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时间:2022-04-15 09:24:1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摘要] 科学发展观使企业管理创新获得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基本内涵。通过企业管理理念创新创造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劳动产品,满足了人的多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创新 产品 审美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是对现代历史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概括,是21世纪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管理理念

1.科学发展观决定了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当代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的必然反映,也是对过去片面发展观所付出代价反思的结果。它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仅要加速发展经济、建立物质富裕的社会,也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以促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实现人在经济物质领域的需求,更要重视、实现人的政治、文化、精神、 社会等诸多领域中的需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要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价值目标。同时,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基础,它突破了原有企业管理理念的局限,确立了企业管理理论的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规范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管理必须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从而决定了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必然。

2.科学发展观决定了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基本内涵

西方管理实践的发展表明,以西方为代表的人类管理理论一直将人的问题置于重要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等人以“经济人”为理论前提创立了古典管理理论,实现了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其后,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提出了“社会人”的理论前提,注重在管理中对人的关注,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古典管理论;而“管理丛林”时代及至21世纪的各个管理学派,以“自我实现人”、“复杂人”、“观念人”为理论前提,都更多地关注了管理中人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传统的企业管理更多地是从政治范畴审视人的地位与作用。在严格意义的企业管理中,管理主要以物为中心,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于西方的管理理论,以及对人的关注一般予以排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企业管理理念开始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和变革,但这种创新和变革还未真正将人作为管理活动中首要和基本的对象。而对于西方管理理论及其人本管理的借鉴,又因为管理理论的二重性而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也决定了西方管理理论无法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思想基础。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企业管理创新获得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基本内涵。企业管理的宗旨是运用科学方法、合理配置相关资源,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生产经营产品,并获取最大盈利。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实现管理宗旨,必须突破企业自身封闭的系统,面向和依赖市场。因为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只有经由这种交换关系,使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进入消费领域,企业才可以由让渡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实现商品的价值并获得盈利。由此可以发现,这种市场的商品交换关系,涉及着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商品消费者两个方面,而且只有劳动产品作为商品为消费者认同和接受,完成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企业才获得盈利,达到生产经营劳动产品的目的。以科学发展观观照企业管理过程,决定了企业管理首要和基本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企业管理的过程就是满足消费的需要者,实现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企业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将颠覆 “以物为本”的传统管理观念,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劳动产品的审美价值

1.劳动产品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把握市场交换关系中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特性,开发、生产、销售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能充分满足人的全面需求的产品,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其中,审美价值作为劳动产品的重要属性是必然涉及到的问题。

劳动产品是人类劳动生产实践的结果。而人类的劳动生产,从来都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单纯和绝对的物质生产从来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是以社会属性为本质的类的存在物,不仅有物质生存的肉体需要,而且还有意识和思维,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从本质上讲,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为了满足人的包括精神需要在内的需求而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展开和发挥自己肉体和精神的本质力量;而人在享用劳动产品时,就不只是享用其物质功利,还要得到精神和情感的享用,由是而得到需求的全面满足。人类面对劳动产品,不仅只有生理的、实用功利的物质需要,还会生发强烈的精神――审美价值的需求。固然,劳动产品的实用功利价值是审美价值的基础,并且往往先于审美价值为人发现,人类首先以实用功利的观点,要求产品具有一定的功能、内容和质量。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必然会在实用功利基础上,生发对于产品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并且要用这种需求苛求产品具有完备的结构、功能和形象,要求产品外在感性形式美的丰富。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生产力越发展,劳动产品越丰富,人的需求也越是丰富,人对于劳动产品的精神的、审美的需求也就会越加强烈,由此导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日趋转向对人的精神和审美需求的满足,导致企业管理日趋关注人的需求与发展。

2.人的需要与人本管理

当代社会,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市场中同类、替代和新的产品不断增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加大,事实上形成了买方市场态势,形成了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人们在选择、消费劳动产品时,不只考察是否实用、经济,还要考察和追求审美价值;不只考察其质量、功能、技术的因素,还特别要求其造型、款式、色彩、 形象、包装、装璜及节奏、韵律、视、听、触感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它与人的精神、情感、审美的平衡,以此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一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一书中曾提出了人类社会的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相平衡起来”。这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企业的管理活动和过程,必须注重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审美价值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角度审视,审美价值是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必要的附加值。这种附加值是附着于劳动产品之上,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在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中转化而得到的商品的经济意义的附加值。这种附加值,可以使商品获得超出其自身原有价值之上的新价值因素,形成商品本身的价值放大和倍增。当商品将包括这种附加值在内的全部价值实现后,带给企业的将是丰厚的盈利,是企业管理理念创新的实现、是人本管理的实现。企业管理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在劳动产品实用功效基础上创造审美功效和价值,使人们在获得、使用产品时,既有实用功利的满足,又有情感和精神的欢悦,实现各种需求的最大限度的平衡。

3.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与人的全面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标,并不只是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是要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其中包括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进步,即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以人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充分注重劳动产品的审美价值问题,切实关注人的多种需求。当我们通过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创造出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和谐统一的劳动产品被社会成员、消费者接纳和使用时,这种劳动产品不仅只是满足了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在创造着“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是在丰富、提高、升华人的情感层次、文化修养、审美理想、精神追求,是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推动。而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和发展,又会反过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而有序的发展,由此全面地创造、充实、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的水准,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六西格玛改进模式局限性分析及克服方法 下一篇:连锁经营标准化的优势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