程停滞或延长、巨大儿或多胎儿、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瘢痕子宫、合并子宫肌瘤等外科疾病。为了防止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就应当重视孕妇保健工作,充分掌握剖宫产手术时机。对于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的孕产妇,在术前可以适量使用抗生素,避免宫内感染影响子宫收缩;对于二次以上剖宫产术的孕妇,在术前应当评估盆腔粘连情况和手术难度,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促进宫缩;对于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内科疾病的孕产妇,应进行药物干预性治疗,纠正原发病;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等疾病的孕产妇,应进行孕前手术治疗,尽量降低疾病对宫缩的影响。

本研究中6例产妇由于胎盘因素而发生产后出血,其中前置胎盘者3例,胎盘粘连、残留、植入者1例,胎盘早剥者2例。胎盘因素引发产后出血和剖宫产史、刮宫史、孕产次、胎盘附着部位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避免因胎盘因素而导致的产后出血,就应当进行术前超声检查,行剖宫产手术时尽量避开胎盘,可行宫体切口或是子宫下段纵切口。

分析以上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因素及由此带来的产妇体质改变,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具体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产妇(及产儿)大多为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优越,加上不科学的生活习惯与营养观念,虽然产妇在孕期及长期生活中营养物质摄入量不断增加,但是摄入的营养结构并不合理,且个体运动量明显减少,同此带来的孕妇体质特征主要包括:脂肪条件较差,术口脂肪液化相对较多,影响到伤口愈合。同时产后出血,也跟社会因素变化带来的胎儿体重逐渐增加及双胎率增多,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膨胀致使术后子宫缩复功能降低甚至失去缩复功能有关。所以在今后的孕期宣教,优生优育教育中,科学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孕期合理饮食(如重点建议不盲目摄入高糖、高饱动物脂肪类食物等)应为重点。

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常用的产后出血治疗措施有药物干预治疗、清宫术、局部缝扎术、背包式缝合法s(B-lynch缝合)以及子宫切除术等。

4.4产褥感染。本组产褥感染3例,随着医疗卫生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产褥感染并发证已较少见。本组术后近期产褥感染子宫切口感染,可能与产后出血、产妇存在严重贫血和孕期卫生不良有关,经积极治疗后,后期愈合效果较佳。传统上,子宫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是较严重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并发症,术前积极处理妊娠合并症,纠正贫血,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注意孕期卫生,产后保持会阴术口的清洁干燥。一旦发生子宫切口感染,就应当给予孕产妇抗感染治疗,感染严重时需要开腹清创,重新缝合。参考文献

[1]王晓东,王世阆.关于剖宫产的分析与思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33-635.

[2]孙晓玲.B-Lynch缝合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探讨[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7,4(5):74-75.

[3]刘桂绒.285例剖宫产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6):3-5.

[4]王立媛,李艳,王德智.地塞米松辅助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初探[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2):120.

上一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 下一篇:美容整形接诊咨询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