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与护理

时间:2022-04-15 03:54:34

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与护理

【摘要】 目的:探究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胃肠外科术的患者92例,采用数字抽选的方法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胃肠外科术; 肠内营养; 早期应用; 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5.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100-02

大多数患者接受胃肠外科术后会给机体消化系统造成损伤,出现一定程度的营养吸收功能障碍,因此,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情况时有发生[1]。营养不良症状的出现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由此可见给予胃肠外科术后患者相应的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较为传统的营养支持方法为早期肠外营养支持,但由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外援营养补给不但不能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还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营养不良症状[2]。本研究选择2014年

4月-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92例患者进行对照试验,现将详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胃肠外科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9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选的办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2岁,平均(41.17±7.36)岁;其中,食管癌10例,结肠癌10例,重症胰腺癌14例,胃癌1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3~63岁,平均(41.48±7.29)岁;其中,食管癌10例,结肠癌11例,重症胰腺癌13例,胃癌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及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方式,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肠外营养支持,即手术结束1周内,给予患者输注复方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剂等营养药剂,每日摄入热量不少于125 kJ/kg,同时,给予患者适量的维生素与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维持电解质、酸碱缓冲的动态平衡。为患者提供耐心细致的场外营养补给护理,主要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手术结束后的第1天指导患者鼻饲250 ml浓度为0.9%的NaCl溶液;第2天采用营养泵鼻饲500 ml百普力(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85),控制营养泵流速为45 ml/h;第3天鼻饲1000 ml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2),流速为95 ml/h;之后的4 d内,能全力的鼻饲量为1500 ml,其流速保持不变。给予观察组患者相应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手术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了解手术的基本过程、注意事项以及患者的配合事项,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铺设,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适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战胜疾病。(2)术后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技术配置营养液,每次补给完毕后,对于患者的使用器具(如营养管)应做到妥善保管,避免出现扭曲、折叠的情况。此外,护理人员因为患者做好口腔与鼻腔的护理工作,保证口腔清洁、鼻腔,以保障患者具有良好的术后恢复效果。在输入营养液时,应从少量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缓慢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3)防止误吸:对患者进行鼻导管肠内营养补给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调整好半卧,避免因反流作用而造成误吸现象出现。在鼻饲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呛咳、咳出营养液样物、发憋以及呼吸急促等情况时,则可判定为误吸,此时应帮助患者将误吸营养液吸出,必要时可采用气管镜清除吸入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的前清蛋白、清蛋白两项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对试验中所有的记录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前清蛋白、清蛋白两项营养指标均得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程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胃肠科的患者在接受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后往往承受着心理与身体上的重大考验,患者机体能量的大量消耗,加之免疫功能的降低与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手术后的恢复不甚理想[3-4]。另外,由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为缓慢,因此,患者无法正常饮食,进而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的Y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进程。由此可见,做好术后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工作对于胃肠外科术后的恢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5-6]。

o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不仅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和氮源,促进了患者体内总蛋白与应激蛋白的合成,还有效地纠正了患者体内的负氮平衡[7]。同时,早期肠内营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起到预防肠源性感染的作用[8-9]。此外,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提高了疾病治疗的配合度,强化了疾病治疗与术后护理的双重效果。与临床传统肠外营养支持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更容易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优化[10-11]。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覃芳梅.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4,21(19):320-321.

[2]安淑君,李秀敏.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3(7):208-209.

[3]何凡.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9):2693-2694.

[4]姜丽丽,赵春晓,刘欣欣,等.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0):115-116.

[5]丁悦.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及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284.

[6]司马凡.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6):229-230.

[7]杨丽华.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术后的早期应用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307-308.

[8]袁昌翠.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20(10):83-84.

[9]左龙,黄昕.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4,28(6):320-321.

[10]陈月英,吴翠丽,祝青.胃肠外科老年病人术后早期空肠输注肠内营养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6):383-384.

[11]海燕玲.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09-210.

(收稿日期:2016-08-03)

上一篇:台湾的大学教育对大陆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下一篇: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状况及合理...