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的挑战

时间:2022-04-15 12:15:32

顾雏军说:“如果给我了,我会考虑做企业。但的希望比较小……我做好了再次入狱的心理准备。”

北京,北四环内的一家酒店,位置并不偏,周五的中午通常不会有太多客人。但9月14号这天不同,下午一点,一间会议厅里已经坐满了人。门外还三三两两地站着些人,偶尔交谈几句。

一小时后,他身穿一套略显肥大的西装出现了,几名熟识的记者上前招呼道:“顾总,瘦了呀!”“坐牢没有不瘦的”顾雏军边走边答。脸上表情不多,并不看来人。

随后,他拿起一顶纸糊的高帽,戴在头上,上面写着:草民完全无罪。他就这样戴着,供媒体拍照。3分钟灯光闪烁后,顾雏军就这样戏剧化地回到了公众视线内。

53岁的顾雏军是格林柯尔集团创始人、原科龙电器董事局主席,我见到他的时候,距离他出狱仅仅8天。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公园里、绿地边,打拳、遛狗、听戏、唱歌……是寻常老人们的生活内容,对顾雏军而言,这些显然还不在他的人生计划之中。

出狱喊冤,举报官员

9月14日,在北京安徽大厦黄山厅里,记者问刚出狱的顾雏军来京后都见过谁,他回答:“我谁也没有见,也不能见,要先把这个会开了。”

在那之前,他接受了新浪网的专访,实名认证开通了微博。“会”就是通过微博的。借助新浪对文章的转发和推广,很快,他出狱的消息就街知巷闻了。到会的当天,顾雏军的微博粉丝已经过万。

面对100多名媒体记者,顾雏军高声喊冤,并实名举报前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证监会范某等四名卸任及在任官员收受贿赂,对其进行陷害和掠夺。一个多小时的陈述中,他反复强调自己无罪,痛声疾呼被陷害的不平经历。7年过去了,他将自己推向了另一个极端:“我认为对自己来说,如果不能,那我这一生不会再干任何事了,因为我不能接受一个强加于我头上的罪名。这就是我现在坐在这个地方的原因,很可能我再被抓进去,但是我仍然要把话说出来。”

顾雏军承认这样的做法“对家人担心是有的。”同时也有一些情况类似的难友,“但他们不敢来站台。”对他来说,“能不能全身而退不重要,我现在只愿意评价这个无罪事实。”

似乎,高调喊冤、谋求是顾雏军出狱后的唯一要务。

同一时代身陷囹圄的企业家,如褚时建、唐万新、胡志标、郑俊怀……都陆续出狱或保外就医,他们都已不再纠结于过去的案情,或低调复出再战商界,或退隐山林饲弄果园,而顾雏军无法这样释怀。这个在2005年因“科龙案”而名噪一时的被称为“资本大鳄”的人,用这种方式又回到公众面前。正如当年他初涉商海一样,显得突如其来。

从1988年“顾氏循环理论”开始见诸媒体,到2000年格林柯尔登陆香港创业板,摘取创业板盈利第一桂冠,再到2001年收购广东科龙电器,2004年与郎咸平论战……顾雏军的一生不选择低调,也不低头认错。“我不认为自己有可反省的错误,我就是一个古代书生去赶考,走夜路遇上了杀人犯……”顾雏军这样评价自己在“科龙案”中的遭遇。

回应郎顾之争

成名之初就有“科学狂人”之称的顾雏军从不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2004年,郎咸平就“国退民进”中的产权改革对海尔、TCL和科龙电器进行质疑,焦点集中于“席卷国家财富”。面对郎咸平的《海尔变形记一次曲折而巧妙的MBO》和《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盛宴中的狂欢》,海尔的张瑞敏和TCL的李东生都选择沉默,顾雏军却高调还击,与郎咸平展开“郎顾之争”,最终顾雏军被认为“越描越黑”,紧接着科龙电器爆出36.93亿元巨亏,2005年科龙电器被立案调查。

如今看来,郎顾之争成就了郎咸平的大名,也让顾雏军反思自己处事的问题:“他(郎咸平)已经堕落成一个明星,现在我是不会和他争论的。”他戏称,明星就是拿酬劳、作秀的,怎么可能争辩出真理与否呢。

他也反思,“张瑞敏和李东升就不理他,也许他们比我更高明。我当时跟他争可能是一个错误,或者是一个不是很高明的举动,”但是,“我有话就要说出来。”

顾雏军曾在天津大学任教,做科研出身。在狱中服刑期间,他每天可以看10?18小时的书,都是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书籍。他说这期间大约看了五六十本数学书,“现在全世界所有的数学书籍我差不多都看完了,就用这个渡过了一个漫长的时光。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支撑我没有疯掉的话,我想这就是科学,它们支撑我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除了喊冤求以外,顾雏军在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重新捡起对科学的执著。他提到有一篇名为《关于时空量子化的一个数学证明》的论文正准备发表,但他不愿意细谈:“看我微博吧”。同时,他仍然保持着“科学狂人”式的骄傲。“如果你们有兴趣,这篇文章在中国的学刊发表以后我会送给你们一份,当然这篇文章将来对科学界有什么价值,这是应该在物理学界讨论的事儿,不应该我们在这种大众媒体上谈……所以,那个事留给科学界的评论了。”

“凭借我的学问,在大学里当个物理学教授还是可以的,但是那不是主要的……”讨论就此打住了。显然,他并不愿意,让其他的事情冲淡主题——寻求公平。

混乱的科龙之争

有接近顾雏军的人评价,他成也张狂、败也张狂。

格林柯尔本来是一家在英国成立的公司,顾雏军一直认定自己是个技术提供者的角色,但是公司成立后,顾雏军开始意识到,不论是对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是经营企业的成功,资本是更快的实现手段。据媒体报道,他花了17个月的时间收购了一个同业的美国公司,利用它使格林柯尔制冷剂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0%。之后,他在全球分区域建立了9家格林柯尔公司,并于1995年回国建立根据地。他在国内建立的公司,完全按照美国、香港上市公司的要求运作。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使顾雏军很快尝到了甜头。2000年,他整合4家公司组建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一举融资5.5亿港币。上市后他卖了旧股,套现3个多亿,又分红1亿,这些资金成为他进一步资本运作的基础。

上一篇:心脏病为什么“爱”上他们 下一篇:看品牌、量价格、选区域、听口碑、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